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6.小道
所謂“領袖“,原來指的是衣服上的領口和袖口,因為古人在制作衣服時,對這兩處領口都是單獨用料,必須既高貴又醒目,穿上以后給人一種堂堂正正的印象,所以便產生了“領袖“一詞。在這個世界上,領袖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領導者。比如蔣介石就曾經被稱為過領袖,而毛**則為偉大領袖;另一類是人們精神上的一種形象,就是精神領袖的思想理論能夠占據很多人在整個時期的思想,他的言論或意圖可以讓許多人為之歡呼雀躍、也可以為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在中國,似乎只有毛**曾經做到過這一點。
可是在現在這個信仰缺失、道德喪失的今天,不僅在二十四號樓、就是在所有那些南正街人的心里,那個被人稱為活神仙的楊大爹依然就是他們的精神領袖,這一點,從來沒有誰提出過質疑。連那個不信封建迷信、也不信佛、不信道的王家老大(詳見拙著:都市系列長篇小說第二部)也承認這一點:“個人崇拜到最后變成了兩個凡是,可見精神領袖的地位已經高得取代了衡量真理的基準,后來才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是在天官牌坊后面,個人崇拜依然存在,楊大爹的話就是真理,這也許是一個很獨特的現象。“
不管怎么說,當楊大爹把王大年和金蓓叫到他的小店和他們開始談話、最后征求他們意見的時候,那個特立獨行、我行我素的王家老五坐在那個老人面前緊張的連大氣都不敢出。楊大爹就揪著他的鼻子好笑:“這是干什么?羅漢,有這么緊張嗎?不過就是找你們來說說小囡囡**的事,也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您又不是不知道大王不過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在前輩面前還是*講規矩的。“大丫在這個老人面前顯得比她的男人自如許多:“其實能讓這個孩子跟著您是他的夢想不到的福分,能讓您收他為徒更是從來不敢想象的緣分,不敢說不,可是剛生下來的孩子太小、吃喝拉撒睡那種瑣碎的事情太多,再說,孩子還是吃母乳為好。“
“講規矩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嘛。“楊大爹淡淡一笑:“你們別以為我是月嫂,也別以為我會搞什么家政**,我不過就是想強調讓那個孩子跟著我,你們該干嘛就干嘛去,三年以后,你們想帶著他愿意上哪兒去都行,不過三年之內就得跟著我。羅漢根本指望不上,二十四號樓的那些婆婆媽媽照料孩子想必比你一個人強、也比你有經驗吧?“
她在點頭稱是。
“我算了一下,在這個孩子出生的前后,二十四號樓大概還有四五個孩子要出生,和羅漢小時候一樣,那些一人喂小囡囡的**吃一口就足夠了。“楊大爹說得*有成竹:“再說,你的奶不過也就是六個月左右,以后你的孩子還不是要和羅漢當年那樣吃百家飯嘛!“
那個還沒有走馬上任的女處長就一下子驚呆了:八字還沒有一撇,楊大爹居然就能準確的知道***期,天知道這位活神仙知道多少她產后的一些情況。
“我能問一句嗎?“王大年弱弱的問道:“既然您要收那個孩子為徒,為什么偏偏是嬰兒期?而且是最初的三年呢?“
“不是告訴你,我和這個孩子有緣嗎?不是告訴你,這孩子與二十四號樓有緣嗎?“楊大爹還是那么淡淡一笑:“人**通寺不過就是幾十個吃素拜佛的僧人,就能把小囡囡**得那么好,我們這里不說臥虎藏*,起碼也是人才倍集嘛,起碼也是禮儀之地嘛,把一個小男孩教育成他姐姐那個樣子應該還是沒多大問題的吧?“
頓時一切都明白了,就和那句風靡一時的“你懂的“一樣,有些話是只能說不能做,有些話是只能做不能說,而有些話是只能做不能說不用說就全都明白。所謂“響鼓不用重錘“也就是這個意思。
