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第一侯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一戰而起

作者/希行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從京城疾馳逼近的叛軍,一路過城穿山,如一張巨大的手掌拍向麟州,所過之處山破城敗民死兵退,直到停在麟州五百里外。

    隔著一道道起伏的山梁,密密麻麻的衛軍鋪天蓋地。

    兩軍對壘,寒冬臘月的風雪都凝固了。

    凝固了有一段時間......

    似乎都等著對方先出手,但雙方都沒有出手,每日兵馬挑釁斥候刺探進行一些小規模的對戰。

    就在以為要熬過年關時,有另外一支兵馬先出手了。

    不是在這里,是從叛軍后方,一支兵馬從東南斜插出現,猶如一支利劍狠狠的捅在叛軍的腰里。

    項云站在丘陵的最高處,抬頭看更高處。

    幾架高高的望桿車上信兵揮動旗幟傳達遠處的戰況。

    寒冬臘月的風穿梭帶來鬼哭狼嚎,地面顫抖讓人的心都跟著搖晃,恍若在大海中顛簸。

    “東南道兵馬襲擊的是叛軍西翼,約有三萬。”一個副將收回視線說斥候那邊報來的消息,“此時占上風。”

    “已經確定安慶忠在這里?”項云問。

    副將點頭:“中軍大營在五十里外,有一桿明黃龍旗,有一桿織金安字大旗。”

    安康山稱帝自然用了龍旗,被封為鄭王的安慶忠所謂奉旨出征,軍中自然擺有龍旗。

    “有斥候親眼見安慶忠巡查大營。”副將補充道,又看向前方,“但東南道的兵馬對戰到現在,中軍大營始終未動。”

    項云笑了笑:“那就讓我們去見見這位鄭王的真容。”

    伴著他一聲令下,副將抬手示意,號兵們吹響嗚嗚的號角,望桿車上的信兵們變幻旗幟揮動。

    鋪天蓋地的衛軍開始慢慢的移動,乍一看很慢,近看就能體會到雷霆之氣。

    騎兵在前慢慢的散開,披甲陣兵們速度也越來越快,蹄聲如雷,呼喝聲滾滾,如決堤的洪水無邊無際的撲向幾層起伏外的一片片兵馬。

    ......

    ......

    幾百里外的廝殺沖破天際。

    坐在魯王宮里的皇帝站起來:“這地面在震動啊。”

    崔征看著才坐下來又站起來的皇帝,道:“陛下,那不是麟州外對戰的動靜,這是守衛麟州的兵馬在奔馳。”

    皇帝哦了聲坐下來,嘆口氣:“不知道怎么樣?這賊兵來的這么快,項都督帶的兵馬不多啊。”

    殿內只有張安在君前,如今戰事緊張,張安王林戒守麟州時刻保證一人在軍中。

    聽到皇帝擔心,張安道:“陛下放心,項都督帶去了四萬兵馬,都是挑出的精兵良將,其中一多半都是我們從山南道帶來。”

    皇帝嗯嗯啊啊對他的話不放在心上。

    崔征道:“齊都督那邊協助的還有三萬兵馬。”

    在心里算了算,七八萬兵馬的話,就算是號稱十萬的叛軍也沒那么輕松了,皇帝坐穩了身子:“沒想到竟然是齊都督先動手。”

    崔征糾正道:“是項都督有謀,這是事先商議好的攻擊不備。”

    相爺就是這樣公正,誰有功就是誰有功,絕不順從皇帝隨意稱贊,那么誰有錯就是有錯,他崔征也坦坦然然。

    皇帝笑了笑:“那也得齊都督的兵馬有勇才能成行。”

    看著君臣二人一人稱贊一人,站在殿內的張安忍不住插話道:“外有項都督齊都督有勇有謀,再加上即將到來的劍南道,此戰定讓叛賊有來無回。”

    他提醒的好,皇帝忙問:“劍南道的兵馬到了嗎?”

    崔征淡淡道:“如果到了,張都督王都督定然會來稟告。”

    到現在都沒有大張旗鼓的說,自然是沒有到。

    皇帝臉上沒有失望,寬慰道:“劍南道的路不好走,離這里又遠,不急不急。”

    張安忙點頭:“是啊是啊,這次兵馬多走得慢,韓大人說是從劍南道調集的四萬精兵,由李明玉李都督親自為帥。”

    皇帝連連點頭,崔征皺眉,是兵馬多還是因為這個孩子都督走的慢啊?征戰大事這個小兒都督跟著湊什么熱鬧。

    萬一這小兒膽小如鼠害怕了,動搖了軍心豈不是添麻煩?

    他也知道這小兒都督為什么要親自督率,是為了來皇帝跟前爭功露臉了,以前武鴉兒在,輪不到他這小兒,現在武鴉兒離開了,麟州又到了危急時刻,這時候就有他出頭的機會了。

    不過他也知道為什么韓旭不攔住這小兒都督,這小兒離開劍南道韓旭就再無牽絆了。

    也好,相比于這些武將,崔征還是更相信文臣,你們要爭名要奪利,都給你們,只要朝廷的根基在,總有撥亂反正清明的那一天。

    崔征半閉著眼沒有再去質問。

    張安松口氣,但自己心里也是焦急的,按理說劍南道的兵馬應該到了,韓旭不會騙他們吧?也不應該啊,那是欺騙朝廷,韓旭和劍南道小兒難道不想活了?

