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會議的第三項議題,是商定應對措施。
“不打無準備之仗”,是兵家歷來所遵從的原則。
無論敵軍六萬大軍的目標為何,手段如何,華楓等人都必須及早擬定應對之策。
而要商定對策,組織戰(zhàn)斗,首先必須得有發(fā)號施令者,得有一錘定音者。
不然,就是群龍無首之態(tài)。
本就兵力不足,如果再無法形成合力,這仗還怎么打?
……
到底誰為統(tǒng)帥?
按照資歷、閱歷、官職,當然非羅戰(zhàn)軍莫屬。
但出乎眾人意料,羅戰(zhàn)軍竟然生死不允。
他的理由很充分:論武功,論智謀,論勇猛,論在這支殘軍中的威望,他均不及華守備,讓他如何敢當此任?
羅戰(zhàn)軍之言,讓眾人無不贊同,讓華楓無可辯解。
華楓本就為率直之人,值此存亡危急之秋,無論于公于私,帶領(lǐng)部隊走出困境,他都責無旁貸。
再加上,成為一軍統(tǒng)帥,按自己心中所想號令三軍,不正是他所期盼的么?
因此,華楓略作推辭之后,見羅戰(zhàn)軍態(tài)度極為堅決,也就不再矯情,坦然受之。
……
在熱烈的掌聲中,新官上任的華楓,當仁不讓,提出了自己深思熟慮的對策,供眾人商討。
華楓的戰(zhàn)術(shù)策略是:主動出擊,分而化之;誘敵深入,聚而擊之。
總共只有短短四句話,但要做到并不那么容易。
主動出擊,分而化之。
就是選擇地形,布好埋伏之后,派遣多支精銳之兵,分批次、多方位、不間斷,對敵進行襲擾式攻擊。
讓其疲于應對,從而達到分化其兵力、精力之目的。
誘敵深入,聚而擊之。
就是采取“普遍撒網(wǎng),重點撈魚”之策,將目標對準敵先鋒軍。務必將其激怒,使其孤軍冒進。
待其進入伏擊地域之后,以優(yōu)勢兵力強力圍殺。
……
華楓的提議,并未立即得到響應。
眾人在思考良久之后,開始議論紛紛。
一番爭論下來,主要產(chǎn)生了兩條意見。
第一條意見,攻其不備,砍瓜切菜。
義軍尖端戰(zhàn)力并不弱,可以仿效首戰(zhàn)之法。也就是尖端戰(zhàn)力在前開路“砍瓜”,余者隨后跟從“切菜”。
根本無須如此大費周章,直接出其不意的殺上門去,來個硬碰硬,就不信敵軍能夠抵擋得住。
如此一來,豈非猛漲自己士氣、狂滅敵軍威風?
不問可知,持此意見者,必定是任勇、姜楠楠、孟青青幾名好戰(zhàn)分子。
而風吹柳、雷家兄弟、廖家兄弟等人,出是極力附和。
畢竟,他們之前已然見識過華楓等人之厲害,并不認為敵軍有阻擋之力。
……
第二條意見,就要簡單得多了。
那就是同意華楓之策。
畢竟,華楓的提議,已將以寡擊眾的戰(zhàn)術(shù)打法,運用到了極致。
可以很好的實現(xiàn)“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之戰(zhàn)略目的。
持此意見者,則是羅戰(zhàn)軍、多思過、孟起、段今朝、肖云等,較為持重之人。
……
客觀而言,華楓之策優(yōu)缺點都很明顯。
優(yōu)點是,已軍牢牢掌握主動,而且可立于不敗之地,傷亡絕計不會太多。
缺點是,充當誘餌的人馬危險性極高。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弄假成真,“誘餌”很可能會變成“餃子”。
如何才能達成戰(zhàn)略目的?
最大的變數(shù),仍然是人。
……
見雙方爭持不下,吵鬧不休,華楓不得不強勢拍板:就按自己之決策辦,無須再議!
任勇、姜楠楠、孟青青三人,見華老大再現(xiàn)強勢的一面,情知已然無可更改,只得住口不言,表情很是憤憤不平。
至于風吹柳等五人,見新任統(tǒng)帥華楓如此威勢,更是不敢再有妄議。
應對之策就此法埃落定,所缺者,任務分配而已。
此事華楓決定暫且擱置,容后再議。
華楓的這一決定,讓任勇、姜楠楠、孟青青三人,再次深感失望。他們原來還想撈個襲擾任務,如今看來,還得苦苦等待。
盡情搏殺,竟是遙遙無期!
……
三項內(nèi)容議定之后,緊接著進入第四項議題,也就是最后一項議題:改編整頓軍馬。
同樣,也是華楓先提供思路,定好框架,再由眾人商議討論,這個是華楓一貫之行事風格。
不如此能行么?
其手下腦洞大開之人,可不在少數(shù)。
讓他們天馬行空的亂想一氣,天南海北的胡侃一通,正事還辦不辦?
這仗還打不打?
……
華楓的思路是:
以“無敵先鋒軍”為骨干力量,將左、右、中三路大軍殘余兵馬吸納入內(nèi),重新組建軍隊。
按照“成系統(tǒng)、成建制”的原則,成立左、右、中、后四軍,以及先鋒軍、騎兵營,共六支部隊。
成立之后,各部抓緊訓練,盡快形成戰(zhàn)斗力、凝聚力。
……
重點強調(diào)兩點。
其一,先鋒軍作為拳頭力量,即便不能加強,但也絕對不能削弱。
其二,騎兵營作為尖端戰(zhàn)力、突擊力量,根據(jù)現(xiàn)有戰(zhàn)馬,擴大至八百人。
仍是兩百人一隊,組成四隊。
每隊設置隊長一名,無論是平時的訓練管理,還是戰(zhàn)時的組織指揮,該隊均由其全權(quán)負責。
……
華楓的改編思路,得到了羅戰(zhàn)軍、多思過兩名戰(zhàn)場老兵的一致認同。
至于孟起、段今朝等人,因?qū)χ⒉簧瞄L,又何來意見?
經(jīng)過一番討論,部隊改編建隊方案終于新鮮出爐……
右軍轄兩千人,仍歸羅戰(zhàn)軍指揮,風吹柳輔助。
兵力出自原右軍五千人馬,由羅戰(zhàn)軍自行選定。
左軍轄兩千人,歸孟起指揮,雷沖天輔助。
兵力除原中軍五百殘軍外,其余主要出自原右軍五千人馬,在羅戰(zhàn)軍挑選完畢后,由孟起自行選定。
后軍由三百人組成,歸雷沖霄指揮。
兵力出自右軍殘余的五百人馬,由雷沖霄自行選定。
為保持完整性,“無敵先鋒軍”暫時不動一兵一卒,仍是四千九百人,由行事穩(wěn)重、武功極強的段今朝執(zhí)掌。
騎兵營組建四隊,共八百人。
原有的三隊,并無絲毫變化。
新增加的一隊,全部由老兵組成,由肖云任隊長。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俠武無敵》,微信關(guān)注“優(yōu)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