¼¼屋子內,孫思邈摸著胡須道:“并無不妥,老朽只是感覺驚奇而已。”
¼¼他微微一笑,白眉微揚:“老朽平生,真少有見你這樣莽撞之人。別人修行內元,必定慎而又慎,輕易不愿變動功法。毗盧遮你倒是果決的很,才區區五品,就敢貿然行事。”
¼¼“我這也是無可奈何,與其日后把自己練成殘廢,倒不如現在就加以改變。”
¼¼李世民只看這位‘藥王’的表情,就將懸在嗓眼的心,落回大半:“何況這也是孫師你教我的,之前我去請教孫師的時候,你當時可沒說什么。”
¼¼“怎么沒說?我那時的意思,是不反對,也不鼓勵。誰知你會如此果決,才入五品不到一年,就敢動手。”
¼¼孫思邈搖著頭:“不過情況還好,你體內經絡雖有些許暗傷,卻不難修復。我這次給你開個方子,只需連續服用一月,就可恢復如初,日后也沒什么后患。”
¼¼他語聲至此,就已提起了筆,開始書寫藥方。
¼¼李世民心之余,又不禁好奇的問:“可我的靈力,又是怎么回事?如果我現在真是好端端的,怎就修出了靈力?”
¼¼孫思邈并未停筆:“所以說,毗盧遮你的運道極好。我先問你,可知靈力與真元之別。”
¼¼“靈力與真元之別?”
¼¼李世民沉吟著答道:“靈力源自于元神,真元則出自于血氣。所以元魂強者靈力壯,血氣足者真元足。前者溢于身外,與天地交感,而后者藏于竅穴,循環于經絡之間。”
¼¼可這并非絕對,當靈力修到一定程度之后,一樣可作用于自己肉身,而真元到了三品境界,就可將之外放。
¼¼“大致是不錯,不過在老朽看來,無論是靈力,還是真元,其實都有著同一個源頭,都是生自于人之念力,只是修行的方式不同,展現出不同的性質而已。念力與血氣結合,就生成了真元,與天地之氣交感,就是靈力——”
¼¼孫思邈說到這里,就見李世民露出愕然之色,他不禁啞然失笑:“我也沒太多證據就是了,不過我在觀察弟子修煉真元靈力的時候,發現他們大腦的頻率,有著微妙的相同。”
¼¼“大腦的頻率?”
¼¼“準確的說,是電流,人的體內,也是有著電流的。”
¼¼孫思邈一時不知該怎么解釋才好,只好搖了搖道:“你不用懂這些,只需知道,真元與靈力,本質并沒什么不同就可。”
¼¼“孫師之言,真讓人匪夷所思。”
¼¼李世民眼神古怪,這位藥王的說法,實在太聳人驚聞,也讓人迷糊不知所以。不過他隨后就放下了疑慮:“那么我能擁有靈力,可是與此有什么關系?”
¼¼“確有關系,你知道術士修行的過程吧?”
¼¼孫思邈解釋道:“無論儒門還是道家,他們的術師在修行之初,最重要的就是筑基開竅。只有開竅之后,才可元神外感,修行靈力。所以術師在五品之前,是修不成任何術法的,七品之前,連符箓都用不處來。而儒門開竅,一般是依靠詠誦儒門經典,養自身浩然之氣,破開天門。道家則手段千奇百怪,也容易的多,他們是有些借助外丹之力,有些是借助符印之力,也有內丹之法,養浩然之氣,直貫十二重樓。而當時毗盧遮你的情形,就是開竅了,你讓人在自己身上敲打的那幾下,剛好達到了開天門的效果。”
¼¼李世民聽到此處,已經隱約明白了幾分:“如此說來,這也與我所修行的功法有關?”
¼¼“就是如此!”
¼¼孫思邈手撫白須,一副孺子可教的神色:“你修行的五輪神氣訣,融入了身輪的五輪學說,那被就是身毒之人,修行靈能之法。之后你彌補這門功法缺陷的方法,應該也是借助了五德承運**的部分內容?而需知當初創出五德終始論的鄒衍,可是被天下術師,共推為術法之祖。”
¼¼李世民已經徹底放下了心,忖道著可真是誤打誤撞。
¼¼“也就是說我現在,還能繼續修行靈力?”
