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陳天遼和蘇文海在公園見了面。這個年代別說星巴克了,就連類似麥當勞、肯德基的美式快餐店都沒幾家,傳統的華國飯店又是鬧哄哄的,不方便說話,所以兩人只能找這么一個所在。
“最近生意還好吧?”陳天遼問道。
“也就那樣,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畢竟做這一行的人多了。”蘇文海說道。
“那就和我一起來出唱片吧。”陳天遼說道,“我準備開一家唱片公司,但是還缺少人手,你過來做個管理,我給你一成干股。”
蘇文海愣了一下,他想不到陳天遼叫他過來是為了這事。他想了想,說道:“做這一行,有前途嗎?”
陳天遼說道:“把那個‘嗎’字去掉。你知道現在國內的唱片公司有多賺錢嗎?”
蘇文海搖了搖頭:“不知道。真的能賺錢?”
陳天遼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你知道現在最有名的歌手張薇的盒帶銷量是多少么?”
蘇文海搖了搖頭。
陳天遼說道:“去年女歌手張薇一共出了十二盤盒帶,平均每盤盒帶賣了差不多一百萬個,全年的銷量破千萬。你可以想想就她一個人,替唱片公司撈了多少錢。”
蘇文海嚇了一跳:“這么多?”
陳天遼點點頭:“就是這么多。”
蘇文海說道:“可是這不很多公司都搶著要她么?”
陳天遼說道:“所以我們就要專門培養起自己的歌手團隊來,這樣就不用搶歌手了。至于創作,你不用擔心,你對面坐著的這個天才兒童,可是連倭國歌壇都能征服的。”
蘇文海呵呵一笑,說道:“我擔心華國和倭國聽眾對歌曲的口味不同。”
陳天遼說道:“放心吧。據我所知,現在寶島和香江很多歌手都以翻唱倭國的歌曲為主。他們都喜歡倭國作品,沒道理我們大陸的人不喜歡的。再說了,我接中國地氣的作品更多,就是缺少歌手。”
蘇文海說道:“要不去音樂學院找找?聽說過兩周海淀那邊有場青年歌手比賽,你也去聽聽?”
陳天遼說道:“好啊,我得去一趟。你呢?你能否過來幫我?”
蘇文海道:“你確定唱片公司真能開得成功?”
陳天遼點頭說:“我確定。資金你不用擔心,我能周轉。資質你也不用擔心,我也可以找人幫忙解決。關鍵是我需要有人幫我管理。”
蘇文海猶豫了好一會兒,說道:“行,我就跟你干了。反正你哥我現在還是單身一個人,不用牽掛那么多。”
陳天遼微笑道:“放心好了,你進入了這一行,就不用再擔心單身了,因為搞文藝的,從來都不缺少美女。”
搞定了蘇文海,陳天遼又找時間拜訪了黃祎。
黃祎聽到陳天遼的來意后,微笑著說:“我們的天才終于想在國內發展了,我當然要大力支持。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陳天遼立馬點頭說道:“祎姐你說。”
黃祎說道:“我要你簽下你的一個熟人做歌手。”
陳天遼一怔:“熟人?是宋時晴?我本來就是要簽下她的。”
黃祎搖頭說:“不是,是另外一個。不知道你記不記得一個叫做黃高志的人。”
陳天遼認真地想了想,然后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文藝青年的形象:“我去,黃高志?就是那個曾經纏著我小姑的文藝青年?”
黃祎一臉促狹的笑意:“沒錯,就是那個和你斗過歌的文藝青年。他是我的堂弟。”
陳天遼無語了,難怪人們說不到大京城不知道官多。那么一個蔫巴巴的文藝青年居然是高官后代,也是沒誰了。他想了想黃高志的唱功,說道:“可以,不過幫我轉告他,暫時死了做原創歌手這條心吧。先唱好我給他的歌曲!”
黃祎高興地說道:“好的,我會轉告他的。他其實很早就聽說我說起過你了,只是沒想到你那么厲害。如果你不是小孩子的話,我想他會有很多東西要向你請教的。哈哈,很少見到他這么服氣一個人的。”
陳天遼說道:“你再怎么說,我也不會偏心他。我的公司需要憑本事吃飯的人。對了,祎姐,你有沒有這次京城青年歌手大賽的門票?”
黃祎說道:“有啊,剛好還有多的,你到時候和我一起去聽吧。你該不會要去那里挖掘歌手吧?”
陳天遼點頭說道:“沒辦法,我現在的歌手目前只有宋時晴和你堂弟兩個。我不得不再多挖幾個人過來啊。對了,祎姐,你對京城的中學生的文藝尖子也比較熟悉,能不能幫忙推薦兩個人過來,我可以把他們打造成組合,男女都行。”
黃祎點頭說道:“好啊,我可以推薦,不過我有什么好處?”
