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戰之后,艱難獲勝,比之一邊倒的輕松碾壓,更加讓人興奮。
正因為勝利來之不易,所以才會倍加珍惜。
不過讓商伯法、端木正、“無敵三劍客”等高手感到詫異的是,之前刺殺貴族統帥的那些高手,并無任何一人出手。
莫非是自重身份武功?
以他們之眼力,也未瞧破孟起、段今朝、姜楠楠等喬裝,其他人當然更難有所發現。
……
第一階段戰事很快結束。
接下來進入了第二階段,也就是互有勝負環節。
在這個環節中,恢復本來面目的孟起、段今朝、姜楠楠、史武遠、劉猛、孟真真、孟青青、任勇、冉寰宇、向天笑、呂世英等人,終于大展神威,悉數獲勝。
而張傳雄、丁香卻遺憾敗北。
當然,抗清義軍中吃敗仗的,遠遠不止他們兩人,還有諸多三流人物。
……
這樣的戰斗持續一周之后,之前有所疑惑的商伯法等高手,這才恍然大悟。
果然如此
之前對方之所以屢屢敗北,是因為這些高手并未上場。
哈哈,屢戰屢敗之后,終于繃不住了吧?
以他們之超人身手,這些普通武將又如何能敵?
就算是我等出戰,也未必能獲勝啊
而且,抗清義軍之最強戰力,還未露面。比如那位蜀中唐門子弟,那刺殺貴族統帥時長嘯之人。
抗清義軍陣中,當真高手如云。
若非兵力不足,此戰清軍絕無勝算
……
戰斗進行到后來,混在清軍陣中的那些武林高手,也有不少人出場一搏。
因此,戰斗也變得越來越激烈,越來越精彩。
雙方的普通兵卒,無不看得如癡如醉,吼得聲嘶力竭。
之后的戰斗,由于大都是武林中人對決,因此抗清義軍即便全力以赴,也不過戰了個旗鼓相當。
畢竟,“武林十七俠”中人,之前已然出戰。如果再度出馬,勢必會讓清軍看輕,認為抗清義軍再也無人可用。
即便可以喬裝,華楓也絕意不準。
同為武者,久未動手之后,誰不想施展一番拳腳?
如此一來,也讓任勇、孟青青、劉猛、向天笑等好戰者,后悔不迭。
“好飯不怕晚,好鐵不怕錘。”
原來清軍有實力的高手,現在才出馬。看來,以后得耐住性子,延后出戰才是啊
……
不過,好在還有機會。
五行大陣才是最終的決戰場
屆時,只管尋這些高手廝殺便是。
至于那些普通兵卒,就交給“金、木、水、火、土”五營解決吧。
從軍以來,經歷過數次風卷殘云的戰斗之后,任勇、姜楠楠、孟青青幾人,對擊殺普通清兵再無提不起勁。
毫無挑戰性的對手,砍殺起來委實沒有多大興致。
……
膠著的戰事,直持續了十日之久。
十日間,雙方主帥都未露面。很有默契的讓一眾手下,自行激戰。
十日來,拼殺至少有五六十場之多。詭異的是,雙方并無戰亡者,甚至連重傷都沒有。
如此激烈的搏殺,到頭來竟是皆大歡喜的戰果。
如若不是身臨其境,還以來雙方是在演戲。
這樣的戰況,當然出自華楓之命,還有眾英豪那強橫的戰力。
……
原來,第二階段展開之初,華楓即有所命。
“爾等許久未曾與人切磋,此次就當是一次補償吧。記住勝,不傷人性命,不過早暴露實力敗,不讓自己受傷,不讓對方輕視”
“待到真正決戰展開之時,再使出你們吃奶的力氣當前,還是悠著點的好。”
華楓之所以如此要求,是想將“戲”演得足夠真實。
屆時,產生錯覺的清軍,才會真正引起重視,才會投入強大兵力一決雌雄
不然,辛辛苦苦的準備了偌大一把鋒利“牛刀”,卻只宰殺了一只柔弱不堪的“小雞”,豈非太過讓人失望?
……
華楓的戰略戰術無疑極為成功。
李成棟雖未露面,但每日都有數名親信隨同出戰,每日必詳報戰事。
經過半個月的捉對廝殺,李成棟對抗清義軍之尖端戰力,終于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
看來,僅以高手而論,我部大有不及啊
要想戰而勝之,唯有采取人海戰術。
“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
真正決戰之時,我三十萬大軍蜂擁而上,饒是你高手眾多、身手不弱,恐怕也難以抵敵吧?
三十萬對二萬如果還不能取勝,我李成棟還有何面目茍活于世?還敢枉稱一代名帥乎?
……
各有算計的雙方主帥,頗有“默契”的期待決戰之期盡快到來。
而通過這半個月的試探,雙方都最終確定:對方并未有絲毫違反協議之意
各有忌憚的華楓、李成棟,都將正面對決,當成擊敗對方的唯一手段。
如此,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
無須再思考如何用兵,如何施謀,如何使計。
正面對決,比的就是硬實力。
強者勝,弱者敗。
斷無僥幸之理
……
休整一日之后,一份言簡意賅的戰書,靜靜的擺在李成棟的面前。
“明日午后,于你營前決戰”
字雖不多,但卻龍飛鳳舞,遒勁有力
這份戰書的字里行間,猶如指揮若定的統帥,隱隱透出一種滲人的殺伐之氣。
可見,寫此戰書之人,要么胸有千軍萬馬,要么手有縛龍之力
李成棟凝視著這份戰書,良久不動。
這份在別人眼里,不過普普通通的戰書,卻讓他心情沉重之極,感受到了莫大壓力。
俗話說“字由心生”,一個人的心性如何,從字里行間可知端倪。所謂字里行間,既是說字體本身,也是說內容所體現的含義。
由表及里,李成棟看見了對方統帥的強勢
……
一日的調整,過得很快。
正面對決,終于到來
心有顧慮的李成棟,決定小心為上,先期仍以部分兵力進行試探。
他出動的兵力,為六萬。
雖然只出動了總兵力的五分之一,卻差不多是抗清義軍全部兵力的三倍之多
由此可見,其人足夠謹慎,對義軍表現得極為忌憚。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俠武無敵,微信關注“或者”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