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了就要做,現(xiàn)在可沒時間浪費,不管物資還是人口,能要一點是一點,所以無論是徐妙錦還是陰麗華,都最快速度啟程完成她們的任務(wù)。
然而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大多數(shù)環(huán)節(jié)都沒有問題,然而卻在應(yīng)對上,低估了阿史那隼的本事。或許第二次商議的時候,反而讓阿依努爾在場反而更好,畢竟沒有比她更了解阿史那隼的人了。
幾天后,派出的使者趕回,阿史那隼在聽完周少瑜的要求之后,臉上露出一個玩味的表情來。
“當(dāng)皇帝?哪怕是傀儡也沒關(guān)系?甚至還想娶我所有的女兒?”阿史那隼笑的很奇怪,仿佛遇見什么極為好笑的事情。
“如此看來,那位所謂的天下第一才子,和我們突厥最耀眼的明珠,關(guān)系并沒有親密到那一步啊,不然的話,也就不會提出如此的要求了吧。”阿史那隼哈哈大笑。
他很高興,原因有二。
一是周少瑜的要求雖然出乎意料,到也算得上是正中下壞。二則,那就是阿依努爾與周少瑜的關(guān)系并不那么親密,要知道阿史那隼可是窺覷阿依努爾很久了,若不是后者身份特殊有所顧忌,早就強(qiáng)行迎娶。雖說突厥沒有什么貞潔觀念,但原裝總比二手要好,不是么。
看見這一幕,坐在旁邊已是白發(fā)蒼蒼的大儒方宏,心中卻是幽幽一嘆。
或許那位掛著第一才子名頭的周少瑜很聰明,然而,終究經(jīng)驗太淺啊。
阿史那隼的目的是什么?不用問,南征,攻滅大梁,成為中原大地的新主人,開啟異族統(tǒng)治中原的全新歷史。那時候,阿史那隼不僅僅是可汗,哪怕朝代最終被滅,阿史那隼也足以名留千史,尤其讓突厥后人膜拜。
只要能達(dá)到這個目的,梟雄一般性子的阿史那隼,不會太過在意過程。
阿史那隼的確是想當(dāng)皇帝不假,但這不是還沒有當(dāng)上么?所以,阿史那隼壓根不介意先推個傀儡皇帝什么的。很明顯,以大梁的文化,周少瑜一旦稱帝,不管是不是傀儡,都將臭名昭著,引得天下人唾棄。
但周少瑜第一才子的名頭,造成的影響會有多大?現(xiàn)實大儒方宏,然后是第一才子,難免會叫人覺得,這大梁,還有救么?
此外,周少瑜如今還是朝廷任職的并州牧,哪怕這個官職再有問題,但稱帝之后,對于大梁朝廷的威信同樣會造成巨大的衰減。
而對周少瑜而言,一旦稱帝,就沒有退路了。
除非他能打贏突厥的同時,還能打下整個江山,但無論怎么看,都沒有勝算可言。
是以,周少瑜必敗。而一個稱過帝的存在,大梁絕對沒有了容身之所,換言之,加入突厥是遲早的事情。
那么也就是說,阿史那隼最初的目的依舊達(dá)到了,而且還能造成不少的影響,何樂而不為?
至于幾個女兒,別說出嫁了,只要對他的宏愿有所幫助,就是全部宰了又何妨?
“好,告訴周少瑜,他的條件,本可汗一條不落,全部答應(yīng)了!”阿史那隼輕蔑一笑,他又如何看不出周少瑜這是想拖延時間,然而我就是不給你機(jī)會,再苛刻的條件我都答應(yīng),這下看你還準(zhǔn)備怎么辦?
