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放在紙箱的**
那個漂漂亮亮、白白嫩嫩、在那場突如其來的夏日的暴風雨中為我撐傘、陪著我一起跪下、在那個關鍵的時候起到關鍵作用的像花朵一般好看的小丫頭是個棄嬰,是弘律師兄在六年前在小院那扇薄薄的院門前撿到的。
當時正是初冬時節,天已經有些冷了,小丫頭被用一件破舊的、上面沾滿油漆和涂料的男式羽絨服裹得嚴嚴實實的,放在一個不大的紙箱里,沒有封口,從外表什么都看不出。憨厚的弘律師兄做完早課回來的時候,看見了那個紙箱,因為是那些請玉林大師相面算卦的香客遺留在這里的,這樣的事情以前也發生過,就靜靜的站在那里等候人家回來尋找。
一直等到參加寺院領導層會議的玉林大師沿著那條小徑回到小院的時候,師兄依然恭恭敬敬的守在那個紙箱前一步不移地等著。大師不經心的問了一句師兄等候的時間,師兄回答說已經等了兩個半小時,大師就馬上發現了其中的蹊蹺,咕嚕了一聲,就囑咐師兄把紙箱打開看看。師兄不過就是輕輕揭開了羽絨服的一角,一個臉色紅潤、眼睛明亮的小丫頭就在向著他們倆師徒甜甜的微笑呢。
這在二十多年的當時是一件很尋常的事。常常有一些家境困難、無力撫養的父母不愿意將自己的親生骨肉賣給人販子,也不愿意交給名聲不太好的兒童保育院,就會將自己的骨肉遺棄在繁華富裕的大城市、或者是人流很大的交通樞紐,或者是大慈大悲的寺廟里,以給自己不得不放棄撫養的孩子求得更好的生存空間和生活質量的。寶通禪寺也不例外,也自然曾經有過這樣的情況發生,不足為奇。
寶通寺素來就是以厚德載物、慈悲為懷而聞名遐邇,倒也不辜負那些父母的信任和重托,將那些可憐的孩子留在寺院里好好供養,上學讀書,等到了高中畢業、十八歲的**禮過了以后,就把他的身世原原本本的告訴他,還把那些留下的紙條上記載的情況告訴他,任那些已經長大了的孩子自由選擇。拋棄**、出家為僧也可以;投身社會、離開寺院也行,絕不強求,佛教的宗旨就是救人、教人和度人。
可是這個被弘律師兄打開紙箱、打開羽絨服以后看見的棄嬰卻是個**,這就不僅給玉林大師、弘律師兄出了個難題,也給寶通寺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因為這是第一次,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哪一座和尚廟撿到過**的新聞。一陣慌亂過后,隆醒方丈設法叫人找來一位就住在武珞路對面、武鍋社區的一個經常到寺里走動的女香客給他們幫忙。
在那個女香客解開小丫頭的襁褓給她用紙箱里留下的奶瓶、奶粉喂奶,給她洗身子、換尿布、換上紙箱里帶著的那些半舊的小衣服的時候,發現了一張紙條。那張紙條我也曾經見過,就夾在玉林大師的那本《妙法蓮花經》的書頁里。是用笨拙的筆劃和許多的錯別字、用鉛筆寫在一張淚痕斑斑、也許是小學生的英語練習本上的。
--瓦(娃)的爹死了,我一個人洋(養)不活。只好求普沙(菩薩)保佑,吧(把)他(她)留在廟里。他(她)爹心(姓)木,是壯主(族)。瓦(娃)很乖,求求你們不要把瓦(娃)送人,也別送到谷(孤)兒園(院),你們的大恩大的(德)我一被(輩)子也王(忘)不了。
當然還有小丫頭的出生年月日和生辰八字,那一天,正是她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三個月。
弘律師兄就陪著那個熱心快腸的女香客把小丫頭帶到位于漢口的兒童醫院進行了全面的身體檢查,一切正常,而且很健康,只要吃飽喝足,就憨憨的睡得真香。那個女香客就對那個長得像花朵一樣**、白白胖胖、不哭不鬧的小丫頭愛不釋手了,說是自己可以收養。卻被師兄一把奪了過來,緊緊的抱在了自己的懷里:"她媽媽交代過的,她就得留在我們寺院里。"
那一天,玉林大師第一時間就想起了與寶通寺僅僅一墻之隔、正在大興土木的省農業廳和軍區總醫院,馬上派出與那里比較熟悉的知客前去打聽,是否有剛剛因工受傷或者死亡的建筑工、農民工,或者是普通的住院病人。當然必須是壯族。大師的囑咐很簡單:"說的不要太多,就說是想為亡者做一法事。"
反饋很快就會來了,總醫院前天死過的確是一個患病的壯族男人,是武昌火車站緊急送來的,據說是準備中轉的一對夫妻。因為是嚴重的腦溢血,而且病情發展的很快,到達醫院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天無術、撒手人寰了,因為隨行的親屬對江城一無所知,也沒有錢,連最后的火化都是總醫院代為接洽和辦理的。
知客設法找到當天負責處理那個男人后事的護士,那個護士對那個黑黑的、瘦瘦的未亡人印象深刻:"整整一天哭得死去活來,就是說的話一個字也聽不懂,想必是南方的某個少數民族。還帶著一個不滿周歲的**,看了真的很悲慘,院里的不少醫護人員都給她捐了錢的,人家還得把她丈夫的骨灰送回老家去嘛。"
那一天,寶通寺派出不少能說會道、腦筋靈活的弟子分頭到江城的各個車站碼頭去努力找尋那個帶著自己丈夫的骨灰、卻將小丫頭放在玉林大師小院前的可憐的母親,方丈囑咐說:"只需要說一句來自寶通寺,看看對方的反應就行了。"可惜那些僧人忙了一整天也沒找到,那些車站碼頭的年輕女人看見彬彬有禮的和尚就以為是來化緣的,錢倒收了不少,可惜就是沒找到那個小丫頭的媽媽。
那天晚上,隆醒方丈、以玉林大師為首的四大班首(首座、堂主、西堂、后堂)、八大執事(監院、知客、維那、典座、庫頭、衣缽、書記、僧值)這十三個組成掌管寶通寺叢林大事的領導集團在方丈室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所有的僧眾都認為會議一定會進行很長時間,因為這是本寺破天荒的一件大事。"弘律師兄后來對我回憶說:"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就結束了,原來那些長老都沒有任何異議,都決定將小師妹留下來。"
第二天上午,寶通禪寺破例給小丫頭死去的父親做了超度(佛教用語:僧、尼為人誦經拜懺,謂可以救度亡者超越苦難)。那天,是隆醒方丈念的:"那摩(南無)地藏王菩薩。"是玉林大師念的《地藏菩薩本愿經》的那一段:"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兇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乃至睡夢中悉皆安樂。"
《地藏菩薩本愿經》是一本經書讀完一遍需要90多分鐘左右。弘律師兄開始恭恭敬敬念、鞭炮齊鳴、鐘鼓奏響、所有僧眾齊聲朗誦法號的時候,躺在一個新買的嬰兒手推車里的小丫頭突然驚天動地的哭了起來。小丫頭真的就像是能感覺到什么似的,哭的聲音很尖、奶聲奶氣,就是聽得人撕心裂肺,不少的僧尼也紅了眼圈、落下了眼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