“不敢當,舅舅過獎了。”
“我只是如實敘述,一點都沒夸張,咱們西山鄉的張書記和劉鄉長就是這么說的。你的企業在市里,據說你這個人為人非常低調,原本我們并不知道西山鄉還有這樣的能人,但你的公司獨自出資修建了西元公路,又在元壩村建了蔬菜種植基地,幫助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即使你再低調,名聲也會自動往外傳。”吳支書說。
“桂明,進屋喝茶。”常文新提醒道。
“對,進屋里坐下說話。”吳桂林也在一旁提醒。
常玉玲進屋換了一壺新茶,倒茶的功夫,她笑嘻嘻地說:“書記舅舅稀客,你好難請。”
“玉玲這話什么意思?我怎么難請了?”吳桂明不明其意。
“玉玲怕請不動你,她去我家,讓我請你,我不跟你說了嘛,今天中午實際上是請你吃飯,我只是作陪的。”吳桂林道。
“咱倆還分這么清楚嗎?什么請你請我的,到大姐家做客,都是客人,你們說對不對?”
“對,書記說的在理。”常玉玲道。
大家喝茶聊天,吳桂明道:“姐夫,退休回到家里待得習慣吧?”
“習慣,這里就是我的家,我是土生土長的雙碑村人,雖然后來參軍,又參加工作,但每年也要回家幾趟,對這里的一切都不陌生,沒啥不習慣的。”
“農村不如城市熱鬧,生活條件也沒有單位那么好,剛回來那會兒,可能覺得有些不方便?”
“這種感覺所有退休人員都有,不在乎家在農村還是城市,因為從前每天吃了早飯就要去上班,退休了,吃完早飯覺得沒抓沒撓,這種感覺一般要持續半年左右。至于生活條件,熱不熱鬧什么的,我本來就是窮苦人家出生,對這些不感興趣。”
“建平的企業現在有多少職工?聽說規模不小啊!”吳桂明轉移話題。
“我們公司現有職工近一千六百人,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不可能養閑人,要是放在國營企業,跟我們營業規模相當的企業,人員配置起碼得三四千人。”
“怪不得劉鄉長對你贊口不絕,只要鄉里開會,但凡他講話,就會提到你,說你懂經營會管理,素質高,不僅企業搞得很好,而且為人低調不張揚,境界高。”
“那是劉鄉長謬贊,舅舅你別當真。”
支書吳桂明的話,讓周建平靦腆起來,他巴不得岔開這個話題。
常文新看出了女婿的意思,他把話題引向正軌,“桂明,今天請你來家做客,建平他有事想跟你探討。”
“建平有事探討,好啊,什么事?”吳桂明頓時集中了精力。
“他的企業準備擴大規模,想要建設與之配套的蔬菜基地。他聽玉玲說咱們雙碑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想在咱們村里建設蔬菜種植基地。”常文新簡要介紹了周建平的想法。
“玉玲說的沒錯,雙碑村的確有蔬菜種植的傳統,村里一些人自古就有種菜的習慣,姐夫你知道,生產隊時期管的那么嚴,還有社員偷著種菜,然后拿到市場出售。”
“你覺得建平在雙碑村建蔬菜基地的想法是否可行?”常文新追問道。
“是否可行---,我不知道建平要建多大規模的蔬菜基地?”
周建平接過話,“我們想在現有規模的基礎上擴大二倍,我估算了一下,蔬菜基地得把全雙碑村的農戶包括進來,才能跟我們的生產能力匹配。”
“包括全村,你這基地可不小啊!雙碑村人本來就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我認為這事應該可行吧。”吳桂明道。
雙碑村是全西山鄉最大的村子,有村民一萬多人,土地近兩萬畝,按照周建平的設想,能有一多半村民參與到蔬菜基地建設,情況就很不錯。
“桂明,蔬菜基地建設需要有人出面組織,我的意思,你們村委會能不能撐個頭,出面組織一下?”常文新道。
“出面撐頭倒是可以,具體需要我們怎么做?做什么?”
周建平接過去,“舅舅,蔬菜基地建設需要統一行動,如果能以村委會的名義在全村做個動員,宣傳一下,然后統計出有多少戶村民愿意種植蔬菜,每戶愿意種植多少面積,那就最好了,有了這兩項數據,我才好做具體規劃。其中涉及的勞務報酬,我們公司將給村委會如數付費。”
只要有報酬,工作就會有動力,吳桂明最初對此并不十分感興趣,聽說有報酬,他的態度馬上有了微妙的變化,“動員和宣傳都沒有問題,我們跟村民怎么說呢?”
“按我們給出的蔬菜品種和預定的數量種植,蔬菜成熟后,我們公司按市場平均價統一收購,公司和種植戶同時簽訂種植協議和收購協議,對于家有困難的農戶,購買種子和肥料的資金,可以由我們公司墊付,但將來要從蔬菜銷售款中扣除。我們已經在元壩村有了一套成熟的運作方式,如果有興趣,舅舅可以帶著村委會的人去那里實地考察。”周建平道。
“整個過程還弄得這么正規嗎?”
