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門侍郎荀攸府第離得倒不是很遠,步行約一炷香功夫,就到了荀府。待進得書房,荀攸說道:“兩位小友,如此,你等且細說一回。”
燕青并樂和齊作揖說道:“小人燕青字小乙,此為我兄弟樂和,我家主人乃壽張縣令宋江。我家主人文武忠勇,散家財而聚豪杰,而今招得數萬精兵強將,響應天子之詔,與天下各鎮一道聚義而伐董。如此兵事,我家主人并無憂思。所憂思者唯洛陽耳,當日小人未成行前,小人見得我家主人夙夜憂嘆,涕泣難停,與小人說道:‘若不伐董,朝廷不正;然若伐董,洛陽休矣!’遂小人應主人以驅馳,潛入洛陽,行一切之能事阻止董賊焚洛陽驅萬姓。”
荀攸聽了,沉思不語,半響,說道:“你家縣令高義,思慮深遠,非常人也,荀攸佩服。那董賊,豺狼也,如何阻止?”
“小人力弱,不能近中樞。遂小人唯求告諸家大人耳。”
“今留京都者,又有幾個真正忠肝義膽之人,盡皆貪戀權貴者耳。你如此盲目求告,不等尋得人物,也早已事漏被誅矣。”荀攸冷笑。
“先生忠正謀密,乞先生救這百年京都,萬戶萬姓呀!”燕青深深拜倒,樂和也緊緊跟隨。
荀攸思慮良久,一擺儒裳大袖,說道:“罷了。你二人且暫于我府住下,某去尋得幾人議事。”
燕青大喜,“多謝先生。”
荀攸說道:“無需謝,此事非為你,為我洛陽百年繁華耳。來人,帶兩位客人至客房休息。”說罷匆匆而走。
入夜,有仆役來輕叩客房門,燕青出門一看,仆役說道:“兩位公子,我家老爺書房有請。”
進了書房,燕青見得有數位大人跪坐與幾前,居主位者正是黃門侍郎荀攸荀公達。燕青忙卷起儒裳衣袖躬身說道:“小民燕青見過諸位大人。”
“諸公,此人乃壽張縣令宋江麾下。燕青,容某介紹在場諸公,此俱是忠良死節之臣。”荀攸說道。
原來與荀攸對坐的年紀頗老、頭發灰白,面容清瘦、皺紋橫生者是長吏何颙何伯求;居荀攸下首者約四十歲年歲,寬大儒袍,眉毛清晰,眼睛深邃憂郁,寬大鼻嘴者是議郎鄭泰鄭公業;而居何颙下首者頭戴綸巾、身著素色勁裝、面容端正、儀態莊嚴、年歲較輕者則是校尉伍德伍伯德。
燕青再次作揖:“見過諸位大人。”
那何颙擺擺手,輕聲說道:“不必多禮,一旁聽話吧。公達呀,說吧,密招我等有何要事。”
荀攸拱拱手說道:“諸公,自得知曹操矯詔俱群豪起,攸一直思量朝堂走勢,董卓將何所為。某以為董卓收得信息后,必斬殺袁家一門,以泄私憤,某遂去尋那太傅太仆,可誰知那袁家俱是貪戀權貴之人,自恃四世三公,門生眾多,董卓不敢妄為。呵,不聽某言,袁家沒矣!”
“董賊殘虐,公達識人甚明,內藏英資,深謀遠慮,心懷忠義仁愛,實我輩楷模也。”鄭泰鄭議郎夸贊道。
荀攸搖搖頭,說道:“深謀遠慮,某不如那壽張令宋江甚矣。其處江湖之遠,卻可思得董卓必殺袁氏一門,派燕青前去相告呀。”
何颙驚訝,看向燕青一眼,說道:“哦,區區一介縣令有此眼光,確實非常人。”
荀攸繼續說道:“諸公,今日急招諸公,非為袁氏一門耳。燕青,你來告知諸位大人,你家主公所憂之事吧。”荀攸也望向了燕青。
“是,先生。”燕青往前幾步,拱手說道:“諸位大人,我家主人所憂慮者,董卓將遷都長安,焚洛陽,移萬民者耳。”
“遷都?”眾人俱驚訝。
何颙率先發聲,怒張須發說道:“董賊安敢?他已是把持朝政,為何還無故捐宗廟、棄皇陵,他要篡逆不成?”
“這可能成真?”那伍德微微皺眉,倒是有些不信。
“諸公,那董卓虎狼之心,何事不敢為?某自得燕青提醒起,細細思量來,此事十之**將成真。到那時,宗廟毀棄,數百年洛陽京都毀之一炬,繁華盛景俱為土灰,百萬民眾遷徙長安,拖押驅拿,死者不可數呀,將是滿地尸殍呀!”那荀攸本是被人評價面容木訥的臉上竟然展現悲凄的容顏來,可想其內心的震撼哀痛!
何颙雙目盡裂,大聲怒道:“董卓賊子,非誅其九族不足解吾恨!”
