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張從身手敏捷,一把扶住了高峻山,大喊:“二少爺!二少爺!”
高峻山在張從的呼喊聲中,很快就清醒過來,他在這場攻城戰(zhàn)中,身中十?dāng)?shù)箭,只是大多數(shù)打在綿甲上,又有防彈背心護體,所以無大礙;有一支箭射在左臂,是反彈后再穿透而入的,只是表皮擦傷,而另有一支箭卻插入大腿兩寸多,這支箭是剛才那個被刺破眼珠的弓箭手射出的。由于高峻山一直處在緊張的戰(zhàn)斗狀態(tài),所以他沒有感覺到自己受了傷。
富有經(jīng)驗的張從一邊為他處理著箭傷,一邊不解地問:“二少爺,咱們攻下了城門,為何不進城去吃大戶,守著這個城門有何用?你看李隊副,城門一開就進去吃大戶了。”
高峻山眉頭緊鎖:“李自成他們進城吃大戶?”
張從更加不解:“攻城略地不是為了吃大戶,那為個啥?”
高峻山義正言辭道:“現(xiàn)在正是饑荒之年,應(yīng)該開倉賑糧,解饑民于水火之中。”
張從解釋道:“二少爺,當(dāng)下官府的糧倉早就空無一物,反倒是那些商賈大戶盆滿缽滿,富得流油。”
高峻山初來乍到,不了解義軍的作戰(zhàn)習(xí)性,但是他知道,作為一名軍事指揮者,堅守城門是自己應(yīng)做的事。
隨著南門的得手,北門也很快被劉芳亮的二隊拿下,高迎祥的二千義軍全部開進了石樓。
拿下石樓,就意味著打開了陜西義軍進入山西的大門,為王嘉胤的大隊人馬,順利渡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王嘉胤隨軍抵達石樓城后,就駐扎在城內(nèi),石樓縣衙大廳也成了義軍的議事廳。
義軍的到來,席卷了整個石樓的財富,二萬義軍得到充足的補給。
這日,在議事大廳內(nèi)齊聚了各路英雄,居中落座的是義軍首領(lǐng)王嘉胤,他四十多歲,儀表堂堂,頗有王者風(fēng)范。
王嘉胤兩邊坐有:田文居、高迎祥、吳延貴、王二、馬守應(yīng)、羅汝才、王自用、周大旺、張獻忠、賀一龍、賀錦、惠登相、許可變、李萬慶、馬進忠。高峻山和李自成因為是奪取延水關(guān)和石樓的功臣,所以也在坐。
王嘉胤首先端起了案幾上的大碗大聲道:“諸位好漢!我王嘉胤自府谷起事以來,打富濟貧,除惡殺奸,并與官軍相抗,東奔西殺,二年來,得到諸位追隨,隊伍日益壯大。今日,咱們進入山西境界,順風(fēng)順?biāo)扉_得勝。為慶賀石樓大捷,我敬諸位!”
“喝!”
“喝!”
“喝!”
各路英雄紛紛響應(yīng),痛飲手中美酒。
一巡酒才過,不勝酒力的王嘉胤臉已漲得通紅,作為首領(lǐng)他不能跌份,他再次舉起大碗:“為了慶賀石樓大捷,這碗酒敬咱們的功臣高峻山和李自成,此二位乃闖王麾下虎將也!”
王嘉胤手中端著大碗,腳步飄浮地走到李自成面前:“自成小弟年輕有為,真不愧為闖王手下之闖將。”
張獻忠在一旁點頭贊道:“自成兄是闖王手下的猛將,更是當(dāng)之無愧的闖將。”
王嘉胤舉起手中的大碗:“為年輕有為的闖將喝他媽的一碗!”說完自己先咕咚咕咚地喝干了一大碗。
眾將附和聲四起,豪飲起來。
王嘉胤踉蹌腳步來到高峻山面前,說話都不連貫:“虎、虎父無、無犬子呀!果然是秦、秦川好兒郎。在坐的都、都有名號,峻山侄兒,愿意本王賜、賜你名號嗎?”
“非常愿意。”高峻山回答很干脆。
“嗯……,”王嘉胤滿嘴的酒氣,“本王封、封你‘秦王’的稱號。”
高迎祥連忙高舉手中大碗:“謝大王敕封犬子名號,諸位再痛飲一碗!”
