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5.土地財政
過去的政府各有關部門的公務員的表現一直是為廣大民眾詬病的中心,所以才會有人調侃地說:“什么叫政冶?黑唄;什么叫權力?整唄;什么叫升官?送唄;什么叫學問?抄唄;什么叫能力?喝唄;什么叫本事?吹唄!“經過了反腐倡廉,各機關的工作作風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各大窗口處理問題都已經以快速著稱:如果事大,推給法院,“依法治國“嘛;如果事小,推給社區,“最了解情況“。所以說現在的干部都是“四清四不清“:開啥會不清楚,開會該坐哪里很清楚;誰送禮不清楚,誰沒送記憶清楚;誰干得好不好不清楚,該提拔誰早就清楚;和誰睡不清楚,睡覺干什么倍清楚!
住在二十四號樓的那些南正街人幾乎沒有人不清楚他們的寶貝疙瘩羅漢年輕的時候曾經進過寶通寺、當過和尚,自然就知道玉林大師是他的師父、隆醒方丈很喜歡他、還有一個對他很好的師哥;也就都聽說過那個看人一眼就知吉兇禍福,說上一句話就是金口良言的玉林大師的名氣很大,而這個彬彬有禮、見人面帶笑容的弘律也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大和尚。其實只需要想一下就可以猜出那個得道高僧和寶通寺的方丈為什么會把他們的得意門生派到峽州來,就是想試圖這樣的下派保住古佛寺,而幫助弘律這個新任古佛寺住持實現這個意愿,不僅是王大年這個師弟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南正街那些大老爺們必須努力辦到的,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將那張拆遷通告背后的故事打聽得一清二楚了。
中國城市建設偉大成就背后的真正秘密,就是將土地作為信用基礎的制度“土地財政“的發明創造。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一偉大的制度創新,中國特色的城市化建設就是一句空話。因為按照國際慣例,對土地只有征收物業稅、房產稅等方式進行管理,而在我國,雖然土地財政不是一個正統的學術概念,也不是一個規范的政策用語,而是社會輿論對于我國土地出讓及其由此帶來大量政府性收入和因而導致的**貪腐這種現象的一種俗稱。
“土地財政“是在土地公有制(所有土地屬于國家所有或集體所有)和經濟市場化背景下產生的,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住房商品化的快速推進,土地出讓收入越來越成為各級政府的一筆**的財政來源。據官方統計,僅僅2014年,全國地方土地出讓收入就超過4萬多億元,按照統一口徑,凈收益也有8仟多萬億,在主要用于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發展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方面的同時,也被各種各樣的好大喜功、貪污浪費、中飽私囊和泡沫經濟所伴隨,也成為許多有錢階層原始積累的主要渠道之一。
對于古佛寺的拆除通告,明眼人看得很清楚,主要就是那座寺廟的地理位置好:前面就是商業步行街,后面就是全市最有名的廣場,左邊不遠處就是全市最繁華的SBD商圈,右邊就是被稱為城市“綠肺“的兒童公園,可以說是黃金地段;再加上古佛寺既不是人口稠密的居民區,也不是什么高樓大廈,拆遷補償費不高;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個時候,正是大拆大建、土地財政方興未艾的時候,既然附近體委的那座燈光球場的地塊能賣出個好價錢,為什么不能讓對中心城區黃金地塊如饑似渴的開發商們來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地方財政,同時也為自己掙點錢呢?
