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知府寇慎是個在明末典型意義上的好官僚。
寇慎今年五十三歲,萬歷四十四年中進士的時候就已經年過四十了。他明白自己步入仕途之時年紀已然太大,除非是碰到什么千載難逢的殊遇,是絕不可能混到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之類的極品官職上去的。
因此他做官講求四平穩,既不攀附閹黨、也不得罪東林黨,故而才會在天啟、崇禎交界時候,變幻莫測的政治形勢下,成為各方面勢力都能接受的人選,來主官蘇州這片朝廷財稅的重地。
自到任蘇州之后,寇慎雖做不到像海瑞那樣的清如水、明如鏡,可比起之前幾任蘇州知府貪得無厭的樣子來,吃相無疑是要好看多了從來不會去盤剝小民百姓,而只是收受一些富戶的孝敬,當然,你不給他錢,寇慎也磨不開面子去主動索賄。
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寇慎本來就沒有什么政治野心,只想太太平平地當好他的官,等混到六十來歲的時候安心退休回家養老,替大明朝經營起一片太平地方,便也不算是辜負生平所學了。
所以,當這位最講求平穩安定的老官僚,聽錦衣衛指揮僉事李元胤報告,說是“蘇州城內的織工,或許會受到白蓮教的挑唆,出來聚眾作亂”的消息的時候,寇慎頓時慌了神。
不過多年來的政治經驗讓他迅速冷靜下來。
一方面是蘇州織工他們之所以會作亂,一來固然是白蓮教挑唆的結果,二來則是姬慶文同蘇州商會之間的糾紛,導致大批織工生計無著,不得不鋌而走險。
另一方面的白蓮教他們之前曾經在南京作亂,鬧出天下震動的大事件,最后雖然勉強被鎮壓下來,卻跑了三個首惡元兇,至今仍被通緝天下。而蘇州城內唯一有過同白蓮教交手經驗的,依舊還是姬慶文。
于是在并不費力地分析和聯想了一陣之后,并不算是蠢笨之人的寇慎得出了結論:想要將這次迫在眉睫的重大事件消弭于無形,看來關鍵之中的關鍵便在姬慶文身上。
于是寇慎放下自己正經科舉出身的身份、也放下了比姬慶文高上一品的品級,親自來到蘇州織造衙門,想請姬慶文出面將這件大事排解掉。
姬慶文就怕寇慎不來找自己,他現在過來尋求自己的幫忙,那就正中了他的下懷。
只見姬慶文故意做出為難的樣子來,說道:“寇大人,你這是找錯人了吧?沒錯,織工可能起事作亂的事情,是我叫李指揮通知寇大人的。可那些蠢蠢欲動的織工,沒有一個是在我名下織坊里頭做工的。寇大人若是想要采取什么措施,應該去找蘇州商會那些開織坊的老板吧?我這邊的織坊已經替寇大人羈縻好了,保管不會出事也就是了。”
寇慎被姬慶文頂得一愣,還不知道自己已然中了他的“欲擒故縱”之計,趕忙央求道:“姬大人何出此言?誰不知道是姬大人出手,才讓其他的織坊經營不下去的,織坊里的織工自然也就沒飯吃了,這才想著要”
“誰不知道?我不知道啊!”姬慶文矢口否認道,“我就搞不明白了,我就是把手里的布匹綢緞便宜些賣出去了而已,這有錯嗎?不是百姓都說這年頭米貴、菜貴、布貴,都是我們這些奸商搞出來的嗎?怎么現在賣得便宜了,又是我不對了?寇知府,你倒是教教我,我到底是哪里做錯了?”
寇慎和稀泥有一套,卻不懂真正的經濟之學,被姬慶文這句話反問得無言以對。
沉默了半晌,寇慎終于說道:“姬大人,不如這樣,由我出面,召集蘇州商會的織坊老板,同姬大人面談一下如何?大家坐下來說話,有什么誤會都可以當面澄清一下。”
寇慎在蘇州當知府當得久了,同商會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他又同姬慶文交好,每年都要從姬慶文手里拿上千兩銀子的所謂“冰敬”、“炭敬”。因此這勢同水火的兩方面勢力,他都是不愿意得罪的,提出心平氣和地討論一番,然后做出兩方面都能接受的妥協,這是他唯一能夠接受的建議。
這個建議,姬慶文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他卻不愿把話說死了,故作猶豫地起身在屋子里徘徊了兩圈,這才點頭道:“寇大人,談是可以談的,至于能談到什么程度,那就不是我姬慶文一個人的事了。”
姬慶文肯坐下來,寇慎就已經很高興了,趕忙笑著拱了拱手,說道:“好說,好說。只要大家有誠意,能夠各退一步,就一定能將這件事情談下來。”
“嗯,好吧。”姬慶文道,“那還有一件事情,我有言在先。”
“但說無妨。”寇慎立即接話道。
“這次面談,除了請蘇州商會的人過來以外,松江市舶司提舉沈良佐公公,寇大人也是要出面請來的。以寇大人的聰明,應該早就知道了,松江商會這些奸商背后,是由沈公公在給他們撐腰,否則借他們膽子,也不敢跟我作對!”姬慶文道。
寇慎一聽沈良佐的名字,臉上立即露出了為難的表情,說道:“姬大人,沈公公是松江市舶司的提舉、又是司禮監的提督太監,同蘇州知府衙門素來沒有什么瓜葛,叫我去請他,似乎有些于理不合吧?我看還是姬大人同他關系接近一些,由姬大人去請,才比較適合”
姬慶文眉毛一挑,道:“寇大人去不去請沈良佐,能不能把他請來,那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別忘了,我也是寇大人你請來的客人,只有主人請客的,哪有客人越俎代庖的道理?沈良佐,你想請就去請,不想請就不去請,我只不過提個建議而已,同我又有什么關系?”
說著,姬慶文便做了個送客的手勢,道:“好了,我今日還有別的要緊事要辦。寇大人什么時候將客人都請齊了,再派人來通知我好了。”
寇慎身為蘇州知府,在蘇州城內算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了,可在掌握了大量有形和無形資源的姬慶文面前,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弱勢群體,只能頗不情愿地答應下來。
能否將蘇州織工起事壓服在萌芽狀態,這是關系到寇慎身家性命的一件最要緊的大事,因此他不敢有半點怠慢,立即就去派出手下,一家一戶地聯絡蘇州商會里的織坊老板。
尋常織坊老板都還是十分給寇慎面子的,接到了蘇州知府衙門送來的請柬,便趕忙答應下來。而那些家里有功名,或者同朝中大佬有聯絡的商人就難辦一些,非得寇慎親自上門,這才肯答應參加會議。
至于沈良佐,他倒是很希望參加這么個會議的。
原來是他早已被姬慶文這價格戰打得焦頭爛額,非但淀山港碼頭的生意一落千丈,那些生意經營不下去的織坊老板們也三天兩頭地過來找他麻煩。
被逼得沒有辦法的時候,沈良佐真的想出動自己麾下的兩千京營“御nn”這就殺到蘇州城內,將那個麻煩的姬慶文給當場殺了算了。
可姬慶文手下不但有戰斗力驚人的“明武軍”護衛,更有一個錦衣衛高級將領協助不僅手段犀利,而且耳清目明,自己絕不是姬慶文的對手,反而有可能被他反擊斷送了性命。
因此,當沈良佐聽到同自己從來沒有什么聯絡的知府寇慎派人過來請自己去開會的時候,毫不猶豫便立即答應了下來畢竟這是一次能夠體面解決爭端的大好機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