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9.從民與官的關系說起
民與官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對立而又統一的:因為所有的官員全都來源與民眾,所以由毛**發起并提倡的為人民**就應該是其行動的宗旨。可奇怪的是,現在的不少官員如果一旦*離了民眾的那個階層,**到官員或者叫既得利益的行列里,就會把那個連美國人都知道的基本準則忘到腦后去了,就會曲解那個為人民**的宗旨,就會將自己的**對象變成為人民幣**、為既得利益集團**、為有產階級**、為自己的仕途和錢途**。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有"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而那個曾經朝氣蓬勃、清正廉明的國民政府在抗戰勝利以后,除了大發國難財、除了挑起內戰、除了買官賣官、除了賄選和貪腐,就是老百姓口里的那個"萬歲"(萬稅的諧音)了;這樣的國民政府根本不為民眾**,除了戰場上的失利以外,官場上的勾心斗角和經濟上的崩盤也注定他們是不得人心的,所以,當那些解放軍從白山黑水之間沖出來,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時候,渴望翻身的民眾的擁護就宣告了蔣家王朝的滅亡。
不能不承認,即使在建國初期也有貪腐存在,可是那時的當局果斷地處置了張子善、劉青山那樣的害群之馬以后,就極大地展示了新的政權面對貪腐零容忍的態度和決心,所以在其后的三十年間,才能基本上做到"拒腐蝕,永不沾"。因為貪腐總得在合適的條件下才會得以泛濫,得有適合生長的陰暗**之處才能夠發酵**。改革開放以后,才有了境外的思潮大量**,才有那些在解放后得以徹底根治的黃賭毒的死灰復燃,才會有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生活墮落的一些舊官場丑陋現象卷土重來,才會有官家與民眾的期待不僅漸行漸遠,而且還越來越激化了矛盾,這才有了仇官現象的產生。
于是,到了現階段,就出現了既得利益和既得利益集團這個新名詞。按照正規的說法,所謂既得利益,就是指借助于公共權力謀取私人或部門的特殊的、非正常的或不正當的利益。在現有的社會結構中,憑借不合理的制度或社會轉型、改革和重新整合的機會謀取公眾利益的人從而形成的一個比較穩定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特殊利益群體,既得利益集團就是這些少數人為了維護其既得利益而結成的集團。
這樣的既得利益集團是一個由擁有某些共同目標并試圖通過自己的掌控從而影響公共政策的個體構成的組織實體,這其中包括那些時不時就會被拉下馬的高官和由他們的家庭成員組成的高干階層,包括那些手里掌握有很大審批和管制權的部門中的一部分領導人,包括所謂的強力政府部門中的部分官員,包括那些央企和地方重要國企中的一些高管,包括那些跨國公司以及其在國內的代理人,還包括那些通過各種手段成為富甲一方的有產階層。
中國的既得利益集團具有群體的狹隘性、形態的模糊性、獲利的非正常性、行為的表面合法性、利益的排他性、權力的至上性和生活的腐化性。正是因為如此,他們不僅十分**的攫取了改革開放所獲得的大部分收益,而且很清楚進一步的社會改革會損害和觸及他們的核心利益,因而這個集團的成員十分默契的對深化改革、尤其是對權力分散和打破壟斷的改革不僅持消極態度,還有很大的能量試圖阻撓改革的進行,或將改革從有形化為無形,或將改革帶來的危機和不利因素再一次轉嫁到民眾身上。這一點可以從那些出爾反爾、顛三倒四的重要講話,或者從那些智囊團語焉不詳或欲言又止之中可見一斑。
中國的既得利益集團最大的特征就是以權力為核心,按照權力的大小和關系的親疏遠近來分配和**社會的公共資源與利益。這個集團沒有像西方國家同樣的利益集團那樣旗幟鮮明的意識指向和集體行動主張,也沒有一個十分明確、分工詳細的組織化體系,他們對國家政策的影響是以一種**的形式進行的,是通過合法的方式在兩會上用*投票的方式很輕松地取得法律和政策雙重保障的,他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要在國家和社會的總利益中為自己和集團爭取到更多、更大利益份額,而不得不承認,至今為止,他們幾乎百戰百勝。
作為既得利益中的那些春風得意的政府官員,他們夢寐以求的就是如何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換取更大的經濟利益,作為既得利益中賺得盆滿缽滿的那些商人而言,他們所要求的就是用手里的金錢如何去達到更大的利益,而既得利益中的那些在國內資本市場可以肆無忌憚、毫不費力的攻城掠地的洋買辦,則想的無非是如何讓跨國資本在中國市場繼續收益頗豐,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出賣國家利益。
那些正在努力爭取成為既得利益者的一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和一些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中的一些人則因為在他們發跡、掘得第一桶金的過程中,少不了會尋求權力的庇護。而隨著他們的資產的擴大、身份的改變,就越來越靠近既得利益集團,就會更加深刻的意識到權力和資本的結合不分性質,只問大小;就會更加清楚地知道,資本在做大做強以后,如果不與權力聯姻會跌得很慘的,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權力主導市場的社會,就必須付出的金錢來換取安全和更多發展的資源與機會。
在這些人中間最為人所不齒的其實就是那些依附在既得利益集團的部分磚家叫獸,他們會通過掌握的知識資源和專業權力,包括輿論和話語權,要么為既得利益集團指定的方針政策搖旗吶喊、提供那些幼稚可笑的理論依據,要么成為商人和企業家的座上賓,以自己的影響力為這些人所希望達到的目的進行游說并為之謀利;最可恨的就是那些智囊團的一些要員,在外國政府和跨國集團的資助下,俯首帖耳成為他們的代言人,充當他們的喉舌,為外國的利益而影響國家決策,這就是漢奸在新時代的重要特征。
其實,一旦成為官員、尤其是加入到既得利益集團之中就不可避免的會以權謀私、拿人錢財就得幫人家做事的情況不僅在我國盛行,也在所謂**、開明、以廉潔自居的美國很有市場。奧巴馬上任以來,已經對數十名**黨的資助者給予VIP待遇,準許他們在白宮享受種種特權;而奧巴馬在提名那些曾經幫他競選籌款的"金主"擔任駐外大使的時候,那些有錢人在出席聽證會時的相繼出丑更是令美國人驚呆了:美國駐阿根廷大使提名人承認自己從沒去過阿根廷;駐匈牙利大使提名人不知道美國在匈牙利的戰略利益;駐挪威大使提名人甚至提到挪威總統,卻不知挪威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并不設總統一職。
既得利益集團極力阻撓改革在歷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晚清的時候,滿清當局就是既想實現不疼不癢的改革又想維持皇族的現狀,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終于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爆發。前蘇聯在斯大林"議行監合一"的權力結構中不斷鞏固既得利益群體,可是那個利令智昏的戈爾巴喬夫上臺執政之后,卻極為荒誕的采取的迎投西方國家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就為蘇共亡黨、蘇聯解體作了制度上、組織上、輿論上和經濟上的鋪墊,其實,那個極富爭議的葉利欽不過就是順勢推了一把而已。
要注意,***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才會在中紀委全會上很清晰的告誡全黨:"我們國家無論是在體制、制度上,還是在所走的道路和今天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境遇,都與前蘇聯有著相似或者相近乃至相同的地方。弄好了,能走出一片艷陽天;弄不好,蘇共的昨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這就是警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