政府有政府的通盤考慮,最主要的還是如今經濟疲軟,各行各業都不好過,像峽州這樣幾乎只有第一二產業的城市財政早就走上了不得不依靠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收入來維持地方財政支出的中國特色的道路,第二財政早已超過第一財政,誰不知道人多好種田、錢多好過年的道理,誰不知道用最小的代價去獲得最大效率的**,所以古佛寺的拆遷刻不容緩。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是沒有話語權而已。
土地財政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政府在對土地出賣的過程中所能獲得的豐厚利潤眾所周知,將那些利潤無論是投入到面子工程還是民生工程、無論是為人民**還是為人民幣**,都是很有必要的,想想看,有多少人會相信政府官員是為了民眾的利益而去那么不顧一切后果的進行強拆的?換句話說,全國有幾起強拆案件中沒有腐敗因素?其實不難想象,這些事情背后的真正動因是地方官員與房地產商的利益,而不是什么人民利益或者政府利益。
但是這些話在公開場合卻不能這樣表述。在那個峽州電視臺的首席主持人徐漢美(詳見拙著:都市系列長篇小說第二部)破天荒的走進峽州民族宗教事務局就古佛寺拆遷進行采訪的時候,有關部門的領導人對她的解釋是:寺內的那尊元代佛像其實已在“**“期間就被焚毀,既然古佛沒有了,“古佛寺“就名不副實、名存實亡了;而當年圖書館之所以遷走,一來是因為古佛寺的地方太小,二來這里的建筑也被城建部門判定成了危房。
再加上其實早在 1992年,市政府辦公室就曾批復同意有關部門拆除古佛寺的報告,只是因為種種原因而使得拆除計劃一直未實施。如今隨著宗教信仰重新開放,隨著宗教房產的返還,隨著宗教活動的陸續展開,越來越多的信徒到那座寺里燒香拜佛、做法事,因為古佛寺位于交通稠密區,很難進行有效管理;加之城市發展日趨現代化,在市中心再保留這樣的一座搖搖欲墜、破爛不堪的寺廟,已沒有多大必要。所以那個領導人理直氣壯地對那個徐家妹子說:“經研究決定,我們擬實施1992年市府辦公室的有關批復,將其拆除“。
對這樣的拆除理由,徐漢美很婉轉的告訴那位領導人,他們對專家學者、那些善男信女、或者是普通民眾進行過采訪,各方面均有不同的看法。那個民宗領導人很大度、*有成竹的面對鏡頭笑著向大家進一步解釋:正因為考慮到古佛寺的建筑現狀,也考慮到峽州的城市形象,還考慮到信教民眾和城市旅游的需要,市的民宗部門才決定將古佛寺從中心城區遷到郊外的森林公園易地重建,由古佛寺和慈云下院合并而成,所以改叫古慈寺。
電視臺在一個專題節目中如實的報道了那位部門領導的解釋和答復,可是節目播出以后,卻遭到了一些文物、文化、城建界的知名人士的強烈質疑,他們指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有許多遺產已經遭到毀壞,如今遺存的不多,保護力度也欠佳,很多只是遺存在峽州人的心目中,所以古佛寺的古建筑如今更顯得彌足珍貴。徐家妹子心里像**似的,那些人都是被南正街的男人所鼓動的,而南正街的那些老少爺們的能力之大可是眾所周知的。
本來,古佛寺的香火再起和政府決定拆遷以后異地再建與天官牌坊里面的那些南正街人半毛錢的關系也沒有,因為他們早在若干年前從南正街的整體拆遷中就已經領略到政府命令的堅決性和不可違抗性,而且更從現在揭發的大量事實上越來越明白,那些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貪官要想貪腐,當然不能直接把國有資產裝進自己口袋里,必須得有一個載體,這就是土地出讓。既可以以小博大,甚至空手套白狼;也很容易對出讓價格進行操控,還可以通過媒體造勢形成對自己有利的輿論,從而美化自己的政績,這樣一箭雙雕的事情當然就樂意見到的。
只可惜,誰也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一直保持低調的寶通寺會突然派來了一個大和尚到已經公布拆除日期的古佛寺當住持,而他和天官牌坊里面二十四號樓的那些南正街人因為羅漢的關系,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南正街的那些老少爺們從來都是熱心快腸的,就和那首《我的祖國》里面唱的那樣:“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