“可是……”使者很為難,因為阿史那隼有兩個女兒已經(jīng)出嫁了,長女甚至正在孕期,而周少瑜要求的是全部,這要怎么操作。
“我記得,中原有個詞叫做和離,這個詞不錯,如果不答應(yīng),那就去死吧。”阿史那隼有底氣這么說,作為可汗的女兒,其對象自然是聯(lián)姻而成,不過很不巧,那兩位背后的部落,目前都已經(jīng)徹底衰弱下去了,這種情況下,奉行弱肉強(qiáng)食的突厥,又怎么會在乎他們的感想。
“是,屬下明白。”使者這便應(yīng)下,準(zhǔn)備告退。
“且慢!”方宏忽然抬手阻止,然后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拱手道:“可汗此舉大為不妥。”
作為外人,作為一個身份有些怪異的丞相,方宏的地位并沒有那么低,即便他很少獻(xiàn)策。方宏跳出來阻止,阿史那隼也會給幾分薄面,作為雄主,阿史那隼清楚,就憑借草原上那些突厥人,行軍打仗或許是一把好說,但若是治國,交給他們打理,和派遣一匹狼看守羊圈沒什么區(qū)別。
是以,像方宏這種曾享譽(yù)大梁的大儒,阿史那隼表現(xiàn)出足夠的敬重。遠(yuǎn)的不說,就拿現(xiàn)在的泰原來講,在方宏以及他門下同樣來投的徒子徒孫的管理下,也算是井井有條,可再看看那些分封出去的地盤,基本都不成樣子了,也就是同樣為大梁人管理的阿依努爾那里還算不錯。
“丞相可是有何高見?”阿史那隼表情還算和善,雖然被否定了自己的決策,但也不會輕易發(fā)作。
“可汗英明,想必已察覺出那周少瑜為難拖延之意,可汗應(yīng)對之策,也盡顯梟雄本色。”方宏不愧是老狐貍了,不先說為何反對,而是先贊嘆一番。
如此一來,阿史那隼聽著也舒服了不少。
方宏心思急轉(zhuǎn),實際上,他伸手阻止的時候,還沒有完全想好對策,只是覺得事情不能這般發(fā)展。
是,沒錯,他方宏叛國了,但不代表是出自于真心。
當(dāng)初致仕之后,不服老的方宏開始游歷天下,所見所聞寫下感觸,意圖領(lǐng)會更多有意義的東西流傳后世。只是不曾想,卻是在并州被突厥抓獲。
這也就罷了,方宏一把年紀(jì),雖然有些惋惜,但也絲毫不怕死,哪怕遭受了鞭撻,也絲毫沒想過要叛國。
然而,當(dāng)方家一家老小都被抓來的時候,方宏崩潰了。
方家到方宏這一代,屬于單傳,方宏也爭氣,一路科舉身居高位,然后開枝散葉,為方家留下四房,四房往下繼續(xù)繁衍,如今已經(jīng)是五世同堂人口眾多。
然而就是如此,竟然一個不落的全部被俘。
方宏知道,單憑突厥的本事,還不足以深入大梁腹地抓這么多人,而且還是偌大方家。所以結(jié)果不言而喻,朝廷中,早有人私下投效了突厥。
然而這又怎么樣呢?整個方家,終究是被抓過來了。
但凡有一個男丁落跑,方宏也會硬氣到底。
然而沒有。
突厥的手段很暴力,一天殺一個方家男丁,輪一個方家女眷。并且是當(dāng)著方家所有人的面。
于是方宏屈服了。
提出的條件只有一個,方家無論男女,皆不能與突厥聯(lián)姻。阿史那隼笑笑,毫不在乎的答應(yīng)了,然后便是一路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墓サ铰尻柍窍拢?dāng)然了,兵敗這種事,可怪不到方宏的頭上。
然而方宏也是個狠厲之人,在一定程度上獲得阿史那隼的信任之后,方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義滅親’。
方家被突厥人沾染過的女子,殺!
方家和突厥人來往密切者,殺!
方家男丁但凡性格軟弱者,殺!
雖然方宏已經(jīng)被整個大梁冠上了背叛者的名頭,但方宏,從未真心叛變過。然而到底還處在阿史那隼的眼皮底下,所以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如此殺人,哪怕是自家人,那會引起阿史那隼的懷疑。
所以,方宏的做法,是自己策劃了一場刺殺,至少在表面上看,刺殺者是不滿方宏叛變的義士。這個理由很合理,因為天底下罵方宏的人太多了。計劃也很順利,壓根沒有引起阿史那隼的懷疑,甚至還自大的認(rèn)為,方宏已經(jīng)徹底沒了退路,除了為他效忠一條路,再沒有其他可選。
其實這個行動還有很大的可疑之處,死者第一條,死掉的方家女子都被突厥人沾染。第二條,和突厥人關(guān)系密切,第三條,性格軟弱,也就代表著徹底投靠突厥。
三者共通,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方宏對于突厥的排斥。
