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5.這個世上沒有人會救她
描寫監獄里的情景以及囚犯在里面的心情,最知名的莫過于遲志強的那首《愁啊愁》:“愁啊愁,愁就白了頭,自從我與你呀分別后,我就住進監獄的樓。眼淚呀止不住的流,止不住的往**,二尺八的牌子我脖子上掛呀,大街小巷把我游。手里呀捧著窩窩頭,菜里沒有一滴油,監獄里的生活是多么痛苦呀,一步一個窩心頭。手里呀捧著窩窩頭,眼淚止不住的往**,犯下的罪行是多么可恥啊,叫我怎能抬起頭。離開了親人我失去自由,淚水化作苦水流,從今后無顏再見親人面, 心中增添無限憂愁。“
盡管現在由于社會矛盾加劇,導致刑事案件增加,犯罪嫌疑人也增加不少,有些地方的監獄也是人滿為患,可是絕大多數人都不了解監獄究竟是個什么地方,囚犯在里面是怎樣生活的。因為傳統思想作祟,在許多人眼里,關進高墻里面的不是罪大惡極,也肯定都是十惡不赦,至少也是對社會有威脅,壞到極點的人。其實并不然,現在透露的那些錯判錯關的案件,很多不過就是冤假錯案的典型代表。里面有一些人的犯罪的確是性質惡劣,動機明顯,對社會傷害極大,但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囚犯的犯罪卻是因為不懂法或是一時**而造成的后果,當然還有沒錢沒勢的、走投無路的、被逼無奈的不得不為。
監獄就是關押犯人的地方,就是依照《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將那些觸犯法律的**關在里面執行刑罰,通過對**實行懲罰和改造相結合、教育和勞動相結合的原則,努力將**改造成為守法公民。在高墻里面,獄警是管理犯人的負責人,而囚犯則是接受懲罰和改造的對象,在這樣兩個互相對立的群體中,最大的爭議就是中國現在的監管體制、監管制度以及監管干警的本身素質的建設是否能把一個做過錯事、犯過罪行的人重新改造好。可現在的傳聞是,監獄是個壞人進來會更壞,好人進來就會變壞的地方,這就問題嚴重了。
但是,內地的監獄絕不像那些描寫獄中故事的港臺片里形容的那樣亂七八糟,黑道猖獗,黃賭毒泛濫,甚至連打死人也沒人管的。內地相似的情景要么發生在看守所,要么發生在邊遠地區,而一般而言,監獄的待遇要比看守所好多了,除了監舍的硬件,還有監獄的伙食也要好的多,最重要的是監獄的干警比看守所的那些管教素質高,經歷的也更多,**也沒有那么錯綜復雜,由于實行軍事化管理,無論是環境還是生活都很有規律,不像看守所那么混亂,自然也就沒有那些令人談虎色變、**霸道的所謂獄頭。
在現在的中國最重要的無非就是有權有勢,如果沒有,就一定要有錢,如果既沒有權又沒有錢,那就必須有關系。這一點在監獄里同樣如此。犯人剛進去的時候,獄警通常都會對新犯人比較兇悍粗暴,一些體罰也在所難免,其用意當然是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至于在這以后對這個新犯人的態度,一是看外面的人怎么打點(包括找關系、走路子,當然也包括塞錢等等);二是看犯人自己在號子里面會不會做人。誰都知道,監獄里的生活最考驗自己做人的藝術,而在外面學會的其他技能在高墻里面基本上派不上用場。
梁姐經營長風酒家已經好些年,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自然是輕車熟路。只不過剛進來的時候一門心思想提起申訴,因為那個小鮮肉的耗佬和她達成的口頭約定是中轉而不是儲存,那些從墻縫里找到的**和沅江碼頭小船上裝的那些化學原料藥她根本不知道。可是她的一次又一次的申訴材料最后都石沉大海,隨便找了個理由,就把她關進了“小號“。那是一個只有幾平米大小的單間,除了鐵門上有一小口,整個監舍沒有一扇窗,武陵是個**的城市,號子里一年上頭陰暗**,水泥地永遠像剛潑過水,墻角有青苔,墻壁上都長著綠毛,甚至掛著水珠,長久呆在那里,不得風*性關節炎才怪。好就好在女老板僅僅在那里呆了兩天就想明白了,頭上三尺有神明,今天的所有一切都是自己作惡多端所釀成的惡果,于是就明白了,她是罪該應得,這個世上沒有人會救她,她注定會在這座武陵監獄的女獄區的號子里終老一生的。
