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看待事物,還需一分為二。
如果沒有華楓,唐華明在武學方面,所能達到的成就,絕對不及當前所有。
至少,眼下還無法有此成就。
畢竟,黑鷹組織收藏的武學秘笈,諸葛武侯遺留的寶藏,姜守信的煉體術(shù)及煉體感悟,梵凈山、“白水河”瀑布及修煉之塔的煉體環(huán)境,華楓的修煉心得……
這些機遇,唐華明絕無可能獲得。
因而,成長進步自然就要緩慢得多。
但由于蜀中唐門底蘊深厚、資源豐富,其最后的成就絕不會低。
……
任務(wù)分派完畢、眾人離去之后,華楓并未立即休息,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現(xiàn)階段,休息對他而言,未免太過奢侈。
嚴冬即將到來,戰(zhàn)事陷入僵局,糧草一日少于一日……
情勢如此不妙,讓華楓如何能安心休息?
而且,如今的華楓已不需要專門的時間休息。
他的“潛龍”內(nèi)功心法,運轉(zhuǎn)起來已越來越流暢,一呼一吸之間,不但可調(diào)息身心,還能增進內(nèi)力。
日前,他內(nèi)視之時,也不由被自己的發(fā)現(xiàn)所震驚:丹田之中,真氣液已占據(jù)了半壁江山,其余半壁,真氣晶也有一半之多
……
欣喜之余,急忙內(nèi)視腦海,然而并未雙喜臨門。
腦海中的神識團變化并不大,液態(tài)、氣態(tài)仍是大體相同,占據(jù)了大部分空間,固態(tài)仍是少得可憐。
失望之余,不由喟然長嘆:精神力,果然修煉起來甚為困難
同時,又暗暗驚嘆:“潛龍”內(nèi)功心法,果然強大
要知道,自從馳援朱洪竺以來,華楓就再未進行過專門的修煉。內(nèi)力能夠增長如此之快,顯然并非天道酬勤,而是源自于功法本身。
當然,華楓那極為妖孽的修煉天賦,也絕不可忽視
否則,以“潛龍”內(nèi)功心法之強大,龍世塵在武道上所取得的成就,又何止于此?
……
華楓分派的三項工作,很快便全面展開。
抗清義軍雖非正規(guī)軍隊,但令行禁止的執(zhí)行力度,絲毫不比任何建制軍隊弱。
甚至落實得更加徹底
之所以如此,基于兩點原因。
原因之一,同仇敵愾使然。
但凡是有點血性之人,誰又能忍受自己的美好家園,被外敵的鐵蹄踐踏得支離破碎?
誰又愿意自己原本幸福安詳?shù)纳睿淮直┮靶U的外來者,攪得雞犬不寧、混亂不堪?
抗清義軍的成員大多為武者,家園又基本位于華東、華南一帶,自然是“滿腔熱血無處泄,一心只想把敵殺”。
因此,只要是有利于打擊清軍之事,他們都會全力擁護、積極支持。
……
原因之二,個人魅力使然。
華楓既是抗清義軍統(tǒng)帥,又是“華大聯(lián)盟”盟主,還是“武林十七俠”老大,三個身份,任何一個都非同小可。
疊加一處,該是何等尊崇?
因此,從身份地位而言,在這支抗清義軍之中,無人可與華楓媲美。
……
從武功層面而言,華楓同樣是無人可與爭鋒。
深不可測的內(nèi)力,強大無匹的精神力,威力無窮的指法、掌法,達到巔峰境大圓滿的煉體層級,已臻“虛無”之境的武道感悟……
如此武功,試問群豪誰人能敵?
待其從“虛無”回歸“真實”之時,就是其登頂武道之巔之時,也就是傳說中的“反璞歸真”之境。
屆時,遍觀天下武林,又有誰可比肩?
……
此外,從智謀而言,華楓更是獨占鰲頭。
無論是統(tǒng)兵打仗之謀略,還是臨機處置之急智無論是光明正大的陽謀,還是背后捅刀的陰謀無論是雄辯天下之口才,還是識人馭人之能力……
縱觀當代文臣武將,能與華楓一較高下者,屈指可數(shù)
因此,華楓之強大的個人魅力,使得他的命令一路暢通無阻。與在北伐義軍臨危上位時一樣,也是“號令一出,莫敢不從”
……
三日時間很快過去,軍情研究會議如期召開。
因為華楓之前已有定調(diào),所以這次會議只有一個議題:再度劫營如何有效實施。
此次劫營,務(wù)必取得顯著成效。
絕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因為敵我雙方都知道,時間拖得越久,對抗清義軍就越不利。
而要想成效顯明,就必須采取大規(guī)模襲擊,再不能小打小鬧。
……
這,或許就是劫營與襲營的差別。
劫營,有“霸王硬上弓”的味道。
行動之初,小心謹慎,力求不被發(fā)現(xiàn)。也就是悄悄的潛入,喧嘩的不要。
劫營展開之后,即便敵軍警醒反抗,也要強力斬殺,激戰(zhàn)不退,力求擴大戰(zhàn)果。
其目的,是消滅敵有生力量。
……
而襲營,乃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自始自終都是暗中行動。
無論是潛入,還是擊殺,一切皆偷偷摸摸行事。
一旦敵軍奮起反抗,則立即撤退。
其目的,是擾亂敵軍,使之不得安寧,長久處于惶惶不可終日之中。
……
劫營大軍,華楓已然確定,就是那三千信徒。
現(xiàn)在要確定的是帶隊人選,以及行動方案。
細節(jié)決定成敗。
任何行動,即便是甚為輕松的任務(wù),如果不注重細節(jié),都有可能以失敗告終。
何況是兩軍交戰(zhàn)?
何況是孤軍深入的劫營行動?
勢必得精密策劃,細心謀算。
否則,付出的代價將難以估量。
輕則,打草驚蛇,導致行動失敗,使整個戰(zhàn)局更加被動重則,一朵朵鮮艷的生命之花,就此凋零。
這點,華楓絕對不允許發(fā)生,因為其兵力本就不多。
……
經(jīng)過反復商榷,最后確定:劫營之時,兵分三路。
熟知機關(guān)陷井的唐華明、柳不發(fā)、歐陽玉黛分別帶隊,既是發(fā)號施令者,又是沖鋒陷陣的排頭兵。
不出,鑒于柳不發(fā)、歐陽玉黛武功不夠拔尖,華楓決定加派幾名高手助陣。
唐華明一路,由黃無道、茍不理跟隨協(xié)助。
柳不發(fā)一路,由陳近南、嚴不成暗中相幫。
歐陽玉黛一路,由萬云龍、阮不堅、花不開混跡其間。
他們七人的主要職責,是應(yīng)付可能出現(xiàn)的頂尖高手,至于那些一流武者、二流角色,均由“信徒”自身應(yīng)對。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俠武無敵,微信關(guān)注“或者”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