所以,死者遠(yuǎn)遠(yuǎn)不止這三種,為了達(dá)到遮掩的效果,方宏還忍痛殺掉了三個孫子兩個重孫,以及,方宏最為滿意的長孫媳婦。
方宏永遠(yuǎn)不會忘記,那位長孫媳婦臨死前那平靜的眼神,以及那句‘恨不能痛飲突厥血’的憤恨。
若方家所有人都有她那般的品德該有多好,如此的話,方宏也就不用狠下心殺自己的血脈。
方宏知道自己很自私,為了方家的延續(xù),最終選擇了叛國,但是他會盡可能的彌補(bǔ)這一切,哪怕永遠(yuǎn)被釘在恥辱柱上,不過前提是,能夠順利送出一絲方家血脈,確保他的安全。
在方宏看來,沒有比周少瑜更好的人選了。
朝廷不僅日落西山,而且樹大招風(fēng),但凡想要奪江山者,必定與朝廷為敵。再切,朝廷不可能為他這位大叛徒撫養(yǎng)子嗣,只怕一送過去,就立刻處死了吧。
蕭姽婳的確是女中豪杰,但為人過于剛硬,方宏并不看好。而叛軍更不用提。至于荊州鎮(zhèn)南大將軍孫守仁,那位死忠與蕭氏皇族的存在,拜托他和交給朝廷沒有太大的差別,說到底,還是方宏如今的名聲太臭。
那么諸多勢力當(dāng)中,只剩一個周少瑜了。
原本方宏并沒有這個選項,哪怕周少瑜已經(jīng)跑到了并州。然而南邊誠徽州的事情傳過來之后,原本考慮鎮(zhèn)西大將軍府的方宏,想法就變了。
誠徽州,地盤不大,人口也小,位置也偏遠(yuǎn),若放在盛世,保準(zhǔn)是看不上眼的存在。然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亂了,這是亂世,越是偏安一隅,就越是安全。
既然能夠在誠徽州站穩(wěn)腳跟,那么至少也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勢必和苗家關(guān)系不錯,不然的話,苗家不會坐視一個有實力且統(tǒng)一的勢力在誠徽州崛起。
換言之,哪怕到時候不能自保,也能跑到苗家避禍。
沒人會打苗人,他們居于深山,自給自足,只要不挑釁壓迫他們,壓根不會主動出來找麻煩。而反過來,也沒人對那數(shù)十萬大山的地盤感興趣,因為得不償失。
是以,如果能夠和周少瑜扯上關(guān)系,將方家的血脈交給他撫養(yǎng),自然是再好不過的結(jié)果,而到時候,他方宏,也大可在泰原放開手腳,就算死,也能咬下阿史那隼一口肉來!
“可汗應(yīng)對之策甚好,然有一點不足之處!”方宏絞盡腦汁,總算想到勸說阿史那隼的方法,然而也不可能做到更多,但卻已經(jīng)足夠?qū)⒅苌勹た赡茏畲蟮奈kU摘離出去。
“可汗意圖收服周少瑜,看中的是其身上的名頭和背后的影響力,相信周少瑜一旦投效,勢必會入老臣一般,吸引更多大梁有識之士來投。
然而,一旦周少瑜稱帝,勢必天下人人喊打,如此情況,絕無人敢冒大不韙來投,更莫說,明眼人皆知,在并州稱帝的周少瑜,必然為可汗扶持的傀儡,可汗雖然雄才大略,然終究不為大梁人所知,僅因異族一項,就讓大眾不服,二者相加,反而更會引起天下人的反抗,于可汗大業(yè)無益。
是以,稱帝之事,絕不能答應(yīng)。此事,百害而無一利。”
方宏說的振振有詞,周少瑜到底是什么人,方宏不清楚,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周少瑜肯定不會屈服突厥,因為人家的基本盤在南邊。這就夠了,只要確保周少瑜的名聲無損,憑借第一才子的名頭,絕對能護(hù)住他方家的后代安然成長。
“丞相多慮了。”阿史那隼哈哈一笑,道:“周少瑜揚(yáng)言稱帝,不過拖延之舉罷了,我便是答應(yīng),他也不敢……”
話未說完,便立刻被方宏打斷。
“然而那終究是帝位!”方宏很是用力的說道。
是啊,帝位,一國之君,萬民之主!
哪怕只是傀儡,皇帝寶座的位置,實在太誘人了,如果阿史那隼真應(yīng)下扶持,誰能保證周少瑜經(jīng)得住誘I惑?
至少,阿史那隼自己,就無法拒絕,不然的話,他辛辛苦苦南侵,又是為了什么?
一旦周少瑜真動了心稱帝,那不就成了方宏所說的那般了?
阿史那隼的確夠自信,但不代表傻。
很明顯,對比起突厥,大梁的人口太多了,如果人人都拼死反抗,那么突厥的勇士再勇猛,也是白搭。
“那么依丞相之言,該如何應(yīng)對?”阿史那隼摸摸下巴,雙眼微瞇的道。
方宏的目光伸出寒芒一閃,再次拱手,準(zhǔn)備獻(xiàn)策。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