荀攸起身舉袖抱拳,鄭重說道:“何長吏、鄭議郎、伍校尉。攸有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其余三人聽了,不由也起身回禮,說道:“公達,但講無妨。”
荀攸嚴肅說道:“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更兼移都焚金闕,天下共恨,萬民之敵也。他雖有精兵二十萬,勇將千員,但仍不過是一介蠻夫罷了。我等可細思量,刺殺了他,可謝天下百姓,復我漢室輝煌,公等亦可汗青永存。”
何颙大喜,撫著灰白長須說道:“公達,言之有理。”
鄭泰也是點點頭,說道:“董賊勢大,非刺殺不可斃其命。”
那面目威嚴,視端容正的伍德卻是目光一閃,他遲疑說道:“董賊如此勢大,我等如何刺殺?”
“諸公,今夜我等密謀就是為此。可敢刺殺?如何刺殺?”荀攸目視其余三位大人,鄭重說道:“三位大人,你等可敢刺殺董卓?為正朝廷,為救萬民?”
何颙豎著那灰白長眉說道:“能此董卓,捐我一殘軀有何不可?”
鄭泰也朝天抱拳說道:“如今皇室蒙蔽,我等忠君之人自當挺身而出。”
那伍德卻還是遲疑:“董賊勢大,日夜防守嚴密,前有伍孚、曹操刺殺在先,我等難為也。”
何颙冷笑:“伯德怕不是舍不得自身那套富貴吧。若怕,你且回去吧,只是望看在我等多年情分上,勿告發了我等。”
伍德大怒:“何長吏如何看不起伍某,公敢為國,某就不成?”他轉頭對荀攸說道,“公達,你可有良策,說了就是。”
“諸公,你我相交多年,我等俱知彼此,不必如此。”荀攸說道:“某倒有一策,說與諸公聽。”
“那董卓荒淫無道,常夜宿后宮,淫 亂皇族。而某忝為黃門侍郎,為天子近侍,也有出入禁中之便。我等召集死士,提前入宮,而后觀察,候得董賊入宮,伺機近身而刺之。”
何颙點點頭,說道:“董卓守衛嚴密,平素實難近身,唯有如此耳。”
大家于是擊掌為盟,舉杯成約,然后才離開。
燕青等得其余大人離開,拱手對荀攸苦笑道:“先生呀,如此刺殺可能成功?只怕殺身成仁呀。”
荀攸搖搖頭,目光卻是堅定的說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也。欲阻遷都,非除董卓不可。我等無強兵,唯刺殺耳。雖死不悔。”
“先生忠義。”燕青重重拜服,然后說道:“小乙一個乞求,求先生這兩日隨小乙避匿。若兩日后,風平浪靜,先生再行刺殺之計。”
“為何?”荀攸精光一閃。
“小乙信得過先生。”燕青鄭重說道:“然幾位大人還須防的一手。”
“他們俱是某多年結交好友。”荀攸卻是猶豫了。
“防人之心不可無,先生高智,足能推測各種后果。”燕青說道。
荀攸想了一下,說道:“好吧,某隨你避匿兩日。兩日后無事,自可證明我等幾人忠貞。”
“我等需今夜就成行。”燕青緊追不舍。
“行,就聽小友的。”荀攸笑笑,“小友心思細密,可見你家縣令之才智呀。”
翌日,洛陽,皇宮。
經過兩百來年的建造,此時的大漢皇宮端得是富麗堂皇、雄偉壯觀。皇宮分南宮和北宮,分別位于洛陽城南北,中間距離為七里,用復道將兩宮連接起來。南宮的正殿是德陽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可容納萬人。殿頂滿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殿前兩明柱鏤以異獸圖形,殿周圍有池水環繞,玉階朱梁,壇用紋石作成,墻壁飾以彩畫,金碧輝煌。
這德陽殿殿正中玉陛上置有一幾案,幾后正端坐少年天子。這少年天子就是漢帝劉協,其時年九歲,剛去歲為董卓由陳留王立為天子。他身形尚小,面容稚嫩,卻穿著層層華麗的冕服冕冠,正身軀挺挺卻目光呆滯的望著下面。
此時,正是朝會時辰,數百大臣身著正衣分文武而列于大殿兩側,卻是不言不語,正屏息朝外而望。
突聽得殿外金瓜武士大喊:“太師駕到!”一個臃腫的人影隨聲帶著數位武士洶洶大步邁入了大殿。只見這人年約五六十,體態高大臃腫,大腹便便,滿臉絡腮胡須,身著華服卻是面色猙獰,眼露兇光。
殿內群臣紛紛正衣冠整衣襟,繼而齊聲躬身行禮大喊道:“參見太師。”
原來此人就是太師董卓,他并不理群臣,直直往大殿玉陛上而走,直嚇得本跪坐于玉陛上幾案后的漢帝劉協急急站起,躬身行禮哆嗦著說道:“太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