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ul 22 20:00:00 cst 2016
52.二十四號樓
楊大爹最終還是被那些對他堅韌不拔的拆遷公司的人打擾和鼓噪的不耐煩了,就叫當司機的兒子楊德明借來了一輛剛剛修好,跑出來試車的公交車,把南正街的那些大爹大媽裝了滿滿一車都拉到大堰小區去看了看那棟準備安置南正街搬遷戶的編號為二十四的樓房。
那是一棟在峽州絕對絕無僅有、在全國也肯定極為罕見的好大一棟建筑物。因為要盡量節約用地,也為了盡量的能多**一些搬遷戶,經濟房管理中心在那個居民小區的中央空余位置修了那棟橫向有五個單元、兩側又各有兩個單元、一共有九個單元、九層樓高、每層樓都有四戶人家的大樓。每戶人家除了極少數三室兩廳,大多數都是兩室兩廳,住房面積都不超過一百平米,像蜂窩、像鳥巢、可以足足**兩百多戶的大樓在全國是不是也堪稱一絕?
因為那棟樓房太長、太厚,太大,就在那個小區形成了一個u字形的龐大建筑,單單是樓前的那塊現在還堆滿建筑垃圾的一塊空地就足有數百平米。大樓剛剛完工,到處都洋溢著油漆、涂料、木材和粘合劑的氣味,隨便推開一套新房看看,陽光燦爛、設備齊全、水電氣應有盡有,工人們正在拆除大樓周邊的腳手架,有人已經在鋪設寬帶、有線電視、固定電話的線路了,還有水表、電表、煤氣表,一些工人正在給這棟大樓刷最后一道外墻涂料,黃黃的,很淡雅,也很素凈。
楊大爹倒沒有關心這棟大樓的樓房的朝向、樓層的優劣以及這個社區相應的配套設施,他默默地帶頭一直爬上了樓*,那是一個**的平臺,在空中一展平陽,那個**的u字形在樓*更顯出無窮的魅力,按照那個風風火火的田大媽的說法,完全可以起降直升飛機,按照那個很有水平的肖大爹的意思,在這個樓*完全可以建一個花壇,那個紅光滿面、戴一副很過時的近視眼鏡肖大爹已經在開始憧憬:"我們可以讓巴比倫的空中**在這里復活!"
作為南正街真正的頭,楊大爹可沒有他們那樣興奮,也沒有他們那樣躍躍欲試,只是默默地看著這里的一切,從樓的東頭走到西頭,趴在欄桿上看看樓下,再從南面走向北面,看看周邊的建筑,樓下就是那片足有幾百平米的**的空地,周邊是密密麻麻的許多建筑群,他又默默的走下樓,領著南正街的那一大幫人到處轉了轉。
這個小區已經是一個成熟小區,先前入住的居民也有近萬人,他們所在的這棟經濟適用房被編為二十四號樓,大樓的一邊就是小區的主要街道,一邊則是一條長長的林蔭小道,后面就是社區小學,前面是一片長長的坡地,坡地的下面又是一片片的住宅樓。百聞不如一見,那些一起來的大爹大媽中間已經有不少人對這里的居住條件開始感到滿意,卻依然在等待著楊大爹的最后決定,人家可是神仙呢。
楊大爹還是沉默無言,領著一大幫參觀的人把整個小區幾乎走了個遍,最后還坐在不遠處的那條鐵道線上久久地望著那棟在朝陽下顯得雄渾、高大、因為是個u字形的建筑而又顯得有些別致的樓房。坐在那里,可以居高臨下的看見陽光就從樓前的空地一直反*到樓道里,在樓房的一側還留有大片的陰影,空地上還沒有鋪設地面磚,也沒有種植花草樹木,那些密密麻麻的鋁合金窗戶的綠玻看起來很**,那些樓道的樓梯全是一條條向上的線條。
這就是南正街的未來,就是南正街大多數住戶的新的歸宿嗎?楊大爹不說,也沒人敢問,大家就全都跟著他的眼光,時而向上,時而向下,誰都知道建筑也最講風水學,誰都知道一個棟樓的好壞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群體的命相休休戚相關,可是誰也不懂,就是懂,難道誰還會比得上楊大爹?
