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蒔竹縣是被周少瑜和高秀君分別占據的,周少瑜占據的縣城,高秀君反之,不過人口上到是對半,只是分散一些。
至于結盟甚至合并的談判并沒有進行第二次,周少瑜就已經離開了。
相比起周少瑜免稅并且多少有一些利民方式,高秀君就簡單粗暴的多。
畢竟就算周少瑜手底下再缺管理型人才,可好歹自己也不算吃素的,而高秀君,本身出身將門,所學的基本都和‘武’之一字離不開關系。
政策方面或許知道一些,但基本也就是道聽途說,大致曉得別人怎么做。而手底下的人,都是大頭兵,就更別提了。
讓他們去帶個兵哪怕打個戰都沒問題,管內政?一個個都懵圈。
于是高秀君來了個依葫蘆畫瓢,大梁什么制度,她就弄什么制度,至于免稅,那是不可能的,高秀君還沒那么大資本養活這么多人。
她現在手里的錢物,基本都是剿過的那些匪寨收刮出來的,目前看來還算不少,但總有用光吃光的一天。
至于匪寨里的那些貨物,高秀君并沒有銷路變成現錢或者糧食。
當初她父親的確是坐鎮興武縣掌管興武軍,但也就是按比例收取來往商隊的費用罷了,并沒有銷售渠道。
周少瑜到是有興趣低價收了,不過他現在手里的貨都沒賣完呢,這事不急。
其實收稅就收稅吧,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天下自古如此,莫看這些年誠徽州三不管,沒人收稅,但山匪之流也不是鬧著玩的。
若是高秀君真能護他們平安,稅率也不太高,基本也不會有什么反抗。
但問題就在于,高秀君手下的人口不像周少瑜那般,都集中在縣城里頭,而是到處分散。
高秀君本來就沒有善于內政的人才,還這么分散怎么好管理,想著反正基本上都是家徒四壁,沒什么財產,便下令人口集中起來,然后重新分地。
聽李秀寧說道這,周少瑜就樂了,這項指令壓根就是自己作死。
故鄉和土地的概念,對于農民來說,再重要
不過,莫說古代,就算后世,死都不愿離開的人大有人在。
俗話說的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人家的確是窮,可好歹祖輩在這生活了數百年,熟悉周圍的一切,突然就要被迫離開,哪怕不算很遠,那也接受不了。
重新分地,誰在乎這個?這么多年的三不管,還不是誰開荒就算誰的,需要人分?天知道分個什么地,以后前程又是如何,能不能吃飽飯。
百姓都還沒信服呢,就讓人這么做,又看不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誰樂意。
“起沖突了吧。”周少瑜看著仍在打的酣暢淋漓的楊妙真和梁紅玉,笑道。至于那些個大頭兵,除去要城防當值的,都回營房休息了。
“的確,那位高姑娘也惱了火,下令強制執行,矛盾就更大了。”李秀寧點頭。“有個王家山的村子,三百來人吧,基本都沾親帶故,反抗的厲害,高姑娘現在也是棘手的很。”
周少瑜眉頭一皺,忽然注意到了一個問題。
古代很大程度上,都是‘家國天下’,先家后國,想想古代的那些門閥世家,哪個不是先為了家族的利益。
再往下,氏族宗族,以明朝為例,假設一個村子以周姓為主,此宗族扎根于此,若是發生什么案件,衙門說的不一定管用,律法也不一定管用。
管用的,往往都是族法家規,只要不出亂子,衙門壓根不會管,所以一族之長,權力其實并不小。
再繼續往下,小家。
一個家庭的構成,并非后世最簡單的一家三口,其最常見的,就比如一個爺爺是家主,大伯為長房,二伯為二房,以此類推。
一大家子不分家,所有產出歸家族所有,由家主統一分配,內里固然會有不少小矛盾,但一旦對外,絕對團結。
從百姓的視角出發,這種團結也沒什么不好的,畢竟從古至今一直如此。
但如果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講,絕對不是什么值得稱道的好事。
犯了什么事,或者有什么政令,你敢動一個,就要面對一大家子,動一家子,就要面對一個大族。
這還算好的,畢竟人家也就是人多一丟丟,沒啥影響,若是大家族,那才叫麻煩。
也怪不得一代雄主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從而推行了推恩令,為的就是讓‘大家’分為‘小家’,防止勢大。
當然好處自然也有,比如周少瑜任命的那個農業部長趙輝,人家就是一大家子不老少人,如今推行新法種植很是順利,就因為人家一大家子的帶動。
人家一瞧,你們自己這么多人都不怕,咱們更不怕啦,要餓一起餓唄,但若是真能豐收,那不就賺了。
這玩意就是個雙刃劍,用的好,政令暢通,用得不好,別說不停指揮,不和你對著干都算好的了。
話說回來,周少瑜這才想起,自己居然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蒔竹縣縣城人的確不多,可好歹也是人吧,也是自己掌管之下吧。
居然忘了建立戶籍制度,這怎么行,一點都不方便管理么。
李秀寧可不曉得周少瑜思緒發散這么廣,她對于內政什么的不感興趣,才懶得想。
“總之,后來和高秀君見過兩次,她那意思,到是有點著急合并了,估摸著也知道自己實在不擅長內政,在鬧下去說不好我們都不用出手,就有人反抗了,至于之后誰來主導,卻是簡單,兩邊各處一個人打一架,誰贏了誰主導。”李秀寧淡淡道。
周少瑜啞然失笑,應該說不愧是將門虎女么,這么大的事,就是派個人打一架,誰贏誰做主?
“你答應了?”周少瑜樂了,難怪李秀寧會說楊妙真來的正是時候,畢竟無論李秀寧還是梁紅玉,都沒有贏高秀君的把握。
“沒有,沒有把握的事情,估計她也是故意吃死了這一點,所以我怎能隨便就答應,不過眼下卻是個好機會。”
李秀寧說著,眼睛有點發亮,懶得再說這個,直接道:“真是位猛將,你什么時候多弄點戰馬來,騎兵可是好東西,需要練習的時間可不短。”
“額,這個,慢來,記不得,你可以用圓木模仿簡單訓練一下么。”周少瑜大汗。
要知道現在的戰馬,還是從梅山寨那邊買來的,而且原本還是那些個山匪的。
這統共才多少匹,梅山寨到是也有馬,但南馬矮小,不適合做戰馬,這玩意周少瑜可沒地方搞去,也貴的慌。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