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文藝女青年
按照約定俗成,一般把受到過比較好的教育的、有相當人生經歷的、對于愛情有著很大興趣的、非常關注一種叫"感覺"的東西、并能從戀愛、做男女之間的那點事、以及文學作品、電影、音樂欣賞和創作中找到這種東西的女青年,稱之為文藝女青年。
多年以前,曾經有一首《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在網絡上走紅,邵夷貝在歌中訴說一個31歲的老姑娘想嫁人所遇到的困惑:如果嫁給搞藝術的:"可是搞藝術的男青年,有一部分只愛他的藝術,還有極少部分搞藝術的男青年,搞藝術是為了搞姑娘,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個。"如果嫁給有錢的:"可是大款都不喜歡她,他們只想娶會做飯的。不會做飯的女青年,只能去當第三者;不會做飯的文藝女青年,只能被他們潛規則。"所以她就會自嘲的唱道:"你看,你看,她只會做西紅柿炒雞蛋;你看,你看,還要就著方便面,那是非常好吃的。"
文藝女青年都喜歡布料或者粗麻布的長裙飄飄,帆布跑鞋是她們的最愛。最開始喜歡村上春樹、張愛玲與張恨水;后來則偏愛歐美《追憶似水年華》之類的;再后來返樸歸真,變成了唐詩宋詞元曲之類的。音樂是民謠、爵士、鋼琴曲等一切非主流音樂。文藝女青年的標準硬件有三:必須是女的、歲數不大、相貌不惡;而標準軟件,就是所謂的文藝氣質。
這樣的女孩子一般物質生活豐裕,不愁衣食,沒什么生活壓力和負擔,不用擔待一家大小的吃喝拉撒,有條件也傾向于放任自己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但她們并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糞土金錢富貴的不多,愛慕豪宅奢侈的不少,但就是不愛自己動手,因為只有遠離煙火灶臺、柴米油鹽,才有那種文藝的空閑和心情。文藝生活會滲透文藝女青年的日常起居,是她們生活的重中之重,并且貫穿始終。時不常地會寫寫字、談談詩、畫畫山水花鳥,對詩詞、音樂、戲劇、繪畫等一切藝術門類都作極大的投入姿態。
她們不合時宜又緊跟時代;她們使人憐愛又令人望而卻步;她們彼此惺惺相惜仿佛又自成一系。她們懷著愛與恐懼,悲傷與希望,接納與排斥,理性與感性漫步或狂奔于晝與夜、醒與夢之間的某個真實又神秘、邊緣又大眾、公開又隱秘的地帶,成為一道迷離而清新的風景線。她們懂得享受生活,卻不懂得如何生活;她們憧憬浪漫偉大的愛情,身邊卻凈是些做男女之間那點事的伙伴;她們外表所流露出的高傲,源于深入骨髓的清高;她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卻又活得比誰都現實。
所有的文藝女青年,對男人的興趣要遠遠超出男人的想象,但是好感主要來源于她自己的想象,而并非男人本身。總是保持糾結別人或糾結自己的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她改變自己的文藝女青年屬性為止。總有一天,她們會走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或者是賢妻良母,或者是怪阿姨,或者是成熟的事業女性,那才是她們的歸宿。
如果遇上這樣的文藝女青年,就得陪著她們糾結,讓她們更糾結。保持一種舍不得,放不開的距離,會讓她們得到那種糾結的狀態而文藝起來,會達到兩人糾結再一起的終極糾結。以至于很多年以后,當她們回首自己的文藝歲月,我們這些男人至少能在她們心中的某段鮮為人知、但念念不忘的故事里面永垂不朽了。
鐘**就是這樣的文藝女青年。
在我的眼里,文藝女青年應該是有才有德的女人,而且她們應該很有個性。比如李清照、林徽因、張愛玲什么的,也比如當年投奔延安的丁玲、藍萍之類的,也比如現代的三毛、安妮寶貝之類的。必須要有那個范、那個味,還得是在文學藝術領域有很深的造詣,有一定影響力的,最少也應該把文學藝術當作自己的追求與人生理想的大女生。
可是現在除了思想解放,就是意識混亂、價值不清、概念模糊了,把那些只要是粗麻長裙、白衣飄飄、帆布跑鞋、歐洲小眾電影的女孩子統統列為文藝女青年之列。所以據有關調研機構調查數據顯示,除了藝術院校女大學生、夜店啤酒女、財經媒體的女記者、電視臺女主持人以外,所謂的文藝女青年最容易成為人家的小三。
鐘**就是一個文藝女青年,也喜歡白裙子,也喜歡長發及腰;喜歡陳綺貞、也喜歡張愛玲;喜歡原*控+素面朝天,也喜歡熱愛文學、音樂、電影、美術和大自然;喜歡拉著我去電影院看那些叫好不叫座的小資電影、或者是那種原版外片,捧著爆米花和可樂哭得稀里嘩啦的,全然不顧我在一邊昏昏欲睡;
她當然也喜歡凡事都止不住要糾結一番;喜歡不在乎名利,不會為五斗米而折腰,不會做一些攻于心計的事,也有些灑*和淡定,也喜歡那種莫名其妙的憂傷,就和電視劇《潛伏》里晚秋那首憂傷的小詩說的一樣:"憂傷被淚濕壞了翅膀,甲骨文說我太古老,一滴血落在**的腿上,油紙傘說浪漫已經死掉"。
可是她并不因為有那種文藝女青年的特征而矯情。她不會和那些注重打扮的大女生那樣一雙匡威布鞋走天下,因為她的天生麗質使得她有足夠的信心;她不會為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和別人爭論不休,因為她對自己的文學功底也有足夠的信心;喜歡自己磨制咖啡,也喜歡品茶,也喜歡呆在自己的小屋里看書,因為她習慣于給自己充電。
因為有了自己的花店,所以和現代的那些文藝女青年不同的是,她不必依賴任何男人、也不必當啃老族,更不必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現實而糾結,用文藝腔調來形容,這叫做生活的質感;因為有了那一雙美麗的手,她不僅有了拋頭露面的機會,也有了因此出名的機會,所以不必刻意表現自己,依然可以保持對生活的銳氣**以及清醒自我的獨立精神世界。
更重要的是她能在逃婚的路上遇見我。我們的第一次街頭邂逅,她叫出的那三個"不"字,僅僅是一種下意識地反映,而我在她幾乎走投無路、一籌莫展的時候的出現就被她說成是命運的安排。文藝女青年都喜歡經歷一般人所沒有經歷過的愛情,可是事實很殘酷,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不明不白的**或無奈的結局。
感覺是所謂文藝女青年的本質屬性,也是她們文藝腔調的來源,所以她們固執的認為,在愛情里的對手需要有一種氣場,一種一看便知可以跟隨到天涯的氣場,感覺對了,自然覺得一切都正確了。鐘**喜歡約翰韋恩在《關山飛渡》里面的英雄救美,認為我就是那個西部牛仔;也喜歡費雯麗在《魂斷藍橋》里面表現出來的愛情,她認為自己就是那個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一切的芭蕾舞演員瑪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