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勿謂知音稀
唐老師是那所名聲很大的華師的文學院中文系的女教授,因為臉蛋**,就在師生中有"不老魔女"之稱,她在階梯教室上大課的時候,經常座無虛席,可惜絕大多數都是為了一睹這位冰肌雪膚的女老師的好看模樣,還有些不沾邊的師生戀的幻想,卻不知唐老師是江城女人,而江城女人很少會移情別戀,即使有,也一定是因為被自己三瑞的丈夫所逼的。
這一點唐老師心里自然明白。自己是中文系的知名教授,又有著極高的文學造詣,光是唐詩宋詞元曲演變的相關專著就有好幾本,而且講課很有**,動靜相存、快慢有序、聲音清脆悅耳、語調悠揚頓挫,令人傾倒。我曾經對劉文博夫婦說起過聽唐老師講課的體會:"就像那個幕僚回答蘇東坡的那樣,時而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時而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棹板,唱'****'。"
"我的眼光不錯吧?"唐老師很喜歡我的評價,就會對劉教授自我炫耀:"一看見小拐子,我就知道他是學文學的一塊好料!"
"就和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的血戰湘江不是重點,遵義會議才是關鍵;就和一二四方面軍會師不是重點,決定劍指延安才是關鍵一樣。"劉教授喜歡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尖自吹自擂:"你喜歡小拐子不是重點,我發現了小拐子才是關鍵!"
"知道伯樂與千里馬之間的故事嗎?"唐老師會親切的給我的碗里夾菜:"其實伯樂不過就是眼神比較好,卻不知道其后的喂養、**和訓練才是最重要的;發現大年是你的功勞,可你看他的這個平頭會變成長發飄飄的文藝青年嗎?還不如讓這個信佛信道的年輕人去和唐詩宋詞元曲作個伴,去和燦爛的文學史作個伴更合適!"
劉老師根本不聽他老婆的,反而向我尋求支持:"小拐子,你自己說,學了那些漢語言文學干什么?除了和你師娘一樣當老師就是當那種四體不勤的研究學者,除了逢年過節到鄉下給人寫春聯就只有站在黑板前吃粉筆灰了。當然根本不能與我們的繪畫相比。不說社會地位,就說收入報酬也是有著天壤之別!"
"從來沒有用金錢衡量文藝的高低的。"唐老師拍著手說:"大年,你來說!"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我讀的是唐人王維的那首《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逢。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大年,我知道孟浩然的一首《留別王維》。"唐老師聽懂了那句"勿謂知音稀",張口就是一首詩:"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還掩故園扉。"
"背詩誰不會?孟浩然的我也會。"劉文博背的是那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獨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我念的是秋瑾的《滿江紅》:"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夫*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何處覓知音,青衫*!"
那個一口美髯的大畫家有些狐疑:"這是誰的詩?怎么沒聽過?"
"我知道,秋瑾的!"唐老師笑靨如花的搶先說:"還是一個女人呢!"
雖然借著前人的詩句,對唐老師表達了愿意當她的知音的意思,可是漢語言越來越不受重視、古典文學和者蓋寡的窘境隨處可見,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不僅因為現在社會上實用主義盛行,而且因為經濟效率的杠桿與純理論的學術研究之間形成**的扭曲,本來就是陽春白雪的中國古典文學及研究自然就越來越變得門可羅雀、無人問津了。
由于受到教育改革以及社會浮躁情緒的影響,本來漢語言就越來越不受重視,和滿世界到處可見的外語強化和輔導根本無法相比;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從中學開始,語文教育的作業時間就越來越被其他學科擠壓,使得學習漢語言的學生的興趣熱情遠低于外語,以至于大學的語文學科已然被邊緣化,呈現出"洼地"現狀,這就有些"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意思。
如果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話,那么語文教師無疑就是這*桂冠上的明珠。然而語文教學擺*不了為應試教育的束縛而采取的短期行為,語文老師就不得不把豐富厚實的語文世界收縮于一本《考試說明》之中,學生聽、說、讀、寫的空間縮小,紛至沓來的資料,無邊無涯的題海,再加上小練大訓,搞得學生苦不堪言,從小就失去了對文學的興趣,到了大學階段自然就**無遺。
于是,本應該十分榮耀的漢語言教育就這樣遭到了冷落,大學語文老師變成了*上碓窩耍獅子--費力不討好的角色,華師的文學院里有些選修課甚至因為報名人數寥寥而不得不為維系發愁,因為教育現在推行的同樣是經濟工作中的末位淘汰制。這種目光短淺、急于功利的教育方向和現在的基礎科學研究一樣,變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中國的改革如今陷入了一片混亂中,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匆忙推出大修公路、大建高鐵、大力發展重工業的四萬億計劃,于是就造成了幾年以后的經濟衰退;于是在又一輪經濟衰退的時候匆忙推出了一個超萬億的城市軌道交通投資計劃,從一開始就遭到一片反對聲。這其實是一個很奇怪的中國特色:事關民生的醫療、教育和住房視而不見,而偏偏對這種投資**、效益極差的大型工程被感興趣。這大概可以從原鐵道部長的**丁書苗光是介紹項目的中介費就達幾個億的案件中可見一斑,那可是誰都會嘴饞的一塊大肥肉。
已經兩次改革的醫療被說成是越改越看病難,而教育改革被說成是瞎折騰。其實按照唐老師的意見,教育改革應該涉及是否應當取消高考?是否在高中階段應當取消文理分科?外語是否應當改為不僅僅學英語?應當增加或減少哪些科目?應當怎樣將現在的軍訓、學農等走形式的活動,改為真正的鍛煉學生意志品質的活動?應當在學校怎樣加入大量的社會、文藝、娛樂、體育等活動?怎樣達到德智體美勞的學習目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