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李世民看來,此戰的關鍵,就在于蕭關。
只要蕭關未失,那就可將白瑜娑關在關中的北大門外。后者哪怕擁兵再多,為禍再烈,也只能及隴上一地。
可如果蕭關失陷,那么白瑜娑的軍勢,就足以令整個關西震動,甚至是危及長安。
“蕭關那邊也很不樂觀!”
王澤用不確定的語氣說著:“我們隴西監在蕭關駐有一百余人,那邊傳給我的消息,雖然是一切正常。然而我私人布置在蕭關的幾個暗子,卻在今日午時徹底失去了聯系。”
李世民與唐儉二人,不僅面面相覷了一眼,都從對方的面上看出了一絲驚悸之意。
“這就是你把我攔截在此的理由?”
“正是!”
王澤雙手抱拳道:“卑職大概能猜到開府大人,是準備在蕭關聚集兵馬。可以卑職料度,關內八成已經生變。”
他說到這里,神色又稍稍遲疑:“蕭關的鎮將,名叫樓泰,曾是故楚國公的舊部。可這位與楚國公府之間,到底有多大的牽扯,卑職也不太清楚。不過就穩妥起見,大人暫時還是不要靠近的為好。”
畢竟過了陰盤縣之后不遠,就是六盤山的蕭關。
“樓泰?”
李世民當即劍眉微揚:“難道是洛陽樓氏?”
他對于王澤特意提起故楚國公,沒有任何意外。畢竟之前不久,他與王崇古二人,才剛借這位隴西繡衣郎將之手,算計了一把掌璽太監高世成。
可對樓泰其人,卻抱著幾分惑然之意。
河南樓氏,這又是一個鮮卑貴姓。昔日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將蓋樓氏、賀樓氏的部分鮮卑勛貴,改為漢姓樓氏,并以河南洛陽為郡望。
這也是八貴姓之一,按照孝文帝的規定,鮮卑一族的穆、陸、賀、劉、樓、于、嵇、尉八姓,與漢族頭等門閥崔、盧、鄭、王四大姓門第等同,不得授以卑官。
不過隨著北魏滅亡,大隋代周,當年的洛陽樓氏,早就沒有北魏時那么顯赫了,
如果這樓泰確實是故楚國公的人,被后者提拔上位,那么現在的蕭關,確實危險。
然而蕭關這‘四塞’重地是何等的重要?天子豈會將這樣一座關城,交給一個不能信任的人執掌?
不過當想到楊玄感,如今就擔任著黎陽行臺的左仆射,李世民就又一陣搖頭,沒法確定了。
“這不對勁!我猜蕭關之內雖已生變,可那些謀亂之人,未必就已控制住這座關城。”
一直默默旁聽的李玄道,忽然插言:“如果這樓泰,真是楚國公的人,在蕭關有著絕對的控制力,他們又何需這么早,就除去王郎將的那些眼線暗子?需知就時間來說,白瑜娑的兵馬要攻至蕭關,至少也得等到一天之后。他們提前行動,除了打草驚蛇之外,能有何異?再退一萬步說,將開府大人騙至蕭關伏殺,豈非更有利于所白瑜娑?”
“的確!”
唐儉眼眸微量:“他們必是打算在蕭關之內有什么舉措,擔心被你們繡衣衛查知,所以干脆提前這些人除去。”
“的確如此。”
那繡衣郎將王澤也醒悟了過來,不過他面上,還是有著幾分猶疑之意:“可如今距離他們清理我那些部屬的時間,至少也有三個時辰——”
唐儉與李玄道二人,不禁一陣沉默。三個時辰的時間,足夠發生許多事了。
此時的蕭關,到底是什么樣的情況,已經很難料度,也的確有著極大的風險。
李世民則在思忖片刻之后,又轉頭問王澤:“我聽說十幾年前在六盤山一帶,亦有一位出身安定梁氏,勢力廣大的江湖大豪,名叫梁天招是么?”
“梁天招其人,的確是六盤山一帶頗有實力。”
繡衣郎將王澤明顯對隴西一代的形勢了如指掌,聞言之后不假思索的答著:“不過此人其實算不得江湖人物,只能說是地方鄉紳,土豪。因開皇八年突厥入寇,梁天招曾挺身而出,率領六盤山附近百姓抗擊突厥,所以在平涼郡聲望卓著,深受郡民敬崇。不過在這之后,梁天招就已隱居田園,在家修道,很少再過問世事。如今梁家的掌事之人,已經換成了他的長子梁修。”
說到這里,王澤的眉頭,又再次一蹙:“據我所知,梁修與白瑜娑,乃是八拜之交,兩家的關系極其親近。白瑜娑賣到突厥那邊的東西,小半都是出自梁修。這些年白瑜娑在靈武平涼大殺四方,梁修也一直都是與這位共進退,”
“是么?”
