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李老師的得意門生,有關禿頭五號小麥的事田新苗自然知道。
“李老師給我說起過,禿頭五號是李老師在八零年培育成功的,剛好趕上包產到戶,所以推廣的速度非常快。”
吳宇浩點了點頭,“后來又由首都農業大學的崔清暉老師培育出了個頭偏低的芒麥三號,這才將李老師的禿頭五號給比了下去。‘
“這兩種小麥各有優缺點,禿頭麥穗相較于芒麥長,若中期沒有任何虧損,其畝產量要高于芒麥,但是芒麥的個頭相對矮小,且莖稈相對粗壯,所以它的抗倒伏能力很強。”
“看不出,小田同志才學了一年農學,便已經這樣精通了。”吳宇浩目光中有著贊許。
“吳書記謬贊了,我也是因為自己喜歡,所以對這兩種小麥做了詳細的觀察,在學校時,也查看了不少這方面的資料。”
田新苗入學后去看李老師那次,李老師與那位劉老師提到的小麥便是李老師想努力培育出來的禿頭六號。
他的想法是通過雜交、擇優等培育,讓禿頭六號的個頭高低、莖稈的粗壯程度能與芒麥三號相當,如此以來,既提高了其抗倒伏能力,又不影響它的產量。
吳宇浩點了點頭,“嗯,不錯,你這做育種的架勢還真有些李老師的勁頭。”
“既然吳書記如此了解李老師,又是我的學長,那我便將我的想法說出來讓您聽一聽,看能不能對我們縣的發展有所幫助。”
吳宇浩笑著點了點頭,并未吭聲。
“小田同志,你快說說你的想法,若是可以,吳書記和我一定會大力支持的。”王永平則滿臉堆笑地催促道。
“吳書記、王縣長,您們稍等,我去取些我培育的小麥種子來。”
不一會兒,田新苗便用裝在一只盆里的三只碗盛來了三碗小麥,另外她的腋下還夾著一桿秤和一本厚厚的記事本。
他先讓大家看了看三種小麥顆粒的區別,然后將同樣滿的三碗小麥稱了一下。
最后她指著最重、顆粒最為飽滿的小麥開了口。
“吳書記,王縣長,這是我用了兩年的時間培育出來的小麥,李老師給它起名叫禿芒一號。”
說話間,田新苗從她的記事本里取出幾株麥穗形狀、長短、顆粒飽滿度都不相同的小麥麥穗標本,小心地將他們三株一組、三株一組地擺放到了眾人面前的大茶幾上。
“這是禿頭五號、芒麥三號和禿芒一號在相同生長期的麥穗,我共計取了四個生長期的麥穗,所以共計是四組。”
“禿芒一號的麥穗長度介于禿頭與芒麥之間,根據你剛才稱量的結果,它的顆粒更加飽滿,更加壓秤,就是不知它的抗倒伏能力如何?”
吳宇浩小心翼翼地拿起最后一個生長期的麥穗,仔細研究起來。
“禿芒一號的莖稈高度介于禿頭五號和芒麥三號之間,更接近于芒麥三號比芒麥,約高出一厘米左右,但是其莖稈比芒麥更加粗壯,尤其是麥管壁比芒麥三號厚實很多,所以其抗倒伏能力強過芒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