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小道士眼睛一亮,他揮寶劍色厲內荏的道:“我的師兄弟回來了,你們兩個快跪地受縛,不然貧道……”
沒等他聒噪完,我晃身上前,探手戳中了他的右臂曲池穴,他手一松,未待寶劍落地,我翻手抓住一掉個,劍尖直抵他的咽喉,小道士頓時嚇得面無人色。
這時,來人已到門外,有人邊敲門邊喊:“子真,開門。”
望月眨眨眼,示意我打暈他快走,我搖搖頭,若那樣,不用等這個道號子真的小道士醒來,清虛觀的人就知道我們來過,屆時,他們會通告天福宮與穹靈觀做準備,這對我們尋回忘憂與水靈極其不利。
殺了他也不行,那同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再說我也是三清弟子,不能濫殺無辜,更不能隨意殘殺同道。
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他一起帶離清虛觀,不見人,找不到人,他們就不好判斷出了什么問題。但那也同樣經不住推敲,不過事出緊急,只得權宜行事。
正待我要點小道士的穴,望月眼珠一轉,邊在兜囊內摸索邊道:“讓他去開門吧!
我不解的看著她,她取出一根竹管,從里面倒出一只小蟲按在小道士的手臂內關穴處,示意我放開小道士。
這時,外面的叫門聲越來越高,門也敲的急促了,見望月用了蠱,我撤去寶劍,小道士并未喊叫,只是眼神迷茫的望著外面。
望月湊近他耳旁,用奇怪的語氣道:“去開門,記住剛才什么也沒發生,你不要怕,去開門!
果然,小道士看也不看我倆的出了門房打開了大門,我與望月早已從北邊院墻躍出了清虛觀。
繞到前面,在樹后隱住身形往前看去。清虛觀位于嘉午臺東路,主體建筑與山門面向東方,里面也未設影壁,這可能是為了充分吸納東來的紫氣。
只見五名清虛觀的道士已經將馬車趕進了院子,他們七手八腳的從頭一架車上抬下一具尸體,正是虛無子,而第二架車上是傷者,最后的車上則是他們的同門尸體,有七八具。
原來他們是送傷者與尸體回道觀的,因眾人忙于安頓受傷的同門,安放死者,誰也沒注意子真小道士的異常。
我小聲問望月:“你給他下的什么蠱?會不會被人發現?”
望月笑道:“是抹去記憶的‘迷幻蠱’,蠱蟲很小,待不了多久就掉了。”
我點點頭道:“嗯,會不會留下后遺癥?”
望月搖搖頭道:“不會,過后他也想不起剛才的事情,不用擔心被他們發現……”
這會已是深夜,眾道士安頓了傷者,給虛無子上了香就各自散去了。我示意望月原地等候,我再次潛入清虛觀,到了安放虛無子遺退的鶴軒,掃了一眼香案,不見異常之物,我迅速出了道觀。
當日在幽谷出口,虛無子化妝成艄公掠走了羽希他們,但在鬼市內,他的弟子聲稱他身上只有三種靈物,今夜從子真口中也證明了這一點?磥硖摕o子被發現后,身上確實只有三種靈物。
那么,忘憂與水靈哪去了?是虛無子受傷后遺失在了覆生河里?還是被人取走了?
前者的可能性較大,而后者也不是沒可鞥能。但第二種情況有個疑點,若是有人拿走了靈物,那為何只拿了兩種?
難道虛無子半路遭到了劫掠,打斗間受了傷,失去了忘憂與水靈,而后傷重不治歸了西,后被廣靈子發現?
帶著一連串疑問,我同望月找到聞空大師與李文昊跟胡娜,簡單說了下夜探清虛觀得到的信息。
見沒了頭緒,眾人都不說話的看著我,我道:“目前還有一個線索,紫格峰穹靈觀我們還沒去。是廣靈子發現虛無子的尸體,靈物的缺失很可鞥能跟他有關系。”
我們未做耽擱,趁夜到了紫格峰,半路上我又抓了個“舌頭”,問明了穹靈觀的位置,如法炮制將其封穴擊暈,丑時一刻我們就找到了位于紫格峰南路接近山頂的穹靈觀。
這所道觀不大,只有兩進院子,前面是一座大殿與兩座偏殿,中央也是一座正殿與兩座偏殿,后面亦如。再就是鶴軒與執事房與經堂、廚房、柴房等,一共二十幾間房子,十幾名道士的樣子。
穹靈觀是按八卦九宮格局順山式鋪開的,離位的靈官殿與山門合一,巽位與坤位是主神殿與真武殿。
陣位與兌位分別為文昌殿同三官殿;乾位與艮位是救苦殿跟藥王殿;正北坎位應該是祖師殿,中央戊己土是三清殿與丹井。
周圍一片寂靜,觀中一團黑暗,整個道觀似乎沒人,這里的道士可能都去搜捕我們了。
如前,聞空三人在外接應,我與望月進去查探。那清虛觀還留有一名小道士看門,這穹靈觀內別說人了,連只老鼠也不見。
我倆由前向后查探,主要放在殿堂的香案上,先到了正殿,里面供奉的是靈官,兩側偏殿分別供著呂祖與真武大帝。
前面沒什么線索,我倆到了中央正殿,甫一進入主殿,我就發現了不對,香案后是三清祖師的塑像,除此之外,整個大殿別無它物。但在玉清祖師的手上出現兩個紅線捆扎,上附符咒的布包,從輪廓來看,右手捧著的是一棵人參,左手拈著一株傘蓋狀植物。
望月奇道:“咦,這中間的神像手中怎么有東西!
她僅憑螢火蟲燈照明,雖然看不清楚元始天尊手中的事物,但確可以看出這尊法像手中多了兩樣東西。
我道:“那可能就是忘憂與水靈!
望月喜道:“哦,我來看看!彼呎f邊欲上前拿取。
我趕忙拉住這個冒失的丫頭,示意她不要妄動。且不說這兩種靈物是否忘憂與水靈,就憑她倆被放在元始天尊法像手中就不尋常。
先不說廣靈子怎樣得到的靈物,若要供奉三清祖師,東西應該放在香案上,這置于法像手中是什么意思?
對這些靈物感興趣的多半是道門中人,當然也不排除佛門、玄門與大夫等。而終南山中最多的是道士,而且了解并參與此事的也都是道門中人,介于三清弟子不敢在祖師面前放肆的心里,這難道是為震懾梁上君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