其實,監獄里的生活*有規律的,頗有些軍事化的感覺:早上天剛亮就起*,起*后必須先和部隊一樣疊好被子,穿好衣服,坐在凳子上等待獄警來打開監舍的鐵門。然后是按照監舍的順序,安排囚犯輪流出去洗漱和上廁所,再回到自己的號子里去吃早飯。每個號子都有一個室長,到了開飯的時間,首先由室長到監舍外面的走廊去把12個人的飯菜打進來,飯菜都是用塑料桶裝的,然后再逐個分給號子里的每個人。
吃飯當然沒有餐桌,只能趴在各自的*沿吃;為了預防意外,當然不用筷子,吃飯只能用調羹;吃飯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區別來:那些入獄之前生活舒適的、品位高一些、或者有潔癖的就會在*上鋪張報紙,而其他的那些人則不講究這些規矩。吃飯時間是有嚴格規定的:早餐包括起*、收拾個人衛生和上廁所必須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中晚餐則各只有半個小時,所以不可能文質彬彬的細嚼慢咽,每一口飯都幾乎是囫圇吞下去的,所以大凡蹲過號子的人吃飯的速度都是很快,似乎已經不會品嘗舌尖上的味道了。
武陵監獄位于武陵市北郊萬金障,座落在白鶴山麓,南靠風景秀麗的柳葉湖渡假區,西面是占天湖,一條柏油路直通省道。這座監獄原本是一座圍堤造田的農場,后來變成了一座汽車改裝廠,再后來,監獄開始實施監企分離,監獄與輕型汽車廠實行獄廠分設,“監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宣告結束,但那座汽車廠依然是監獄的工廠,更是男犯人的勞動改造之處,而女監區的那些女囚犯干的活很雜,既有手工活,也有技術活;既有織毛衣、釘扣子、十字繡,也有縫紉衣服、還有流水線的包裝產品,基本上就是從早忙到晚,等到晚上從工作區回到號子里都已經累極了,熄燈號吹過,所有的女犯人都會很快**夢鄉。
囚犯口里所說的“號子“不大,12個人一間,6張上下兩層的鐵架*分別擺靠在墻壁兩邊,每人所有的一張凳子就放在*前,除此之外,號子中間就只剩下很窄的一條通道,這就是梁姐和她的那些女同窗生活的地方。在梁姐的印象中,對于生活在一個簡陋狹窄的空間感到滿意和舒適的似乎只有嫩伢子。他*喜歡梁姐給他指定的那間就在梁姐的臥室隔壁、里面只能勉強放下一張鋪著被褥的竹涼板和一個幾乎看不出原來顏色的小柜的板壁房。那個半大小子沖著梁姐一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梁姐根本不知道嫩伢子讀給她聽的是劉禹錫的《陋室銘》。
同監舍里的同窗有的判得輕的,一兩年就出獄了,有的判得重的,表現好一些、爭取減刑,待個五六年也會出去的,只有梁姐是個例外,她在那間號子成了老資格。雖然沒有直接從事**交易,可是因為數目**,影響極壞,經過刑事調查、刑事訴訟等等一系列過程,法院果斷地判了她一個死緩,到了這個女監兩年后摘了死緩的帽子,改判無期,然后開始爭取減刑,又過了三年才再一次摘帽,改判有期徒刑20年;又過了三年,遇到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大赦,又減去兩年,可即便是這樣,她知道自己出獄的希望也依然遙遙無期。
女犯人進了監獄以后老公提出離婚的,男朋友提出分手的,父母提出斷絕血緣關系的可謂比比皆是,算不得稀奇。有的女人痛苦不堪,難以接受,哭鬧自殺的都有,可是更多的卻選擇心平氣和,無怨無悔的接受,在高墻里面那樣的環境里,很多的女人都變得很堅強,因為她們很清楚,監獄是不相信眼淚的。可是梁姐打死也不相信,外面會有男人前來探監,想破了頭也想不到會是誰。狐疑的走到接見室里更是吃了一大驚,那個個子高大、眼光敏銳、表情剛毅的大男人她根本不認識,就有了些奇怪的問道:“對不起,我有些眼拙,請問你是誰?“
“你是梁姐嗎?城市改造前,臨沅街的那家長風酒家是你開的吧?“看見梁姐茫然的點點頭,那個大男人就隔著那塊鋼化玻璃的隔板笑了一下:“是的,我們是沒有見過面,但很多年前我就已經知道梁姐的大名了。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王大為,梁姐肯定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