    也不對,現在這個時候欺騙朝廷可都活的好好的,欺騙朝廷也不能叫欺騙,還可以說是反叛.....

    劍南道要是叛了,那麟州可就危險了!

    要是麟州真危險了,他怎么辦?嗯,他好歹跟那位小都督同吃同住那么久,應該算是有幾分情義吧,到時候......

    張安站在殿內胡思亂想,把自己嚇的臉色發白,心神不寧,總覺得要出什么事。

    念頭閃過殿外報王林來了。

    王林急急奔來:“不好了。”

    一語成讖!張安身子一麻脫口先問:“劍南道殺過來了?”

    王林被他的話說的反而一愣,嚇的差點忘了自己要說什么,回過神一跺腳:“那假王奸詐設了假中軍大營,項都督反被圍困。”

    皇帝從龍椅上站起來,張安面色更白,殿內一片嗡嗡.....

    相爺崔征面不改色,問:“項都督如何?”

    王林咽了口水,道:“項都督沒事,但是項都督又從麟州調走三萬大軍!”

    張安大吃一驚:“怎么能讓他調走三萬大軍!那我麟州怎么辦?”

    王林喊冤:“他的信兵手中拿著龍旗圣令,麟州大軍由他調動,我根本攔不住,讓他來見陛下,那信兵只說戰事緊急將在外請恕不能見君命......”

    這時候他們才知道,原本以為分庭抗爭,其實這麟州的兵馬都捏在項云手里,真是好恨!

    他們兩人一言一語蓋過了殿內嗡嗡,讓喧鬧更亂。

    有太監引著一個兵將進來:“陛下,都督不是被困,只是撲空,請陛下放心,都督雖然撲空,但安慶忠也被引出來,此戰勝負還未定!”

    張安怒聲道:“既然已經撲空了,速速回防才對,怎么還要追擊?麟州兵馬調走,被偷襲可怎么辦?”

    信兵不理會他,只對皇帝道:“都督說了此戰能定成敗,如果不戰,回防會造成軍心混亂,只有戰才能讓麟州安全。”

    他說罷重重叩頭。

    “請陛下放心,都督說再有三萬兵馬,又有東南道兵馬共助,此戰必勝。”

    張安王林只道荒唐,殿內其他臣子嗡嗡議論七嘴八舌,皇帝在龍椅前失魂落魄.....

    相爺崔征一語定勢:“戰事沒有人比身在其中的項都督更清楚,一切都聽他的!”

    有了相爺做論斷,皇帝便安心的坐下來,制止了殿內眾臣的亂紛紛,命那信兵自去。

    信兵施禮不再遲疑疾奔而去。

    殿內的議事也散去,文武大臣們各自忙碌,心神不安的守麟州。

    崔征對張安王林叮囑完,又低聲道:“再催韓旭,問劍南道援兵到底走到哪里?”

    張安王林白著臉急匆匆去了,這邊崔征回頭看到退朝的皇帝又走出來。

    “相爺,緊要關頭,朕還是去軍營坐鎮吧。”他說道。

    剛調兵時皇帝就去了軍營,后來被崔征勸回來,現在事態緊急皇帝自然在宮里坐不住。

    “也好。”崔征沒有阻攔,想到什么指了指偏殿,“不過請陛下稍等,前幾日的奏折公文臣已經看完了,請陛下朱批后再去軍營,接下來的奏折臣到時候會送去軍營。”

    皇帝說聲好,走回偏殿,崔征讓人取來厚厚的一摞奏章,一面遞給皇帝,一面數著。

    “數目不對。”他說道,翻了翻箱子,“少了兩個。”

    太監神情不安:“桌子上只有這些啊。”

    另一個太監便立刻要去再找,崔征道聲罷了:“我去找吧,免得耽擱時間。”

    皇帝安撫道:“相爺不急,一會兒送軍營就好。”

    崔征應聲是,讓皇帝先看這些,他去找找,找到就送來,找不到就改日送軍營。

    崔征離開了,殿內只余下兩個小太監,一個研墨一個整理皇帝批閱的奏章,安靜又流暢,很快就批完了。

    皇帝起身:“走走,速去軍營。”

    不等兩個小太監,他就到了門口,冬日天寒,麟州物資匱乏,皇宮里炭火緊張,為了保暖門窗都緊閉,加了厚厚的門簾。

    兩個小太監在后邊慌慌的裝奏章,皇帝自己伸手掀起門簾拉門,一拉門沒開,再一拉,門外有門鎖嘩啦響......

    皇帝一怔,不可置信,再用力一拉,兩扇結實的殿門咣當一撞,鎖子展露在拉開的縫隙中,明亮厚重結實。

    皇帝一聲大喊:“天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彭泽县| 昌江| 乐昌市| 绥滨县| 武功县| 杂多县| 阿合奇县| 丰台区| 临潭县| 霍山县| 赞皇县| 黄浦区| 苗栗县| 永兴县| 临海市| 凤翔县| 保靖县| 西峡县| 晋城| 盐亭县| 陈巴尔虎旗| 伊通| 牟定县| 浙江省| 肃宁县| 通州市| 团风县| 富宁县| 日喀则市| 桐乡市| 拜泉县| 朝阳区| 礼泉县| 卢龙县| 于都县| 谷城县| 延长县| 新民市| 龙井市|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