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過了半個時辰,陳近南方才止住話頭。
聽完之后,一干來援高手的表情各不相同。
丐幫第一長老、肖飛揚兩人面有憂色。
兵力不對等?
這個倒也無關(guān)緊要,對高手眾多的抗清義軍來說,根本無懼人海戰(zhàn)術(shù)。
但那些火炮、強弩該如何應(yīng)對?
尤其是威力巨大的火炮,恐怕非人力所能抗衡吧
沒看到即便強如華盟主,也是甚為忌憚么?
不然,何需以協(xié)議相牽制?
……
崔尚仁則是面無表情。
在他眼里,這些清軍雖然人多勢眾、戰(zhàn)力不弱,但卻并無多少可怕之處。
火炮、強弩即便再厲害,也要人來操控不是?
而死人,還能駕馭這些利器么?
也難怪崔尚仁如此狂妄。
毫不夸張的說,當(dāng)今世界除了極為有限的數(shù)人,可讓其動容之外,其余人等在崔尚仁眼里,與螻蟻并無不同。
“人間判官”之名,豈是虛妄?
所幸的是,這“極為有限的數(shù)人”之中,就有華楓
不然,崔尚仁即便再是百無聊賴,恐怕也不會在戰(zhàn)火紛飛之時,不辭辛苦的千里馳援。
……
趙書海、林長海兩人,卻是面帶不屑之色。
他們名字之中都有一個“!弊,巧合的是,兩人性格也有些許相似:都是極為驕傲、輕易不服輸之人。
即便他們已然充分領(lǐng)教了清軍之強大,但卻心有不服。
如果不是為了保全幫派,以他們之心性,又怎肯服軟認栽、甘受鉗制?
正因為心有不甘,在清廷監(jiān)視有所放松之后,兩人才會想方設(shè)法的率眾來此,決意借抗清義軍之旗號,強力出手,以出心中惡氣
……
至于劉雄、方大江兩人,則是一副躍躍欲試之態(tài)。
他們身為血性之人,未與清軍開戰(zhàn)的原因,也與趙書海、林長海大體相同。
尤其是劉雄,身為“東北王”,在東北武林那可是一言九鼎的存在,說是“土皇帝”也不過分。
但為保全一眾兄弟的身家性命,只得委曲求全。
如今到了仍未被清軍全面控制的華東,堪比蛟龍入海、猛虎歸林,如何不想大展身手、以顯英雄本色?
……
眾人的神色情態(tài),華楓全都瞧在眼中。
對他們心中的所思所想,也揣摸了個不離十。
不過他卻不動聲色,而是提議進入第二項議程,也就是編組軍隊。
之前由于種種原因,華楓并未按正規(guī)建制編組軍隊。
只是大體成立了后軍、機動隊以及主戰(zhàn)軍。
后軍,當(dāng)然是為了措施物資、實施保障。
機動隊,均是臨時抽組構(gòu)建,任務(wù)并不固定。之前的搦戰(zhàn)、襲擊、劫營等,皆由機動隊完成。
主戰(zhàn)軍,正是五行大陣的萬余人馬。
其主要任務(wù),是殲滅清軍。
然而在小試牛刀,一舉殲滅六萬清軍之后,即嚇破敵膽,“英雄再無用武之地”。
如今想要讓清軍再度入陣,勢必難于登天。
因此,再也派不上用場的五行大陣,必須改組重編。
……
更何況,抗清義軍已有五萬之眾,如果不進行編組分隊,很可能形成“職責(zé)不清、分工不明、號令不暢、軍紀(jì)不嚴(yán)”的混亂狀態(tài)。
干什么都是“一窩蜂”,與烏合之眾何異?
總而言之,對抗清義軍進行編組,勢在必行
對此,經(jīng)過幾日的深思熟慮,華楓已有設(shè)想。
根據(jù)現(xiàn)有人員狀況,擬成立“五軍三組兩營一群”。
“五軍”:乃是傳統(tǒng)的前、左、右、中、后五軍。
“三組”:決策組、情報組、突擊組。
“兩營”:騎兵營、弓箭營。
“一群”:機動群。
……
“五軍三組兩營一群”之中,除“突擊組”、“機動隊”乃是新鮮事物之外,其余編組仍是承襲傳統(tǒng)。
“突擊組”,顧名思義,主要是執(zhí)行突擊任務(wù)。
通俗點說,就是攻關(guān)克難,專門執(zhí)行急、難、險、阻等不易完成的任務(wù)。
組建要求:性格硬朗、作風(fēng)頑強、敢打敢拼、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機動群”,不言而喻,任務(wù)并不固定,視情調(diào)派。
組建要求:頭腦靈活、行動迅速、執(zhí)行力強、大局觀好。簡單概括,就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
……
華楓的提議,得到了熟知兵法的陳近南、萬云龍、多思過三人的全力贊同。
而朱洪竺、唐華明、段今朝、孟起、黃無道等人,經(jīng)過這些日子的并肩作戰(zhàn),早被華楓高人一等的智謀所折服,哪會有不同意見?
至于新到不久的一眾援軍,因并無多少行軍打仗經(jīng)驗,只是“外行人看熱鬧”,倒也不會亂提意見。
不過,聽聞華楓說得頭頭是道,加之對其信任有加,自然并無異議。
……
見眾人盡皆贊同,華楓決定趁熱打鐵,借此機會,將“五軍三組兩營一群”之人選定崗定位。
即便不能一次性確定所有人選,至少也要將主將、副將落實到位。
主體骨架搭建完成之后,“血液”補充就會變得極為簡單迅捷。
屆時,根本無須會議研究,根據(jù)主將喜好自行選定,爾后報備即可。
畢竟,主將人選必然是一方霸主。其所用之人,自然是熟悉之人為首選。
……
最先擺上議事日程的是“五軍”。
前軍,相當(dāng)于先鋒部隊的存在。
原本職責(zé)極多,甚為重要。
但由于抗清義軍并無行軍之必要,而且兩軍接下來的作戰(zhàn)方式,主要是當(dāng)面對壘。
因此,諸如先期試探、收集情報等任務(wù),已然根本不存在。其職能,與主力作戰(zhàn)部隊左、右兩軍,并無不同。
之所以仍然如此編組,不過是有所區(qū)分而已。
經(jīng)反復(fù)商討,最后決定由武功高強、熟知敵情、并有一定帶兵經(jīng)驗的段今朝,擔(dān)任前軍主將一職,副將則由武功同樣不弱的丐幫大長老擔(dān)任。
兵馬,五千人。其中一千騎兵,四千步兵。
手下將領(lǐng),暫定二十余人。
分別是丐幫其余長老,以及八袋弟子“神念幫”幫主方大江,以及其“有來無回”四大弟子,即程全有、秦全來、羅全無、單全回四人。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