大家無論如何也沒有從楊大爹的臉上找到答案,只有和他過了大半輩子的楊大媽知道,沉默不語是因為這個神奇的老頭還沒有得到最終的結論,后來直到楊德明催了好幾次才和大家上車回去。在回家的路上楊大爹依然沉默不語,大家就知道這個被所有人稱作神仙大爹的人物肯定遇上了很大的難題,而且也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所有的人卻也沒人冒冒失失的去追問,因為他們相信他。南正街的人早就把楊大爹看成是他們的精神領袖。所謂領袖,就是能夠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的統帥,就是能夠力挽狂瀾、一言九鼎的舵手。
在那輛公交車路過天官巷的時候,因為堵車,大家都無意之中看見了那些已經被拆除的天官牌坊的石柱、石鼓、石板和石獸橫七豎八的躺在街邊的那一大堆被翻開的泥土里,還能聽見有**的鏟車在吼叫著去鏟除旁邊那些搖搖欲墜的房屋,還能看見一些陳舊的房屋在灰塵中轟然倒塌。
楊大爹第一次開口,居然是叫他的兒子停車。這個大爹有些驚異、也有些嚴肅的奔了過去,看了一下那些躺在地上的白色的石頭,居然有些愣住了,幾經打聽,才找到了負責拆遷的包工頭:"天官巷這里也拆遷嗎?報上、廣播、電視怎么一點消息也沒有?這些石頭要搬到哪里去?"
"大爹,這里要建的是財政局,政府機關,當然要低調了,難道還讓報紙捅出去說人家大興樓堂館所、高樓大廈嗎?"那個包工頭笑了笑,瞪大了眼睛像看外星人似的望著楊大爹:"這堆破石頭有什么用?除了送給人家農村建房下基腳,就只好扔到長江里去了。您沒看見我還在犯愁嗎?又重又沉,還得去請幾輛自卸車來。"
楊大爹在那堆被泥土掩埋了一半的亂七八糟的石頭旁邊站了許久,用手**著那些石板上的云紋雕刻,還有那些散落一地的光滑的琉璃瓦,沉思了好久,猛然站起身來,從衣袋里掏出一張百元大鈔,變戲法似的塞進了那個包工頭的手里:"拿著,和兄弟們買幾包煙抽。"
"您這是干什么?"望著這個貌不出眾、瘦削的老人身后站了一大群人,包工頭有些緊張:"老人家,這是房管局做的安排,我只管執行命令,還得把這堆石頭運到垃圾填埋場去呢,否則的話,我是絕對不敢來拆這座牌坊的。"
"沒有說師傅做的不對,您是奉旨行事嘛。"楊大爹淡淡一笑,還給那個包工頭點上了一支煙,所有南正街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楊大爹給人點煙,這樣的待遇實在難以想象,也叫開天辟地第一回吧?他在對包工頭耐心解釋:"先別把這堆石頭拉去扔掉,我想要,而且全要,還保證幫你把這里清掃得干干凈凈。當然,這一切我都會給房管局的那些領導去打招呼,請你們幫我們換一個地方去把這座牌坊重新樹起來的。當然,放心好了,工錢照付。"
那天晚上,楊大爹風風火火的將張廣福和他的兒子楊德明派到那個拆遷工地去守夜,就是怕那堆石頭在夜里被工人扔進長江里去了。已經是大哥大的張哥叫苦不迭:"大爹,我隨便找個手下去招呼一聲不就行了嗎?不就是一堆石頭嗎?不就是一座破牌坊嗎?有什么稀罕的?人家都不要的廢物,又不是什么寶貝?"
"和尚,你給我聽好了。"楊大爹揪著張哥的耳朵,面色嚴峻的厲聲吼道:"今夜就得你親自去給我守著!要是被人拉走一塊,唯你是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