“當然咯,雖然是民營企業,但我們公司是正規單位,跟省內外的所有客戶打交道,一律走正規程序。”
“跟其他村比較,雙碑村雖然條件稍好一點,但我們離富裕還差得很遠,既然這件事有助于帶領村民發家致富,我認為這件事值得去做。建平,咱倆就算有了這個意向,不過我得先跟村委會打招呼,估計其他村委成員也不會反對,咱們互留聯系方式,過后隨時互通情況。”吳桂明道。
聊起感興趣的事,時間過得總是很快,見玉玲往桌上端菜,周建平一看時間,已經過了中午十二點,是該午飯的時間了。
玉玲娘家是村里比較殷實的家庭,肉食一般不缺,地里生長著好幾種新鮮蔬菜,經過近兩小時的忙綠,吳桂香弄好了一桌子菜肴,男人們在酒桌上少不了喝酒,要探討的事情已經溝通的差不多了,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就是喝酒。
兩杯酒下肚才知道,周建平的酒量比兩個舅舅差遠了,他下午還要回元壩村,常玉玲不讓他多喝。常文新年齡偏大,也不敢喝的太多,“桂林,我跟建平陪不了書記,你得把桂明陪好,我慢慢喝,等著你們。”
“姐夫,我們也差不多了,我看到此結束吧。”吳桂明道。
沒等常文新說話,吳桂林接過去,“這才到哪兒呀?忙著結束干嘛,來,喝酒!”
“桂林,咱倆好意思呀?”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在我姐家,就跟在我家一樣。再說,酒分量飲,姐夫都說了,他年紀比較大,陪不了你,建平下午還有事,咱們倆個得喝好呀!”吳桂林勸酒很有一套。
兩人又喝了一瓶,吳桂明把杯子放到一邊,“差不多了,該結束了。”
“你倆再喝點,我還慢慢陪著你們呢。”
“姐夫,桂明說不喝了,那就結束吧。”吳桂林道。
臨走時,周建平把自己辦公室的電話號碼給了吳桂明,“舅舅,你們村委會也是那種老式電話嗎?”周建平問。
“全鄉所有村委會都是老式電話。”
“元壩村那個電話太難打了,你們這個好不好打?”
“只要你說接雙碑村村委會,接線員絕對不敢怠慢,否則我馬上打回去罵她們。”看來,雙碑村這個吳書記還是個橫人。
......
星期二上午,趙馨梅撥通了市計委石科長辦公室的電話,“石科長,你好嗎?我是趙馨梅。”
“馨梅呀?好長時間沒有你的消息,這段時間忙啥去了?”
“大姐,我記得很清楚,起碼有七個月沒跟你聯系了,因為前段時間我休產假了。”
“是嗎?哎喲,真是沒想到。”石科長也很吃驚。
“沒事兒,現在我又上班了,一會兒我去你辦公室拜訪。”
“好,歡迎你來。”
趙馨梅開車出了公司大門,大約二十分鐘就到了市計委大院,當她來到石科長辦公室門口,只敲了一下,就聽見屋里傳來“請進”的聲音。
“我估計你也快到了。”看見面若桃花的趙馨梅,石科長高興地說。
老熟人相見,趙馨梅也不客氣,沒等石科長讓座,她自動在茶幾旁的一只單人沙發坐下來。
“石科長,這段時間忙不忙?”
“機關的事,都有固定套路,無所謂忙不忙,只要想做,事情有的是,但做多了反而不好。”
“大姐看上去不是很開心呀,跟誰生氣了?”趙馨梅關切問道。
“沒事兒,大姐看見你就高興了。不談我,說說你吧。”石科長道。
“我有什么好說的?電話里都跟你說了,這半年我休了產假,現在又上班了。”
“產后身體恢復的還好嗎?上班后還是不是公司的常務副總?”
“報告大姐,職務不僅沒變,管的事甚至比以前還多。身體嘛,除了比以前稍微胖點,其他都恢復的很好。”
“前段時間我也覺得奇怪,怎么突然就沒有你的消息了呢?要是跳槽走了,也該跟我打個招呼呀!”石科長沏了杯茶放到趙馨梅面前。
“那當然!不過我一般不會跳槽。石科長,我給你帶來個新消息,我們公司要在濱城鎮那個項目上擴產。”
“是嗎?擴產好啊。”
“要在現有規模上擴大二倍產能。”
“喲,大手筆呀!說明那個項目非常不錯。”
趙馨梅起身走到石科長跟前,把一只精美小袋子遞到她面前,“大姐,這是給你的。”
袋子里是趙馨梅特意購買的一塊勞力士女裝表,石科長打開后,她當然認得這件物品,“馨梅,你這是干啥?這么貴重的東西,我可不能收。”
趙馨梅回到沙發上,“這是專門給你買的,你要是不收下,你讓我給誰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