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愿我儕努力潛修
天知道這個有些狂妄、有些自大、有些名氣、有些**的劉文博大教授從我的什么地方對我有了莫名的好感;天知道那個畫作很有名、教學很認真、學生很尊敬、畫商很推崇的大畫家從我的哪一些畫中看出了閃光點;天知道那個說話直率、很有創作欲和想象力的大藝術家從我的那些臨摹的手法里知道了一些什么,反正從我們見面的第一天開始,他就一口咬定我就是他的傳人,說出來誰會相信?
劉文博知道我學過功夫,說繪畫其實和功夫一樣,學得了一身的功夫,把那些功夫秘訣背得滾瓜爛熟,把那些功夫招數熟記于心,走出去也能算作是江湖好漢;可是把那些學得嫻熟、練得爛熟、記得很熟的招數統統忘記,做到心中無招、見招卸招;兵來將擋、水來土囤才是功夫的**境界,才能成為《笑傲江湖》風清揚那樣孤獨求敗的一代宗師!
這是我第一次到位于江城武昌中山路的美術學院報到的時候,劉文博對我說的。我一聽就在心里暗暗叫苦。因為這樣的話,朱爹爹對我說過、馬法師對我說過、玉林大師也對我說過。可是要達到那種爛熟于心談何容易?沒有學到專心致志、記得滾瓜爛熟、用得得心應手,那種忘得干干凈凈的前提就根本不存在,而為了達到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得首先做到*有成竹,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達到那一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
劉文博的名言就是"別學我。"在課堂上、在交談中,他都是這樣反復告誡自己的學生的。可是在我的身上卻恰恰相反,第一次以師生的身份談話他就祭出了玉林大師對他說的話,說我有一股百折不回、堅持到底的決心,所以,劉文博就借題發揮:"這是一種態度,繪畫就需要這種態度。要想在美術界爭得一席之地,就得從這一點做起!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就得學我!不是學我的人,而是學我的畫!"
我真的很想對這位大畫家說不,可是他根本不給我這個機會,就把一些大部頭的美術理論書籍塞進了我懷里,以后還會有無數的畫冊和畫譜出現在我的面前,還美其名曰:"凡是我讀過的,你都要讀完;凡是我想讀而沒有讀過的,你也得去讀完。"
那是一種完全沒有理由的蠻不講理,我就有些膛目結舌:"為什么?"
他回答的像一個小孩一樣的幼稚可笑:"因為我喜歡,所以你就得學我!"
他會領著我去看他的工作室,看他的那些還沒有最后完成的畫,很得意的要我指出我所熟悉的他的畫風,還有他想在畫里表現出的那些意愿,當然還有那些屬于他自己的鮮為人知的繪畫的技巧和構思。于是我就知道了方寸之間的廣大和尺幅里面的細微之處,也就使得我對繪畫的認識有了一個長足的飛躍,我知道那是無數的學子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我卻因為這位老師的錯愛而唾手可得。
劉教授平時總是很忙的,除了教學、繪畫,還有學院的行政事務、接待應酬、參觀考察、各種會議更是有增無減,可是他就是喜歡帶著我一起去,就像我是他的助理似的。鄭重其事的對人家介紹:"小拐子,我的學生里最笨的一個,也是最有希望的一個。"
以后陪著老師的機會多了,與一些美術界的人慢慢熟悉了,就會有人和他開玩笑:"從來沒見過你對一個學生這樣滿意,也沒有這樣帶在身邊的。如果是個漂亮女生,當然可以理解,因為可以往別的方面去想;可是這位學生又是一個帥小伙,是不是想先收他當自己的干兒子,以后再進化成女婿?"
劉文博對此不置與否,不過就是命令我以后除了在課堂上以外,都得叫他劉叔。就這樣,我不僅糊里糊涂的做了一位大畫家的學生,還成為了他的干兒子。
那所省美術學院是華中地區唯一一所專門高等美術學府,也全國八所美術學院之一。這座坐落在江城武昌區中山路374號的美院的前身是創辦于1920年的"私立武昌藝術專科學校",由曾參加過辛亥**的蔣蘭圃先生、唐義精先生及徐子珩先生創辦的武昌藝專不僅是中國現代第一所私立藝術教育學堂,也是我國最早的三所藝術專科學校(北平藝專、杭州藝專、武昌藝專)之一,可謂歷史悠久。
美術學院設有動畫學院(含影像媒體和動畫)及中國畫、油畫、壁畫、版畫、雕塑、設計、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美術學和美術教育等12個院系及研究生部,**教育部,中等專業部(附中)和公共課部。后來還成立了現代公共視覺藝術設計研究中心,下設陶藝研究所、雕塑藝術研究所、民間美術研究所、非文化研究所、水彩藝術研究所和環境藝術研究所等,承擔相應的教學、科研和藝術的社會開發。
其中最值得自豪的是中國畫系工筆人物畫課程、水彩畫系水彩畫創作課程都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美院不僅有雄厚的師資隊伍,還聘有外籍和國內客座教授、特聘教師。在那么多年的歷史里,師生不僅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美術作品,參加了國內外美術展覽和設計展示活動,多次獲得國家級金、銀獎章和其它重要獎項,有些作品被中外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還出版了大量的專著和畫集等。學院經常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舉辦藝術展覽和專題學術講座,形成了適宜于學生素質教育與培養的藝術氛圍。同時還相繼派出教師出國考察舉辦展覽和進行學術交流,并以各種形式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據劉文博介紹,那些主要的歐美國家都幾乎轉遍了。
很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能記得美術學院的校訓是"崇德、篤學、敏行、致美",記得聞一多、冼星海、賀綠汀、呂驥、唐一禾(留法)、莊子曼、彭友賢、倪貽德和關良等一大批知名學者曾經在這所學院任過教,記得最初的那位唐義精校長倡導的"對藝術無須偏見,對藝術家亦無須有門戶只見",為形成"兼收并蓄"的學術精神奠定了基礎,成為彰顯學校學術精神與教學傳統的恒久資源。培養和造就了唐小禾、程犁、尚楊、陳立言、查世銘、劉一源、皮道堅、徐勇民、陳孟昕、周向林、李全武、劉壽祥、石沖、李松、范漢成等一大批優秀美術教育家、藝術家、設計藝術家、理論家,劉文博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很多年過去以后,劉文博還曾經拉著我到過位于藏*島的很大的新校區,在一間很大的階梯教室面對那些滿滿當當幾百號人,就那么拍著我的面頰對大家說:"認識一下,這就是我經常對大家說的那個小拐子,當然是我的學生,也是你們的學長,更是一個企業家,你們就不想要他對你們說些什么嗎?"
這樣的事推辭不得,這樣的場面也不能溜走,我就不得不臨場磨刀,講了一些與劉教授有趣的往事給那些學弟聽,還回答了他們提出的不少問題,最后還能領著他們唱了那首創作于一九三二年的校歌:"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大江流日夜,大別*蛇走。危樓百尺名黃鶴,矗立江岸障中流。河山好,風景幽,自古有才稱三楚。該校慘淡經營立,發揚文化綿悠久。樂舞八方,粉繪千秋;愿我儕努力潛修,復興我偉大民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