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4.劫后余生的廟宇
中國人生來就生活在道教的氛圍里,因為相信因果報應、生死輪回,也因為那個從印度傳進來的佛教從一開始就努力融入中國元素,所以慢慢的也就把佛教當做了自己的宗教。佛教的興起與唐朝將佛教立為國教有直接關系,于是,在那個朝代里,全國佛教鼎盛。不過,寺廟的興衰命運向來與統治當局的喜好憎恨*不了干系。后來的宋、元、明、清等各朝各代或宣揚或打擊,就使得峽州的佛教和全國各地一樣一直在風口浪尖上浮沉。
民國初期,峽州的廟宇雖多次遭到劫難,但仍比清朝時的“九宮十八廟“還是發展的不少,信教的人數也很多,有一些廟宇的香火還是很盛的,信佛敬神的善男信女也是很廣泛的。有些小廟就在小巷深處,有些寺院藏身于山嶺之上;有些大廟香客“日過千記、月逾萬人“之多;而有的清凈小庵甚至成了大戶人家的家廟。可惜就是經過了民國初期的軍閥混戰、日*蹄的肆意踐踏,再經過了***的時局動蕩,加上***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改造,到改革開放時期峽州城內就僅僅只有古佛寺一家寺廟碩果僅存了。
打開峽州古佛寺 的相關介紹,聲稱位于兒童公園右側的古佛寺“始建于元代“,這肯定是自我吹噓的;是“目前市內僅存的一座古寺廟建筑“卻是真的;古佛寺里那尊“雕成于元代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的釋迦牟尼佛像“不是原裝貨;1988年,古佛寺被認定為“市級重點保護文 物“的史料報道卻是真的。這就和《紅樓夢》里所說的那樣:“假亦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古佛寺位于峽州中心城區的兒童公園一隅,依偎在不高的珍珠嶺上,面臨著繁華的解放路商業步行街,后面是這座城市最著名的峽州廣場,也就是都市系列長篇小說第二部里面那座高大的成為這座城市地標之一的長喜廣場的所在地;左側就是車水馬*、行人如織的SBD商圈,右側就是綠水蕩漾、花木蔥郁的兒童公園的荷花池,遠遠的也可以看見那棟命名為君臨天下的龐然大物。古佛寺四周古木參天、花香鳥語,可以稱得上是一塊身處鬧市的清修之地。
按照所謂的考證介紹,古佛寺始建于元代初年,廟中的古佛塑造于距今足夠久遠的元代,興旺時古佛寺的面積曾經占據了整個珍珠嶺,也就是今天峽州市兒童公園以及周邊全境。可惜這全都不是真的。因為古佛寺始建于1927年,抗日戰爭被日本侵略者拆毀以后于1947年重建的,但到如今也依然是峽州這座古城唯一按清代晚期的建筑風格、結合地方建筑風格而設計營造的佛教殿堂。那尊古佛在抗戰的炮火中被毀一次,*****中再毀一次,用古玩界的一句行話說,就是“高仿“的;而且古佛寺一直以來的地盤都不太大、局促得很,用上海話說,就是“螺螄里面做道場。“用峽州話說,就是“水田里劃*船--玩不開“。
歷史就是這樣的陰差陽錯,古佛寺在***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先是被僧侶們辦成一家自食其力的棉織廠,后來不知怎么又變成一家面粉廠,“破舊立新“的時候砸爛了里面所有菩薩的狗頭,焚毀了所有的經書,古佛寺就似乎走到了它的末日。可是這個地方陰差陽錯的在**初期就變成了市圖書館的所在地,那些藏書不僅避免了古佛寺在**燃燒的時代被拆毀改建,反而因此增加了上百平方的閱覽室,也就躲過一劫,直到1986年圖書館遷走。
那個時候正是改革開放的萌芽階段,對宗教政策的悄然改變也就重新點燃了那些崇拜佛教的善男信女心中的火焰,慢慢的就有了一些老年人偷偷在那里燒香念經,早晚的時候斑駁的墻角還有些星星點點的香火閃爍,隨著廟宇的資產的歸還,這座本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而且因為年久失修、建筑已經破舊不堪的古佛寺里也有了住持和幾個和尚,一來二去的,香客越來越多,這里也就又有了些生氣。
