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與戚繼光打個照面,對萬歷來說,算是個意外收獲。但他并不準備在這就與戚繼光深入詳談,只稍作停留,便起身離去。
張家三兄弟與戚繼光一道,將皇上恭送至宅院后門,幾人拜伏于地,都是心存感恩。長子敬修道:“皇上厚恩,臣等無以為報,惟竭忠盡智,以事圣君!
萬歷道:“你兄弟幾人,且恪盡孝道,安心料理好先生身后事。我等君臣,來日方長!闭f罷,便上轎離去。
回宮路上,道旁到處是披甲持械的兵卒侍衛,看來馮保還是安排了后手。這年頭想要做到萬無一失,也只能采用人海戰術。
不然哪怕是巷子里竄出個人畜無害的老頭老太太,驚了圣駕,那也是了不得的大事。
平安回到宮內,萬歷一下轎,就對馮保道:“朕心震悼,明日輟朝一日。然凡與先生后事有關,當及早告知于朕!
“老奴遵旨。”馮保躬身領旨,此刻他心里的包袱也放下了,只覺一身輕松。再反過來回想今晚之行,便覺這險實在是值得冒。
十年來他和張居正聯手把持朝政,當然深知張居正推行的改革成果雖顯著,但壓下來的問題也不在少數,如今萬歲爺于張居正靈前說了這番話,天,就再不會塌下來了。
一夜之間,皇上私自出宮,前去祭拜張居正的事兒便已傳開,宮里宮外議論紛紛,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見智見仁,但皇上對老先生情義深厚,卻是人人深以為然。
而李太后自然早早就得到消息,萬歷次日早上前來問安時,她卻只過問了一下具體情形,便再未多言。
接下來的幾日里,相關信息不斷被匯報到萬歷這兒。看情形各方面都在從優從速處理張居正的身后事宜,萬歷對此很是滿意。
宮中賜銀物若干、祭九壇加祭七壇,遣官造葬,謚文忠,贈上柱國、蔭一子尚寶司司丞。這些張居正在原本歷史上所獲得的身后殊榮,一個沒少,仍舊得以落實。
張居正授封伯爵的儀程本未確定,這下直接被改為世襲江陵伯。就連心中對此一萬個不樂意的張四維,也不得不明確表示支持擁護。
此刻擺在萬歷面前的最大難題,就是入閣人選。如今張居正都已去世,再無法拖下去,所以這幾天萬歷一直在對此事進行反復斟酌。
他屬意的人選,是余有丁和梁夢龍,張學顏。前段時間發生的杭州兵變,使萬歷對于余有丁比較看好。而梁夢龍和張學顏,一個兵部尚書,一個戶部尚書,正對應大明問題最為深重的兩個環節,闔須不斷加以改良。
如果照著自己的意愿來,就要跳過潘晟和徐學謨。潘晟萬歷不太了解,而徐老尚書在他心目中,也沒留下好印象。
但這樣的話事情就會被搞成四不像,既依了張居正的推薦,又莫名其妙摘掉靠前幾人,難免引來物議。
眼下馮保尚在,自己與內閣的張申二人也還算合作融洽,不能帶來明顯好處的爭議,實在沒必要去招惹。
于是一向求穩的萬歷最終確定,潘晟、余有丁二人入閣。
馮保聞知大喜,馬上令人將萬歲爺的口諭潤色為中旨,頒至外廷:原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潘晟以原官兼武英殿大學士;升掌詹事府事、吏部左侍郎余有丁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俱入閣辦事。
當張四維一看到這份中旨,眉頭就緊鎖起來。獨自在值房內來回踱步,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即將成型,心中如何不急。
如今朝中各個關鍵部門的頭頭,都還是張居正留下的原班人馬,這些人對他雖然都很尊重。但只要他想要推翻張居正所留下的各種改革措施,就必然會招致這些人的一致抵觸。
而皇上對張居正的支持態度已非常明確,馮保更是張居正的死黨。自己想要掀翻張居正舊政的想法,只怕連李太后都不會認可。這樣一來,自己根本不要指望能得到宮里的支持。
張四維很清楚,此刻他手中的大牌就只剩下一個內閣。一旦潘晟入閣后借勢把申時行這墻頭草給拉攏過去,那自己就真是兩口空空,只能望洋興嘆,徒呼奈何了。
想到這,張四維止住腳步,朝值房外喊:“來人。”
書辦應聲而入,躬身道:“閣老有何吩咐。”
“去把王子楨叫來!
“遵命!
書辦領命而去,不多時,一名年輕官員急匆匆步入文淵閣,來到張四維的值房外輕聲告見:“閣老,下官王國求見。”
“是子楨啊,快快進來!睆埶木S和藹的聲音之屋內傳出。
王國趕緊推門躬身而入,向端坐于書桌前的張四維叩拜行禮,道:“學生王國,拜見師相!
“呵呵,子楨快快起來說話,你我師生相見,不必如此多禮!睆埶木S含笑對王國道。
“謝師相!蓖鯂υ侔萜鹕,恭謹地對張四維道:“不知師相喚學生過來,有何吩咐!
“來,你先看看這個。”張四維笑著將宮里傳來的中旨遞給王國。
王國忙雙手接過,展開細讀,中旨的內容很簡單,潘晟、余有丁晉大學士,入閣辦事。王國看罷正凝神思考,卻聽張四維在一旁很是隨意地道:“這潘思明可謂資歷深厚,連馮公公當年也是拜在他門下。這些年幾起幾落,想不到最終仍能靠老先生的舉薦得以復起!
張四維這話聽起來就像在對年輕人講述官場往事,但王國心中卻是雪亮。恩師與馮保早已面和心不和,潘晟既是馮保的人,那入閣之后就絕對不會與自家恩師保持一致。
想到這,王國道:“如此大事,頒之以中旨,似乎稍顯草率!
他說的這個理由有一定道理,有明一代憑中旨直接入閣的官員少之又少。但張四維卻對這理由不甚滿意,心道年輕人還是缺乏經驗。自己已明確告訴他潘晟得了老先生的舉薦,這分量比廷推還重,以此入閣,理直氣壯。
反正潘晟尚遠在老家,一時半會還到不了京師,正好借此培養下年輕人的斗爭技巧。一念及此,張四維道:“你與泉皋、懋忠等人,既是同年,有暇還是該多聚聚!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