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輕輕地敲擊著桌面,仿佛那有一個隱形的鍵盤。
“哎,這個時候要是能有根煙抽抽就好了。”萬歷不無遺憾地想著。其實此時煙草已經傳入了大明,萬歷偶爾能從身邊的一些太監頭子身上聞到煙草的味道。但他如今這具年輕的軀體已經沒有煙癮,也就克制住沒再把抽煙給撿起來。
這陣子需要思考事情太多,處理張居正的致仕問題也讓他覺得精神壓力挺大,他才會又想著要來一根。
想想還是算啦,身體重要。萬歷舔了舔嘴唇,覺得日后發明個水煙壺出來倒是不錯,把煙草搞成和食鹽一樣的專賣也應該可行。
至于眼下,前幾個新法尚處在完善階段,一時之間估計也無法用良好的社會反響來堵住那些意識保守的大臣們的嘴。而自己下一步最想推出的知識,就是基于阿拉伯數字的數學運算法則。
但數學在中國古代歷來是很敏感的學科,人們很早就隱約意識到可以通過“數”來推演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古代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之類理論思想中,都包含了這方面的認識。天象、運數之類是不能隨意揣度的,民間私人妄自預測天機很容易引來殺身之禍。
所以歷代官方推出的算學書籍往往就是雞兔同籠這樣的水準,以滿足日常基本的生產生活需要為限度,再不會進一步加深。
當一個人飽讀詩書,功成名就之后再在閑暇之余,把研究數學問題當做個人愛好來繼續深入時,僵化的思維模式又使得這些人很難跳出傳統理論的邏輯圈子,通過數學感悟出宇宙的真諦。這無疑需要一個長期的探索積累過程,以古代的華夏傳統社會意識大環境,顯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數學是抽象思維的基本方法,但如果不和具體的學科研究相互配套相互驗證,光靠純數學理論的進步是無法對社會產生有效推動作用的。就比如明代此時很多人的數學研究已達到了很高深的水平,但這些人也無法光憑數學方面的建樹就意識到那些陰陽五行之類的宇宙理論存在問題。
所以萬歷覺得數學知識的普及,必須建立在學會如何在生產科研中運用數學理論的基礎之上。這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如何將量變有效的量化,如同后世的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如果真正做到了這一點,那么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就自然而然從感性轉變為理性了。這個過程需要小心推進,厚積薄發。過于急切的話,只怕得到的不會是納頭就拜,反而是群起而攻之。
要不先把這些系統性的知識放在一邊,多搞一些小發明?
搞些抽水馬桶、高壓鍋、望遠鏡之類的小發明,倒是個可以隨意發揮的好方向,但萬歷還是否決了這個思路,目前拿出這些東西,明顯無法產生自己所預期的社會效應,暫時還不是時候。
“還是應該從當前的實際需要著手。”萬歷提示自己,那么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無疑是人的問題。
拉攏內閣閣老,穩定朝堂局面,建立自己的基本班底,結束這種靠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赤膊上陣的窘境。如果可能,還應該盡快把槍桿子牢牢抓在手里。
想到這,不斷敲擊桌面的手指停了下來。萬歷取出紙筆,開始擬定下一步的行動剛要。
按照古典的華夏政治思維體系,帝王行王、霸之道,除了儒家所提出的仁者無敵的“王道”,實際上面對即將到來的大爭之世,帝王之道應該包含更多的法家思想,既所謂的“霸道”,強調“法術勢”。
古典華夏文化中,禮代表一種社會秩序,儒、法兩家同出此源,是維護”禮“的不同方式,各有側重。后世儒家雖一門獨大,但歷代儒者往往都是從臣屬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儒家思想也便慢慢演變成一門職業經理人的學問。
而且這些儒門臣僚還一直把持著對帝王后代的教育,將一部部職業經理人從業叢書當成不可逾越的最高準則,源源不斷地灌輸給未來的董事長。使得歷朝皇位繼任者往往都弄不明白自己真正的職責所在。
不過這樣做也有一定的好處,那就是君臣之間在思想上容易達成共識,有利于保持朝堂上的和諧局面。
而且封建社會的君權天授、帝王獨裁體制,也使得這種明顯存在缺陷的模式成為了唯一具有可行性的選擇。不然只要冒出個瘋狂點,傻帽點的皇帝,大臣們的日子更加會過不下去,泱泱大國也能幾下就被折騰散架。
萬歷當然清楚自己既不瘋也不傻,頂多就是宅了點兒。自己既然已經明確了目標,那方向就不能再讓司機去自行把控。
不過,就這么去硬搶方向盤肯定是不行的。他也很清楚自己如今根本就做不到出口成憲,言出法隨的地步。作為一名穿越者,他更習慣于按照后世的思維去解讀他自己的“法術勢”。
也就是后世人人耳熟能詳的那幾句話:尊重客觀規律,講求實事求是,制定合理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爭取有利形勢,奪取最后勝利。
于是到了下午,萬歷便將司禮監的幾名大珰全數叫來了乾清宮,當場口述了一道旨意:元輔張居正返鄉靜養期間,暫由內閣次輔張四維代行首輔職責,張四維、申時行各加虛銜一級,各蔭一子錦衣衛世襲百戶,各賜蟒袍一襲,金銀若干。
一聽萬歲爺的這道旨意,馮保心中就是一緊,很想跳出來說幾句,但暗自思索了一陣,卻又實在是找不出什么充足的理由來反對。
馮保很無奈地想著:“哎,以前是盼著老先生早點好起來,如今萬歲爺這旨意一出,咱家就只能盼著老先生您早點閉眼了。”
第二天,內閣就收到了這道內容耐人尋味,直接由司禮監下發的中旨。張四維與申時行叩頭謝恩后,又與前來頒旨的張誠寒暄客套一番,態度顯得無比的誠懇謙遜。
等回到值房內,兩人不禁相視一笑。這道旨意可以說確認了二人的位置,也反映了的皇上的心思,就是希望朝堂保持現有的局面不變。但張居正的情況如今已如此危急,朝不保夕,這局面還能維持多久呢?皇上這樣子就多少顯得有些不夠大氣了。
“張相,恭喜恭喜。”申時行微笑著向張四維打趣道。
“呵呵,汝默,你我二人,就不要再說這些多余的虛話了。”張四維笑著擺手道,“你我共事這么多年,一直相處默契,今后就更該同舟共濟,攜手盡心為皇上效力啊。”
“那是,那是。”申時行道:“日后愚弟一定以子維兄馬首是瞻,還望子維兄多加提點。”
“哈哈哈哈,言重了,言重了。”
值房之內的氣氛,竟是前所未有的和諧,仿佛大明的空前盛世,已是指日可待了。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