李世民的眼眸深處,閃過了一絲異澤,隨后就果斷的將地圖卷起,再次翻上了他的坐騎:“煩請羅先生與我共乘一騎,與我先走一步,其余人可隨后跟上。”
此時他竟將幾枚金針,刺入到馬脖的之內,又取出了一枚赤紅色的丹藥,讓他胯下的坐騎服下。
唐儉看在眼中,不禁眼角抽搐:“這可是汗血龍馬。”
之前天子賞賜給李世民的這三匹汗血龍馬,每一匹都價值十萬貫以上,還是有價無市。可此時的李世民,卻是毫無珍惜之意,也打算往死里摧殘這匹寶馬。
唐儉好財,也是愛馬之人,實在是看不得這一幕。
“時間緊迫,顧不得這么多了,好在只有幾十里路,頂多只是損些元氣,。”
李世民見羅禮已經飄身上前,落在他身下龍馬的后臀部位,就欲策騎前行。不過這個時候,張雨柔卻緊緊抓住了他的韁繩。
這位的眸中,微含惱意:“李二郎,你又準備冒險?不把自己的命當一回事是嗎?”
“這談不上是冒險吧?”
李世民的臉上,浮起了討好的笑意:“我現在去的不是蕭關,而是梁家在六盤山的莊園。”
“梁家的莊園,可這有多大的區別?”
張雨柔眸現疑色:“你莫聽王郎將說,那個梁修,與白瑜娑是八拜之交?”
“我當然知道,可即便親骨肉,也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何況只是結拜的便宜兄弟?”
李世民笑著道:“那可是安定梁氏,與我們李家,也有一些交情的。即便沒法將之說服,他們也不會害了我的性命。”
安定梁氏,又稱烏氏梁氏,這也是一家延續千載的世族,曾在東漢時期顯盛一時。源自于晉國大將梁益耳,興起于成義侯梁統。通過資助光武帝劉秀起家。在這之后,僅梁氏一門出過兩個大將軍,三個皇后,六個貴人,是東漢時期,與鄧、耿、陰、竇、馬五家,并稱的六大世族。
到了晉朝與南北朝年間,梁氏依舊是天下顯貴。族中高官名將,層處不窮。
而在當世,安定梁氏依然是當世最顯赫的大姓。
開皇年間的重臣梁睿,就出身于安定梁氏。
這位是西魏太尉梁御之子,自幼就被宇文泰養在身邊,七歲就襲爵廣平郡公,后任渭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封五龍郡公。在北周代魏之后,成為北周重臣,數次擊退北齊軍,官至柱國、小冢宰、大將軍、蔣國公。即便是北齊軍神斛律光,也曾在其手中遭挫,是天下排名的前五的名將,與韋孝寬齊名于世。
之后卻不知為何,此人一力協助先帝代周。并親自上陣,幫助先帝攻滅王謙,平定蜀地,受封戴國公。在大隋開國重臣當中,功居第二,謚號曰“襄”。而其子梁洋,歷任嵩徐二州刺史、武賁郎將,襲爵戴國公。
還有亳州總管、督二十四州諸軍事,郕國公梁士彥,也是出身于安定梁氏的重臣名將。可惜在開皇六年,聯合杞國公宇文忻、舒國公劉昉圖謀反叛,事泄被殺,
其余梁彥光,梁默等人,亦曾在朝中任柱國與上大將軍的高官顯職。
所以這安定梁氏,雖非是八柱國家,可卻是關西地域,能夠與武功李氏并肩的頂尖將門。
兩家之間有一些交情,是再平常不過了,
可繡衣郎將王澤,卻在這個時候拆臺道:“開府大人你若是有這樣的打算,那我看多半是不成的。梁修父子雖然也出身安定梁氏,可與梁氏本族并不親近,大約就如薛舉與河東薛氏之間的關系。據說昔日梁天招率鄉梓擊退突厥之后,之所以會放棄大半生意,隱居不出,正是被故戴國公打壓所致。”
“還有這樣的事?”
李世民的劍眉微揚,眼中現出了意外之色。
不過他心中之稍一盤念,就大概猜到了原因。
知道這大約是因梁睿晚年遭忌,不得不韜光隱晦之因。
郕國公梁士彥謀反不成,反倒牽制了自家的同族,使得時任益州總管的梁睿,也遭了先帝之忌。
梁睿不但是當世名將,也是明利害,知進退的能臣,當即就選擇了急流勇退。不但屢次上表請求入朝,更大肆接受賄賂,自毀名聲。晚年更是稱病在家,不再與人交往。
開皇八年的梁睿,只愁不能使先帝心安,在自家已經朝不保夕的情況下,他的族人梁天招卻在蕭關召集萬余鄉人與突厥人大戰連場,這豈能不使梁睿怒火攻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