可是就在幾個月以前,這座城市的民宗管理部門在古佛寺前貼出一紙通告稱:“古佛寺將被拆除,寺內所有人員必須在月內自行離開。“這可是政府的意識,也是行政命令,本來已經是佛教的廟產,但這通告這無疑就是一枚*,幾乎宣告了那座寺廟的死期。本來就守不住艱苦的住持和僧人立馬成鳥獸散,那些善男信女倒是四處奔走呼吁保留住這一城市、乃至三峽地區珍貴的巴楚建筑遺產,可惜聲音太小,就是媒體報道過一次就再無下文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那個寶通寺的大和尚弘律突然出現在這座城市,成了那座即將就要被拆除的古佛寺的新任住持,肯定是出乎幾乎所有人的料想之外的。
那個一臉誠懇、性格內向,早就成了江城洪山腳下那座寶通寺的大和尚的弘律出現在王大年的婚禮上對他的那個昔日的師弟弘謙的驚喜不可謂不大,就是那個已經成了王董的王家老五聽見這位如今已經是位覺悟正法頗有收獲、參學悟禪名聲很大的師哥被派到這座城市的古佛寺當住持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古佛寺?住持?師哥不是要留在寶通寺接班嗎?“
“下派懂不懂?“這是王大為(詳見拙著:都市系列長篇小說第一部)的說法:“如今各部門不是要選派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鍛煉工作嗎?寺廟也一樣!下派鍛煉既可以使大和尚的意志得到磨煉,也可以增長與社會交往各方面交往的本領;既可以豐富實踐工作的經驗,也可以提高基層工作能力和水平嘛。“
“三哥不知道,大師哥本來就是登堂有慧根,傳承廣大之人!“木青蓮也有些感到意外:“前不久我回到寶通寺,就曾經聽幾位師兄說大帥哥要下派鍛煉的消息,可當時傳聞是玉泉寺,怎么陰差陽錯又變成古佛寺了呢?“
“僧人下派不清楚,我倒是知道那句順口溜:'干部下派,你去我來;干部交流,浪費汽油。'“這是*嘯天的說法:“現在的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早就淪為了形式。那些從部門機關下派的干部要么盛氣凌人,到處指手畫腳;要么唯唯諾諾,亦步亦趨,一點也不主動工作;要么掛職不到位,掛職不掛心,個個都是鍍金思想,短期行為。“
“我也想起了一個笑話。“那個耀東酒樓的老板程耀東也在說:“唐僧師徒四人取經其實就是一個下派鍛煉的過程。唐僧是如來佛看中的,所以后來可以成佛;八戒深受各級女上司的賞識,所以后來不僅官復原職,還連升三級;沙僧老實肯干,也很受歡迎,有什么好事都忘不了他;白*馬他爹是西海*王敖剛,人家是標準的官二代+富二代,取經回來才幾天,就很自然的被委任要職。就是孫悟空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一沒有背景、二沒有資源,靠自己勤奮努力,所以即便是奮斗了那么多年,也沒有人來提拔!“
“弘律大師哥可不是孫悟空,人家既是玉林大師的傳人,又是隆醒方丈的弟子,沒有誰不知道大師哥就是寶通寺第一接班人!“這是早就成了教育部官員的鐘玉卿的說法:“到古佛寺來,就是因為兩位大師要從佛學院選派有較高文化知識水平、有一定經濟頭腦、有一定闖勁、有一定發展意識和憂患意識,在峽州有一定群眾感情的大師哥來基層掛職!“
“等等!“王大年還是不明白:“我記得前不久見過一篇報道,說是古佛寺要拆除,寺里的和尚都已經離開了,把師哥派來干什么?“
“我倒記得一個佛教故事。“楊大爹在慢條斯理的說著:“很早以前,有一座廟里住著五個和尚,可是廟里香火不盛,和尚們眼看就揭不開鍋了,于是決定四個人下山去化緣,留一個最小的和尚在廟里看門。可是等到化緣的四個和尚回來,卻看見留在廟里的小和尚早就躺在*上睡著了,他們一個個很生氣,想著出門化緣的艱辛,又想著小和尚在家安逸地睡覺,便決定讓小和尚以后也跟他們一塊出外化緣。可是第二天晚上,等到五個和尚晚上一起回到廟里的時候,他們簡直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廟門大開,院子里亂七八糟地堆著柜子、箱子、衣服、經書,和尚們好不容易化緣得回來的糧食和錢物通通被強盜席卷一空,連菩薩身上的鍍金也被強盜用刀給刮走了,他們就后悔不已。“
弘律淡淡一笑,向楊大爹合十致意:“神仙就是神仙,一語中的!“
王大年在急急的問著:“政府行為也能抗命不遵嗎?“
“爸爸。“王鳳儀在奶聲奶氣的說著:“我媽媽說,你從來就是我行我素的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