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佛法本能
人的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產物,堅持和放棄總是相依相存,決心與猶豫總是結伴而行,事實上當我跪在玉林大師那座簡陋的小院門外的石板上的時候就是如此。進去一步,就是佛法無邊;退后一步,就是**滾滾。在那個夏日變得越來越熱的早上,我就處在那個進出兩難的境地。直接沖進去,似乎太莽撞,結果也許是恰得其反;反身離去,似乎又太可惜,明明遇上了高人,憑什么不再堅持一下?
最終,我還是那么直**的跪在小院的院門前的石板上。過了一會兒,捧著一本書的玉林大師從房間里走出來,站在庭院中間望著泥地里種著的幾片滴水觀音發呆,又不知為什么抬望眼,看著綠蔭之上萬里無云的碧空喃喃的念著什么。我聽得很清晰,那是宋僧釋慧空的那首《靜香軒》:"種竹竹既立,藝蘭蘭亦芳。爐熏安用許,靜極自生香。十客九常在,古人今不忘。如何杜陵老,獨喜贊公房。"
大師轉身的時候,卻發現了依然跪在院門口的我。似乎多少有些意外,就問了一句:"小拐子,你怎么還沒走?不是已經對你說過嗎?老衲不會答應你的。"
"我無家可歸。"我說的也很清晰,又一次把自己的額頭磕在了地上,不敢抬頭去看大師的尊容:"我沒地方可去。"
"無家可歸?不會吧?你是有家的,不過就是你自己出走而已。"大師的話就在不遠處響起:"沒地方可去?大千世界居然說沒地方可去,豈不成了笑話?"
大師的話就是洪鐘,震得我兩耳欲聾:這個瘦瘦的、目光炯炯的老者居然還能看出我是離家出走,還能說出我是有家的,就叫人更加目瞪口呆,就叫人不得不相信奇跡就是在我的面前發生的。我就更堅定了自己的決心,把頭重重地磕在石板上:"不管大師怎么說,我一定要成為僧人,一定要成為您的徒弟。"
"阿彌陀佛。"有一個渾厚的聲音在我的頭*響起:"你是誰?怎么找到這里來了?"
我抬起頭,就看見一個從小徑走過來、站在我身后的方面大耳的年輕僧人正在和我打招呼。他的聲音洪亮而明朗,而且顯得很親切。那是一個有著大大的臉龐、大大的眼睛、大大的耳朵、大大的**、大大的手掌、大大的身材的青年和尚。濃眉大眼,一看就是厚道人;厚厚的嘴唇,一看就是老實人。
他就那么在手里提了一個簡單的提包、著一件半舊的皂衣、穿一雙簡單的塑料涼鞋、當然是光頭,還有些汗,可依然一絲不茍;有著出家人的慈祥與和善,還有著臉上的那種習慣*的淡淡的微笑,就是我們曾經無數次的在佛教繪畫中見到過的那種無疆的行者的形象,就是那種我們曾經無數次的在佛經中讀到過的那種甘于淡泊、不貪安逸、不務奢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斷地升華、滋長的光輝形象。
這就是那一天在關鍵的時候出現在我面前的第一位貴人--弘律師兄。
"弘律,你回來的正好,我被這個小拐子從寺里跟到這里整整纏了一上午都快焦頭爛額了。"玉林大師在院里如釋重負的叫著:"要么把他拉走,要么把他打出去,不要讓他跪在這里!對了,這個小拐子沒吃飯,可現在又不是飯點,快帶他去門口的素菜館隨便吃點東西,不然的話,院門口躺著一具餓死鬼算哪樁事?我這里既不是富貴人家、又不是酒肉臭的朱門!"
"聽見沒有?"那個方面大耳的弘律師兄望著我一笑:"阿彌陀佛,小施主,你跪在這里是沒用的,我師傅不喜歡這種死纏亂打,也不喜歡餓著肚子。"
我有些疑惑:"您是……"
"不是說了嗎?我是我師父的小徒。"弘律師兄還是在笑,雖然淡淡的,但能感覺到。后來他自己承認,從看見我的那張帶著慘白、絕望、無奈和祈求的神情,還掛著*大的汗珠的臉面第一眼就有些被感動,就有些眼緣,才會說出下面的那句話:"不管怎么說,小施主得吃飽了、喝足了,才能有力氣繼續跪在這里。"
"弘律。"玉林大師就有些哭笑不得:"你究竟是在幫誰說話?"
"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弘律師兄憨厚的嘿嘿一笑,拉著我就走:"為徒的認為這個人自心不錯,根基也不錯,我相信自己的眼睛。"
于是,我就終于在那個關鍵時刻找到了知音、找到了伯樂,而且知道他是玉林大師的得意弟子,我就有些喜出望外,就第一次感覺勝利的天平正在一點點的向我這邊開始傾斜,就第一次意識到這個長得很壯實、為人很實在、表現很厚道的年輕僧人就有可能是這個事情轉化的關鍵人物,就依然跪在那里堅持不起:"請問,師父的法號是……"
"完了完了,小施主看來真的餓得不行了。"弘律師兄在說著:"剛剛我師父不是已經說過嗎?我是弘律,是師父唯一的弟子。"
我真的就有些喜出望外了,就又趴在地上,咚咚的給弘律磕頭:"師哥在上,請受師弟一拜。有什么事還得請師哥海涵。"
玉林大師站在院子里一陣大笑:"弘律,懂不懂海涵的意思?"
弘律師兄在搖頭:"不懂,師父請賜教。"
"要問的話你得去問你面前的這個小拐子。"大師慢吞吞的在笑著說:"有空的時候,讓他把他在江湖上的那些表現講給你聽聽,也是一部很不錯的武俠小說呢。"
弘律師兄在向著大師恭恭敬敬的合十行禮:"佛法無邊,普渡眾生,師父為什么不同意這個……小拐子留下?"
"此題的解法為師不告訴你,自己去想去。"大師蹲**,用手指去擦著蘭草葉片上的微塵:"想清楚自己為何出家再說。"
弘律師兄在回答:"上次與師父閑談,說到自己如果在三岔路口迷路,究竟是求神打卦還是自己決定,或者兩者皆放棄,原路返回的時候,師父說,自以為是。當時就豁然開朗、頓時醒悟,自以為是才是佛法本能。"
玉林大師笑而不答。
"對于這位小施主,我也想試一試自以為是。"弘律師兄一邊將我從地上拉起來,一邊在對玉林大師說著:"不知師父是否同意?"
大師依然笑而不答。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