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的情報不了解不要緊,畢竟現在不是跟德川幕府開戰,只要做足了防御措施,就什么都不怕了。
高峻山擔心兒子二寶對荷蘭人的打擊力度不夠,所以他專門給他發了一份電報,這份電報同時轉發給了鄭成功。
電文如下:
知悉你們已經向臺灣進軍,朕命令,你們必須堅決、徹底、干凈地消滅島上的荷蘭人!不允許荷蘭人帶走一毫一厘的財產,島上的所有財產歸華夏國所有。
在琉球省那霸坐鎮的高橙軍接到電報之后,也給鄭成功發了一份電報,內容與高峻山的電報大致。
鄭成功在幾天前就回到了泉州,現在他率領第一艦隊二百艘戰艦,近一萬人馬,正在一片茫茫海洋上,向金門挺進。
此時,他正在“武昌一號”的指揮艙內,看完兩份電報后,就把電報交給了副官周文斌。
周文斌看完電報后,道:“司令,電報來的太及時了,它將大大地鼓舞將士們的士氣,堅定我們奪島的決心。”
鄭成功對周文斌道:“我常聽二皇子說,皇上早就想把臺灣收復,只是苦于沒有機會,現在我們為皇上創造了條件,皇上對我們的期望值很高,我們為皇上立下這個功勞,將來的飛黃騰達少不了你周文斌的。”
“末將定當全力以赴!”
“司令,已經到達金門!迸為L向鄭成功稟報。
鄭成功下令:“靠岸,上島!”
于是,“武昌一號”長鳴一聲笛,減速轉向,慢慢地向金門島靠去。
這下金門北岸的沙灘上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岸邊停泊了二百艘戰船,一萬將士踩著柔軟的沙子,全都上了岸。
“武昌一號”是最后一艘靠岸的戰艦,它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停泊在岸邊,而是遠遠地在深海區拋錨。
水手們正在船尾把巨大的鐵錨投放到水下,鐵鏈子摩擦的聲音傳到了鄭芝龍的包間,他知道,船正在拋錨。
周文斌前來詢問:“司令,您上不上岸?”
鄭成功道:“全體上岸,我們要在這里舉行誓師大會!
有船工劃著五條運兵船靠過來,準備接船上的人上岸。
鄭成功乘坐的是最后一條船,上了沙灘,他看到他的人亂哄哄地在沙灘上,這里一堆,那里一堆,只有海軍陸戰營,整整齊齊地列隊等候指示。
這次攻打臺灣,他和海軍陸戰旅的李旅長分兵,李旅長帶一個陸戰營,他帶一個陸戰營。
他站在海岸邊的一個高坡上,大聲地命令部隊集合。
隊伍集結完畢之后,便開進了金門的巡檢司城。
這里本來就是鄭家的后勤基地,島上的居民有數萬人。
第二天,鄭成功在金門島上,舉行了隆重的誓師大會,大會上宣讀了高峻山的來電,以鼓志氣。
然后又殺豬宰羊,進行了“祭天”、“禮地”、“祭江”的活動,再然后,艦隊集中在金門的料羅灣,由于風向的原因,艦隊只能在此候風。
4月20日,起了東風,第一艦隊二百艘戰船乘風東進,開始橫跨臺灣海峽。
一路順風,經過一天的航行,艦隊到達了澎湖群島。
“武昌一號”開始減速,副官周文斌登登登地跑上樓來,進到鄭成功的包間稟報道:“司令,現在風浪很大,我們已經到了澎湖,是不是在這里避一避風浪?”
鄭成功沒有表態,他走出包間,站在后甲板上,用望遠鏡觀察海面上的風向。
畫面上波濤洶涌,肆虐的狂風,卷起一個個巨浪,有的浪高達三丈。
鄭成功放下望遠鏡,罵了一聲:“塞你母,這個鬼天氣!命令各部,立即駛入港灣躲避風浪。”
周文斌得到命令,便轉身去傳達了。
“武昌一號”艦也慢慢地向澎湖島靠近,因為這樣的海浪對“武昌一號”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脅,“武昌一號”只是就近拋錨,沒有靠岸。
而其他的船只紛紛靠岸,將士們也上島躲避風浪去了。
第二天風浪小了一點,鄭成功命令艦長沿著澎湖島轉了一圈,他很仔細地觀察著地形,認為這里應該放一支部隊駐守。
于是,他派部將林習山和吳芳在此駐守,他對林習山道:“澎湖島是我們的戰略要沖,你們守衛好澎湖島,我們就有了戰場的主動權,在這里戰可攻退可守,有你們在,打臺灣就沒有后顧之憂!
林習山和吳芳接受了任務,帶領五十多艘船,這這里駐守。
鄭成功留下了這五十多艘船,繼續向東而去。
天氣依舊沒有多大的好轉,從澎湖到臺灣雖然只有五十海里,在這種天氣下航行,一天的時間都難以到達。
惡劣的天氣果然阻擋了鄭成功前進的道路,當他們的艦隊駛抵柑橘嶼海面時,突然刮起暴風。
鄭成功只好下令返回澎湖。
因大風不止,第一艦隊攜帶的糧食已所剩無幾,如果無限期停駐澎湖候風,不僅會影響軍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預定日期開進鹿耳門港。
根據鄭成功事先的調查,要順利進入鹿耳門,必須利用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的大潮,如錯過時機,就要向后推遲半個月。
現在已經是23日,明天就是陰歷的初一,在這種情況下,鄭成功當機立斷,決定進行強渡。
他的一個部將表示反對:“司令,天氣惡劣,我們不要貿然進兵,多等半個月耽誤不了打臺灣的戰斗。”
部將朱阿堯挺身站出來道:“你怕死我不怕,司令,請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我。”
朱阿堯饒平縣海山鎮人,鄭成功八大勇將之一。
鄭成功果斷地說道:“冰堅可渡,天意有在,狹路相逢勇者勝,不經一搏,將士們豈不坐困于此挨凍受餓?”
這位表示反對的部將無言退下。
于是,鄭成功下令立即起錨開船。
面對這樣的暴風,對武昌級戰艦影響不大,航行在這樣的暴風中,只是感覺到船體的顛簸而已。
23日夜,由“武昌一號”在前頭開路,一百五十多艘戰船冒著暴風雨緊緊地跟在后面,開始強行橫渡海峽。
鄭成功在“武昌一號”戰艦上面,沒有了生命的危險,他的心卻系在后面將士們的身上,暴風雨很大,他不敢在安樂窩里躲避,而是冒著風雨親自在后甲板上打信號燈,為后面的戰船指引前進的方向。
將士們冒著生命危險,在風浪中與暴風雨搏斗了半夜,于4月24日拂曉航行到鹿耳門港外,沒有一艘戰船受損,勝利地完成了強度任務。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強度成功后,鄭成功立即派出十幾個刺探乘小船,悄悄由鹿耳門登上北線尾,偵察地形,又派出陸戰營的一個班潛水進入臺江內海,偵察荷軍情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