大廳之內(nèi),再次響起咕咚咕咚的痛飲場面。
酒過三巡,王嘉胤的左丞匆匆步入大廳,面見王嘉胤道:“大王,探馬來報,被朝廷招撫的王子順,再次起兵,率三千余眾,由神木渡過了黃河,今日已經(jīng)攻陷蒲縣,正分兵逼近趙城、永和。”
王嘉胤轉(zhuǎn)而問一旁的右丞兼軍師田文居,田文居自稱“小張良”,左丞、右丞都是王嘉胤自己設(shè)的文官。
田文居,字公仁,三十出頭,長著一雙瞇縫眼,念過幾年私塾,略知一些兵法,所以坐上軍師這把交椅。只見他微閉雙眼,授計于王嘉胤:“王子順占了蒲縣,我南面無憂矣。大王可派人往永和與王子順聯(lián)絡(luò),若其愿附大王最好,不肯附大王,也可作為一支偏師,與我成掎角之勢。與此同時,請大王速分兵三路,北取永寧、寧鄉(xiāng)、汾州,以擴大戰(zhàn)果,以免被王子順搶了先機。”
也不知王嘉胤有沒有聽明白,他只說了句“公仁高見。”便攤在椅子上打起了呼嚕。
翌日,義軍分兵三路,向永寧、寧鄉(xiāng)、汾州攻擊前進。
闖王高迎祥、八大王張獻忠、自稱曹操的羅汝才、外號老回回的馬守應(yīng),四家人馬被分在了一路,取汾州。
高迎祥集合麾下各隊隊長,頒布向汾州開拔的命令。
八個隊的隊長分別為:
第一隊隊長高迎祥兼;第二隊隊長劉芳亮;第三隊隊長高見;第四隊隊長郝?lián)u旗;第五隊隊長馬志安;第六隊隊長高一功;第七隊隊長高杰;第八隊隊長高峻山。
除第八隊外,每隊均為三百人。高峻山的第八隊原本只有二百多人,善于吃大戶的李自成,進到石樓城內(nèi),不但搶到不少的糧食,還招募了三百多的精壯兵丁。這么一來,第八隊成了高峻山名副其實的主力軍。
第八隊依舊是先鋒隊,率先開拔。高峻山因為腿部有傷,不能行軍作戰(zhàn),隊伍交給了李自成。
第八隊開拔后,高峻山的心空落落的,他跟隨著高迎祥的老營一起行動,高迎祥撥了一輛馬車給他,這樣,他就不用騎馬行軍了。
高峻山收拾完帳篷床被等生活用品,裝好車,剛剛坐上馬車準(zhǔn)備出發(fā),就看到身上背了一個包袱的劉芳蘭,匆匆走來,他趕緊下車迎接。劉芳蘭見面就囔:“峻山哥,聽餓哥說,大王已經(jīng)敇封你為秦王,是真的嗎?”
“這有什么大驚小怪?在義軍隊伍中,有點勢力的就自封為王的還少嗎?”高峻山不以為然,他反而問劉芳蘭,“隊伍馬上就要啟程了,你跑來跑去的干嘛?”
“誰跑來跑去啦?”劉芳蘭臉上泛起了紅暈,“人家是專門來陪你的呀!餓哥說啦,你腿上受了傷,行走不便,要餓過來照顧你。”
“真的?”
“你不歡迎餓就回餓哥那邊去了。”
“張從!”高峻山連忙喊張從過來,張從是他專門留下來伺候自己的。
“二少爺,張從遛馬去了,他說讓咱們先走,他很快就能追上咱們。”說話的是一個年輕的車把式,叫王長順。
“長順,你幫忙把小蘭的包袱裝上馬車。”
劉芳蘭不等王長順上前,自己就把背上的包袱裝上了馬車:“不用麻煩長順,這點小事我自己能辦到。”
劉芳蘭說完,自己就上了馬車。等高峻山坐上來之后,她又道:“以后上戰(zhàn)場不要只顧傻沖,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這也是你哥說的?”
“不是吶。”
王長順插話道:“小蘭放心吧,如果秦王有危險,俺王長順會第一個站出來保護的。”說完他一揚鞭,“得兒駕——”
王長順是個趕車高手,他把馬車操控得平平穩(wěn)穩(wěn)的。馬車雖然很平穩(wěn),劉芳蘭還是不放心,怕馬車的顛簸影響到高峻山的傷口,她小心地攙著高峻山平躺在車上,并拿出自己的小枕頭,墊在高峻山受傷的大腿下面,自己靜靜地坐在他的身邊。
馬車走了二十余里,張從騎著烏龍駒追了上來,馬背上除了張從之外,還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馬車停了下來,劉芳蘭扶高峻山坐起,張從二人下了馬,來到馬車跟前。
“張從,這位少年是誰?”高峻山問。
張從答道:“回二少爺,他叫孫可望,俺老鄉(xiāng),也是延長人,俺的同門師弟。雖然比俺小幾歲,可武藝卻比俺強百陪。”
高峻山的目光移向?qū)O可望,上下打量他:“你叫孫可望?”
“回秦王爺,俺正是孫可望。”
高峻山知道,歷史上孫可望是投了張獻忠的,而且還做了張獻忠的干兒子,驍勇善戰(zhàn),被張獻忠封為平東將軍。現(xiàn)在孫可望竟然投到自己帳下,令高峻山喜出望外。
高峻山讓張從找來一匹馬給孫可望騎,兩匹馬一前一后保護著高峻山所乘坐的馬車,有兩名超級護衛(wèi),又有劉芳蘭的貼心照料,高峻山安安心心地躺在馬車里睡著了……
聲勢浩大的義軍,在渡過黃河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就占據(jù)了山西的永寧、寧鄉(xiāng)、汾州、石樓、吉州等地,兵力發(fā)展到三萬多人。
……
卻說山西的平陽知府唐統(tǒng),得到汾州、永寧、石樓等地先后被賊寇所占的塘報,急忙請來師爺百里沙商議對策。
百里沙是天啟年間的進士,字茂呈,山西清源人,四十出頭,長得方頭大耳,身穿一件寬大的藍色程子衣。
唐統(tǒng)一見百里沙便問:“今天下賊寇蟻聚而來,茂呈可有拒敵之計?”
百里沙獻計道:“我聞陜西天災(zāi)連年,賊寇四起,殺知縣,搶糧倉。先有楊鶴前往安撫,后有洪承疇、曹文詔征討,都奈何不得這些賊寇。如今群寇渡河入晉,燒殺掠搶,大有蜂擁而至之勢,以我一府之力,難以拒之。依我之見,可令各縣守軍調(diào)回府中,固守待援;各地土豪商賈,也招至府中,名為保護,實則催繳剿餉。再寫一份奏章,上奏朝廷,一是發(fā)兵剿賊,二是減免今年稅賦。”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