¼¼“當然能修!這是好事,不繼續修持下去,才是虧了。”
¼¼孫思邈一聲輕笑:“我勸你這段時間,最好是在靈力修行,方面多下一些功夫,甚至可尋一門術師功法來修行。畢竟你這開竅之法,并非常規,也不穩固,遲早是要消失的。所以不妨在這之前,將靈力修成一定火候,如此內外交沖,可保天門常開。”
¼¼李世民聞言,卻一陣遲疑。他不覺的自己,有足夠時間去修行靈力,本來就感覺自身分身乏術了。不過孫思邈的下一局,卻讓他下定了決心:“我如果是你,一定會選擇靈武雙修。在我看來,人之血肉,是為魂之基;人之元神,則是肉之筋骨。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¼¼“只有根基強大廣闊,筋骨壯實堅韌,才可鑄就出通天之塔。你不見當今那些大宗師,無一例外,都是靈武雙修嗎?可惜的是,他們雖然早就明白,靈武二道不可偏重的道理,卻少有人能夠做到在這兩方面,都有著極佳成就的。”
¼¼“在修行之初,他們選擇了真元,就只能放棄靈力,選擇了靈力,就不能修行真元。要想雙修,一般都需在一品之后,可毗盧遮,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希望。作為武道五品,就打開天門之人,你說不定能做到這千年以來,從無人能做到的事情,有一日打破虛空,登仙而去。所以毗盧遮你如有志武道,不妨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
¼¼“打破虛空?”
¼¼李世民由此陷入了沉思,沉默良久。
¼¼※※※※
¼¼可盡管李世民,已經下定了決心,想要在術師一道鉆研一番。可修行靈力的功法,并不易尋,那必須是最絕頂的一類,才能夠與他的五輪神氣訣,維持平衡。
¼¼此外孫思邈也特意交代過,這門靈師功法,最好是與五行相關。如此一來,才可相輔相成,共攀極致。
¼¼還有——
¼¼“在你的武道進入三品之前,最好不要將你的靈力,輕示于人。可知當世大宗師,對你的情形有多羨慕?便是我現在,都恨不得把你整個人拆開來,看看究竟。換成了別人,可未必就會,”
¼¼為此這位藥王,還特意教授了他一個小竅門,用于掩飾靈力。這其實就源自于他本身的五輪神氣訣,借助這門功法的特性,平時將靈力收束于五輪之內。
¼¼李世民心神悚然之余,對自己的未來,也更添了幾分期待。他當日就打馬進宮,并且借用了長孫無忌的關系,鉆入了崇文閣的西院。
¼¼這邊有著一本《道藏》的總綱,可以讓他查詢。
¼¼所謂道藏,指道教書籍的總稱,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書及諸朝以來道家經典。
¼¼最早載于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共有先秦至西漢的道家和神仙家著作,共有97種,198卷,其中部分在漢末失傳。之后葛洪的《抱樸子?遐覽》,著錄了其師鄭隱的藏書,將道書名錄,增加到了91種,1499卷。
¼¼南北朝時又編撰了《三洞經書》,《三洞經書目錄》。而在北周武帝時,朝中崇尚道教,不但建成了玄都觀與通道觀,更收集天下道經,編成《玄都經目》,共有40卷道經和48卷經名,從此有了《道藏》之名,
¼¼此時李世民要看的,就是這本《玄都經目》,里面記載了天下近八成的道門典籍與術師功法,而李世民只掃了一遍這《玄都經目》之后,就已尋到了七種,與五輪神氣訣性質相合的頂級術師法門。
¼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該如何入手。這很困難,絕頂的功法傳承,本就是可遇不可求,而要限定于特殊的類別,又要求功法完整,就更是難上加難。
¼¼李世民能做的,就是將這七門功法的名字抄給宇文士及。后者在京中門路極多,神通廣大,說不定能幫他尋到一些有用線索。
¼¼好在按孫思邈的說法,他現在哪怕只是正常的符文練習,也同樣可修行靈力。
¼¼所以在這之后,李世民也特意延長了臨摹太妙神禁圖的時間,
¼¼不過他沒想的是,宇文士及很快就為他打聽到了,關于那七門絕頂術師功法的線索。其中之一,讓他錯愕之余,又覺心情復雜。
¼¼大約四十七年前,有一枚名為‘太清靈簡’的寶物,落入到渤海高家之手。此物由戰國之時傳下,甚至有傳說此物,是出自于大陰陽家鄒衍之手。
¼¼里面除了記載有十七種當世近乎失傳了術法,更有三門頂尖的術師功法。其中之一,就名為‘周天玄靈元炁咒’。
¼¼五德合一是為周天,玄靈指的是神靈,文選?班固<封燕南山銘>》:“將上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呂向注:“玄,神也。”晉陸云《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雖光百辟,托晷玄靈。”
¼¼而神靈亦指魂魄,《大戴禮記?曾子天圓》:“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者,品物之本也。”孔廣森補注:“神為魂,靈為魄。”
¼¼不過這一件寶貝,卻不那么容易得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