真正的高人絕不是那種隔三岔五就會對新聞媒體嘮嘮叨叨、冷不丁的又上了搜索排行榜的人;也不是那種只會紙上談兵、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更不是那種自稱某某家、某某老師,經常語出驚人、經常惹出事端、經常高調亮相的人。真正的高人要么躲在深山老林里修行,要么藏在鬧市里低調。楊大爹就屬于后者,不過那個收金蓓的孩子為徒、親手**三年的決定還是嚇了大家一大跳,到那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楊大爹又有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打電話不僅將學醫的楊婷婷(詳見拙著:都市系列長篇小說第一部)和木青蓮(詳見拙著:都市系列長篇小說第二部)叫來,而且連梁爽的那個老婆、著名的產科專家馮麗珍也叫到峽州負責接生,就連那個同樣是醫生的*嘯天也感到好笑了:“就是中央要員的老婆生孩子也沒有這么隆重吧?“
“防微杜漸行不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行不行?“楊大爹毫不猶豫的就會給他的那個徒弟一巴掌:“我可不想再讓羅漢媽媽的那種悲劇重演!“
所有的人都真正明白這是為什么。
金蓓的那個小孩在大家的期待之中很順利的出生了,是一個肥頭大耳的胖小子,所以那些喜歡他的護士就叫他小胖;他哭的聲音很響亮,同產房的那些產婦就叫他小麥霸;他能吃能睡能拉,乖得要命,來看他的那些大男人就叫他小羅漢、那些喜歡親他的**蛋的小女人就叫他小乖乖。連自己得了孫子也平常以待的楊大爹居然破天荒的來到醫院產房里看了那個裹在襁褓里甜甜入睡的小男孩,用手輕輕點了一下他的額頭,叫了一聲“小道“,那孩子就一下子睜開那雙天真無邪的大眼睛。
所以,大家突然意識到,小道這個名字似乎最適合金蓓的那個兒子,所有人就改口都叫那個小男孩為小道,這也就成了他的名字。
二十四號樓的那些婆婆媽媽和在南正街一樣,遇到有人生孩子,就會把那些發奶的鯽魚湯、燉豬蹄、母雞湯、甜酒蛋流水般的送到醫院去,金蓓的**很足,剛出生的小道的胃口還不大,常常還吃不完,就送給同房的其他缺奶的孩子喝,楊大爹很喜歡這樣的開頭,就會自言自語的去念《道德經》:“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小道平平安安的回到了二十四號樓,天官牌坊放鞭炮的時候連眼睛都懶得睜開,只是將那個嬰兒放在楊大爹小店的那長長的木柜臺上的時候卻一下子睜開了眼睛,大家都在心里叫了一聲稀奇;更為稀奇的是,那個剛出生不滿月的嬰兒在那個柜臺上玩得很好、睡得很香,不像別的孩子那樣要么擇*、要么非要人抱、非要人哄;這也倒罷了,最稀奇的還是,正在一邊或者做生意、或者打牌、或者與人聊天、或者看書的楊大爹總是能夠精準的知道這個小孩吃喝拉撒的時間,要么叫**媽下樓給他喂奶,要么叫路過的某個女人給那個小男孩換塊尿布,所以在大家的記憶里,似乎很少聽見小道的哭聲,大家就知道這才是不可思議的神奇。
和楊大爹說的那樣,金蓓的奶在小道六個月的時候就沒有了,更巧的是,那個時候,她剛剛通過了她的博士論文,就不得不抱著自己的寶貝兒子哭了一場,戀戀不舍的飛到京城報到上班去了;小道在天官牌坊里面繼續生活的無憂無慮。和楊大爹說的一樣,其實小男孩很好養的,用峽州話說,就是“見風長“:一晃那個肥頭大耳的小道就能夠大口大口吃稀飯了,一晃那個見人一臉笑、大家都說他和小時候的羅漢一模一樣的小道就會叫楊大爹為“師爺“了;一晃小囡囡就把她的那個才剛剛學會走路的***放在了老虎的背上,讓它馱著他在樓下小廣場上轉來轉去了;一晃,大丫想**自己的兒子,那個很靦腆、很憨厚、也很倔強的小道就會提醒**媽:“我是男孩子,媽媽可以和我姐姐玩親嘴的游戲!“
當然,這都是后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