陳天遼道:“你有什么條件隨便提。”
黃祎說道:“那你就為我的婚禮寫一首歌吧。”
陳天遼知道黃祎已經在父母的撮合下與市委機關的一個小科長談了大概一年的戀愛,看來差不多要走到最后一步。他當即笑道:“好的,我一定給你寫一首很好聽的歌,而且我親自給你彈唱!”
黃祎高興地說道:“行,就這么說定了!”
這個時空這個年代文化娛樂業還不允許外資進入,所以陳天遼并沒有打算用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來入股新公司。他把公司注冊成為私營企業,注冊資金為100萬,其中給了蘇文海10%的股份,蘇文海堅決推辭,于是這部分股份被改成期權。陳天遼同時也給黃祎和徐文靜各分配了5%的干股。黃祎和徐文靜堅決推辭,陳天遼好說歹說,兩人終于同意了。公司的股權就如此確定了下來。
在等待公司審批的時候,陳天遼跟著黃祎去觀看京城青年歌手大賽了。
這個年代的歌壇中心有兩個,一個在嶺東省的首府羊城,因為毗鄰香江的緣故,加上與香江在語言文化上相近的優勢,所以他們能夠及時吸收香江的各種經驗加以運作,加上那里是目前華國最富庶的地方,以及時尚、風氣等方面領先的加分,所以順理成章地成為歌壇中心。
另一個歌壇中心便是京城了。與羊城相比,京城娛樂在理念、模式等各方面都遠遠落后,但是京城勝在文化底蘊深厚,輻射能力強大,匯聚的人才非常多,再加上中心電視臺這個全國獨一無二的強勢傳播平臺,其優勢也非常明顯。目前盡管名聲上不如羊城響亮,也曾經一度落后過,但是一直都堅挺地沒被羊城歌壇壓倒過,最終成為了華國的歌壇中心。
這次大賽,參加的選手不僅僅有京城本地人以及在京讀書的學生和京漂,還有全國各地聞訊趕來的歌手,因此陳天遼覺得選到人才的紀律非常大。至于如何吸引人才?那還用說,直接拿錢砸唄。陳天遼記得張薇第一盤盒帶賣出了270萬盤,但是她簽訂的合同收入卻只有區區的一千五百元!即便她名聲出去了,她每出一盤盒帶拿到的錢,也不過是1000~3000元不等。盡管這在華國現在普通公務員月工資也不過區區100元不到的時代已經算是巨款了,但在陳天遼看來,這點錢簡直就是笑話。至于名氣更小的歌手,拿到的錢更少了。他決定改變目前的這種狀況。
當然,這也和目前娛樂圈的運作水平低下有關。歌手存在的意義就是出唱片,而唱片大多都是直接從香江、寶島以及國外的歌曲中把音樂都扒下來,普通話的直接照搬翻唱,而其他語言的則重新填詞翻唱。至于歌手,有成名歌手固然很好,沒有成名歌手,就找個唱功好點的,聲音也符合歌曲的歌手頂上,可替代性還是蠻強的。
至于演唱會、廣告……對不起,歌手還能與這些東西扯上關系嗎?演唱會要的不都是那些民歌類、美聲類之類的專業歌手嗎?廣告也能用上歌手嗎?至于走穴……嗯,那點錢賺得太辛苦還掉價,唱片公司是看不上的。如此原始的狀態,唱片公司舍得為歌手花錢才怪呢。
后世羊城樂壇衰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只與歌手簽訂了出盒帶的協議,而沒有附加其他協議。結果因為盜版等問題,盒帶越來越難賣,而這個時候風氣開放了,廣告業也興起了,歌手們賺錢的門路也越來越多了。最后形成了唱片公司推出唱片賠本,而演員通過唱歌獲得名氣大賺特賺的怪圈,然后再加上其他因素,羊城樂壇最終撐不下去,轟然倒塌。楊鈺瑩、毛寧、陳明、甘萍等一干在華國樂壇呼風喚雨的著名歌手就此消失樂壇,而金學峰、林依輪等北上發展的歌手也泯然眾人,讓人扼腕嘆息。
陳天遼當然不會如此幼稚。后世的娛樂業,說白了就是資本的游戲。而他前世從事的游戲產業與娛樂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娛樂業背后的資本運作也一清二楚,因此他肯定是要發掘出旗下藝人最大的價值的,而簽約的資金,自然不會是區區的幾千塊錢,也不會不簽長約。這一切,就從今天的歌手比賽開始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