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匡廬奇秀甲天下
廬山,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河南的雞公山、河北的北戴河、浙江的莫干山并稱我國的四大避暑勝地。巍峨*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瞬息萬變的云海奇觀、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筑,一展廬山的無窮魅力;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cè)岵纬闪撕币姷膲邀惥坝^;"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景色,更構(gòu)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
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贊美此山。源遠(yuǎn)流長的歷史和數(shù)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nèi)涵,使她不僅風(fēng)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這里的佛教和道教廟觀,以及代表理學(xué)觀念的白鹿洞書院,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xué)價值的文化景觀;從慧遠(yuǎn)大師始建東林寺,開創(chuàng)"凈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從胡先骕創(chuàng)建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jì)冰川"學(xué)說的創(chuàng)立;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從20世紀(jì)中葉,廬山成為國民政府的"夏都",到廬山一度作為新中國政治名山,見證了許多重要歷史時刻。
我們專門挑了一個雨后天晴的凌晨出發(fā)的,從江城一上了高速公路,我就把那輛雪鐵*開得飛快,坐在副座上的弘律師兄只是咕嚕了一句"怪不得劉教授說你像開飛機似的",卻根本不制止我,因為他相信我的開車技術(shù);玉林大師依然嚴(yán)守他的規(guī)律,即使是在疾駛的車上,也依然心無旁騖的做早課,小師妹就枕著大師的腿上睡得真香。我就能用兩個半小時跑完238公里,沿著盤山公路到達(dá)廬山上的牯嶺街,小師妹被叫醒的時候朦朦朧朧的叫著:"師哥,我要吃熱干面。"就把大家都逗樂了。不過那一天,她的早點是廬山特產(chǎn)茶餅和一碗油茶。
不過因為屬于自駕游,想玩就玩、想走就走,而且可以自己設(shè)定旅游路線和安排時間,我們師徒四人不僅饒有興趣的去欣賞了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云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峰馬尾瀑;***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的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等等這些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絕境,而且也去了被列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唐寅《廬山圖》中的觀音橋、周敦頤寫出《愛蓮說》的愛蓮池、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zhàn)鄱陽湖時屯兵飲馬的小天池、憑欄可極目遠(yuǎn)眺、看見萬里長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徑賞花的**、千年古樹三寶樹……
在兩天**的行程中,我們還興致勃勃的到含鄱口看日出,在有著3000多種植物的植物園徜徉;我們會去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拋珠濺玉的三疊泉瀑布,也會去拜訪那個被陸羽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谷簾泉、***住過的美廬、廬山會議會址、**、***住過的蘆林湖別墅……不過,對于廬山最著名的特產(chǎn)"三石一茶",大師和師兄只不過品嘗了一點茶餅,那些石雞、石蛙、石魚都讓小師妹大快朵頤了。連大師都感到奇怪:"青蓮為什么不能吃成一個胖丫頭?"
"知不知道人家是天生麗質(zhì)?知不知道人家不管吃什么、吃多少都不需要去減肥的?"木青蓮很自豪地說:"這是長老師叔說的。"
得,沒有一個人敢說個不字。
東林寺南面廬山,北倚東林山,為廬山第一名寺。
東林寺的著名,一為遠(yuǎn)古。這座寺廟始建于東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為蓮宗(凈土宗)初祖慧遠(yuǎn)大師所創(chuàng)立,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與圖澄、道安并稱"日、月、星"之稱的佛門棟梁--慧遠(yuǎn)大師,南下羅浮傳法,途經(jīng)潯陽,"見廬山閑曠,可以息心",就駐足弘法。據(jù)史料記載:"短短三年,徒屬眾廣。江州刺史桓伊肅然起敬,為之立寺。慧遠(yuǎn)帶領(lǐng)僧眾,締構(gòu)伽藍(lán),剃草開林,增卑架巘,夷峻筑臺,疏巒抗殿,萬事畢備,命曰'東林'。"
慧遠(yuǎn)大師集釋、儒、道三家學(xué)養(yǎng)于一身,以東晉佛教領(lǐng)袖之資質(zhì),于東林寺啟建白蓮社,感召當(dāng)時的信佛精英123人,專修念佛三昧,矢志求生安養(yǎng)凈土,往生時瑞相昭著,有力地推動了凈土宗在中土的弘揚。東林寺從此以中國凈宗第一道場而譽動中外。唐天寶九年,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前曾經(jīng)來東林寺朝禮,將凈土宗教義傳至日本,為中日民間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貢獻。明清以后,東林寺逐漸衰敗。
東林寺的著名,另一件大事在當(dāng)代。那是果一法師回東林寺當(dāng)住持,1993年,果一法師發(fā)愿啟建48米的阿彌陀佛像,發(fā)愿不久,果一法師往生,繼任住持的傳印大和尚接續(xù)此項事業(yè),特別是21世紀(jì)以后,德茂法師住持東林寺以后,東林大佛工程全面動工。一方面被贊揚成是"諸佛歡喜,*天護持,海眾響應(yīng),實乃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盛事",一方面又因為耗資達(dá)10億之巨,建造世界上**阿彌陀佛銅像而備受爭議。
不僅如此,擁有1600多年歷史的凈土宗祖庭--廬山東林寺還一直拒絕商業(yè)化運作,從不收門票,完全靠僧眾的弘法來募集東林寺建設(shè)、包括東林大佛的所有資金。同時,凡是想修行的居士只要帶身份證來寺廟登記,即可在東林寺修行,并免費吃住。此外,為了"修福修慧、安心立命",東林寺已經(jīng)連續(xù)十多年舉行凈土文化夏令營,招收18-35歲的青年共同探討社會人生問題。由法師來宣教佛法,這就使得東林寺更加聞名遐邇、備受關(guān)注。
東林寺的獨一無二很多。一般寺院的主殿都是稱為大雄寶殿,"大雄"是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稱。因為佛有大力能伏"四魔(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但東林寺的主殿卻稱為"神運寶殿"。相傳慧遠(yuǎn)初到廬山西麓選擇結(jié)廬之處的時候,認(rèn)為東林寺址在叢林之中無法結(jié)廬,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結(jié)廬。夜里夢見有神告知:"此處幽靜,足以棲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風(fēng)拔樹。第二天該地化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為建寺之材。"神運"之名,由此而來。
東林寺的"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情"的觀念一直堅持不懈。在東林寺,俗客可與僧眾共進素齋,親身體驗一下出家人的滋味。游客步入齋堂,男先女后,男居右,女居左,齊齊而坐,不能紊亂,不能出聲。食前由眾僧膜拜誦經(jīng),主持立于佛祖像前,其余僧眾右排列,又是叩首,又是鼓樂,齋堂里充滿了****獨特的佛國氣氛。齋飯均為素品,但制作精細(xì),別有滋味。食時不可有聲,不可剩余,添飯時以筷子示意,在碗內(nèi)劃圈,自有專司添飯的僧人為你添飯。膳畢,碗筷擺放整齊,由侍立的憎人取去,僧眾又在主持的帶領(lǐng)下再膜拜誦經(jīng)一番,之后向共進素餐的香客和信徒道一番祝詞,然后退出齋堂。這一點,寶通寺也在堅持做同樣的事。
其實,佛教的宗旨就是救苦救難、普渡眾生。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