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9.機遇與貴人
這是一個新名詞集中爆發的年代,隔不了多久就會有一個新詞蹦出來吸引人的眼球,比如,在外需持續疲軟、內需連續回落、GNP出現調整,以及深層次結構變動的力量綜合作用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劇,!7“任務繁重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新常態“的名詞,按照咬文嚼字的解釋,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孕育著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擁抱新經濟體系的宏大發展機遇,這就是“****“,說的更通俗一點,就是西部開發。以前重視的是海上的絲綢之路,如今卻變成了陸上的絲綢之路,不過就是新瓶裝舊酒而已。
《易經·系辭下》中說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就是機遇,那句“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就把機遇的重要性說的很透徹了,F代人常說:“機遇與挑戰并存“,此言不錯,但關鍵的還是在機遇出現的時候如何正確把握。有人認為,機遇是可以創造的,此言非也,機遇就是人生某個時間段里冒出來的某種人生轉折的機會,是命運的必然,而**機遇不需要目光敏銳、勇敢果決,也不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只需要在正確的時間遇上正確的人就可以把**命運的主動權。王大年就是這樣一個實踐者。
如果沒有出現那個心如毒蝎的繼母,他就不會小小年紀就被迫離開峽州,被迫離開那條生他養他的南正街;如果不是二嗲嗲收留了他,梁姐把他帶到了武陵城下、沅水邊上的那家長風酒家,他就不可能遇上田大;如果不是到了那個小小的鄭河,他就不可能從嫩伢子變成沅江小*,也就沒有那段陽光燦爛的日子,也就沒有那些朋友和美女。
不過機遇可以影響人的一生是對的, **稍縱即逝的機遇,不任其溜走更是很重要的,因為那種機遇常?梢愿淖円粋人的命運。就和當年被田大逐出了芙蓉國,失魂落魄的來到了白云黃鶴的地方,陰差陽錯的進了寶通寺,機遇讓他有幸和云林大師見面,大師的一句簡簡單單的“你想干嘛就干嘛去“的話猶如陽光沖破陰霾,將萬丈光輝普照大地。如果沒有那次偶遇,就不會有與大師的相見,自然就沒有隨后展開的波瀾壯闊的人生。
王家老五一生遇到過不少機遇,稀奇的是,這個南正街人的羅漢、沅江一帶的嫩伢子、寶通寺的弘謙、海珠北路的阿年在命運的每個機遇之時不僅都會遇到可以指點他的那些高人,還會遇上輔佐自己的貴人,而在他自己的心目中,當年那個心生憐憫、幫他說好話,勸玉林大師收留他;后來和他朝夕相處,同窗共讀、同室修煉佛法,再后來代他養育小囡囡的弘律師兄才是他在自己最重要的一次機遇出現時遇到的最大的貴人。
作為寶通寺的得道高僧,作為玉林大師的弟子、作為王大年的師哥,弘律的外表是一個標準的和尚面容:慈眉善目,一雙眼睛因為修禪學佛而顯得明亮睿智;表情和藹可親,氣質上因為與世無爭而顯得心平氣和;跪在天官牌坊下虔誠而認真,走起路來因為心靜如水而顯得步履穩。蛔齑接行┖、加上因為遠離世俗,所以說話不多,而且很謙虛謹慎。更重要的是,大堰小區二十四號樓的人都知道這個出現在婚禮現場的大和尚是王大年的師哥,自然就十分歡迎。
不過在弘謙的心目中,他的師兄首先是一個很有悟性的大和尚。比如佛教中的四大皆空,從印度傳進我國的說法是指堅性的“地“、*性的“水“、暖性的“火“和動性的“風“,謂之“四大“;而那些不信佛的民眾則會認為“酒、色、財、氣“就是四大皆空;而那個既憨厚又老實、既勤奮又有悟性的大師兄則認為,因為佛教的小乘與大乘的不同,印度與中國特色的各異,所以“四大皆空“應該是“名利*“,也就是社會地位和權力代表的是“名“、財富與事業就是“利“;美色及**就是“色“;而**和夢想就是“欲“。于是,在王大年的心里,他的弘律師兄也就已經就成佛了。
峽州因為地處荊楚與巴蜀交界處,所以那里人的性格既有江漢平原的遼闊又有三峽的百折不饒,就顯得既大方又豪爽;南正街因為是這座城市少有的幾條歷史悠久的街道,所以那里的人就多了些傳統禮儀的觀點,少了許多現代的離經叛道的思想;多了些街道、家族和集體主義觀念,少了些小肚雞腸、個人主義的小家意識;多了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信念,而少了些凡事從自己的角度考慮、損人利己的現代商業意識,就很難能可貴了。
一場本來可以低調進行的婚禮因為涉及到一衣帶水的鄰邦、還有些過于**的國家利益而變得有些復雜,變得隆重而盛大了;因為那個日本老兵對大家的謝罪和慷慨的捐贈,也因為那個參贊答應的那些先進的醫院設備和器械的支持,使得大家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可是最終還是弘律的突然現身,使大家真切的感受到寶通寺的玉林大師對自己的門生的關心,還有師兄弟的友誼,就一下子變得更加活躍起來了。
“小圓奶奶!靶さ屡嗑褪怯眠@樣的稱呼來叫田大媽的:“找幾個干凈利索一點的姑娘媳婦,把所有的鍋碗瓢勺全都用開水燙洗三遍,再找幾個做菜做的好的大媽大嬸,好好的給大和尚做幾盤素菜來!“
“不必了。“弘律在趕緊制止道:“酒可以喝的,這些菜我也可以吃的!
王大年在驚呼:“師兄,不可以,我知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那個大和尚說的很平淡,他轉過身,對著楊大爹鞠個躬:“都說這是濟公大師說的,神仙一定知道這話的真正出處。“
“好像看過。“楊大爹淡淡一笑:“那是一個悲壯的典故。說的是明朝的時候,張獻忠攻打渝州、也就是現在的重慶,曾經在城外的一座廟里駐扎,強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廟里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結果張獻忠答應了他。于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說出了這句話。他是為了黎民百姓的生命才破的戒!“
“神仙解得好!昂肼赏醮竽暌恍Γ骸皫煾刚f過,對于一個持齋、持戒很嚴的人非常執著,貪瞋癡慢都不肯放下;而真正的學佛之人什么忌諱都沒有,所以沒有執著就是阿羅漢,沒有分別就是菩薩。重視修行,那僅僅只是形式,而形式是對外的;真正的絕*功夫其實是放下,《華嚴經》上講得很多,師弟有空的時候要細心去體會。“
“記得師父教誨,感謝師哥指點!巴醮竽旯蛟诘厣舷蛑肼煽牧艘粋頭,說的都是實話實說:“佛教講究放下,道教講究忘我,*教講究服從,可是我這個人記性好、忘性大;記得人家的好,也會忘記國恨家仇,所以和師父說的一樣,成不了大器!
“師弟就別謙虛了!昂肼梢苍趯嵲拰嵳f:“隆醒方丈就說過,我要是有你這么一半的靈活機動和悟性,早就應該接他老人家的班呢!“
“大師伯,你說的是真的嗎?“王鳳儀在咿咿呀呀的說:“怪不得方丈爺爺說,等大師伯當了寶通寺的方丈,就要我爸爸帶著他和玉爺爺到**和印度走一趟呢!“
鑼鼓聽音,聽話聽聲,小囡囡的那句無心的話信息量極大,既有對這位古佛寺新主持的肯定,還有對王家老五的一些期望,所以,無論是弘謙還是弘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