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oct 24 19:45:00 cst 2015
三界六道,唯心自觀;水月鏡象,豈有生滅?!!!
聽到悟道大師的這一句點睛妙語,王月天心中不由一震:
在佛家的眼中,這天地萬物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幻陣!六根不凈之人深陷世界幻陣之中而不自知。蕓蕓眾生因無知而無明,因無明而生因果之行,進而造萬般業力。
而這由行而生的業力則為生死輪回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動力。
所以,在佛家看來,六道眾生之所以不能擺脫輪回之苦,其根本原因便在于:無知無明的蕓蕓眾生本身就是推動生死輪回的源動力!
正因如此,在佛家眼中,眾生要想從流轉不息的生死輪回中脫離出來,第一步便是要先破除外道紅塵的迷障,去念存心,見得真我。
只有達到了有我之境,才有可能看清隱藏在萬物表象之后的世間至理,修得覺行圓滿的佛之正果。
而一旦從紅塵幻境中修得了真我,自然也便再不會受困于五覺表象了。
恍惚之間,王月天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感覺,似乎只要自己重新回到那五覺盡失的黑暗空間體悟真我,用不了多久便可去妄存真,重生五覺!
但此時此刻,王月天卻將心中的那種感覺強行壓了下來。因為他很想知道,當年的天門山云夢谷中,究竟還發生了什么事。
就在王月天強行壓制心念的同時,悟道禪師的聲音再次自他耳邊響起:
“阿彌陀佛。
樂施主自幼修習紅塵幻術,其迷途之心相較常人更難引渡。但如今施主竟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突破迷障尋得本心,這份慧根實在是難得。”
聽到悟道大師這突如其來的話語,包括王月天在內的場中眾人都是一驚!
果然,就在眾人心中一震,略有騷動之時,那原本一直躺在地上如同僵尸一般的樂無回竟發出了一陣長嘆之聲。
聽到樂無回這嘆氣之聲,王月天只覺心中產生了一股難以言喻的玄妙感覺。似乎從樂無回這一聲嘆息之中,他又一次體會了那種從五覺盡失到五覺重獲的堪稱由死到生的過程。
在一陣短暫的恍惚之后,剛剛回過神來的王月天心中便是噗通一跳,他第一時間向著在場的眾人看去。
一看之下,他赫然發現周圍大部分蒼音樓修者的眼中竟然也浮現出了一絲迷茫感悟之色。
一時之間,王月天不由心頭大震:
好厲害的幻術之音!!!自己只是身處于記憶片段之中,并非身臨其境,居然還能受到如此之大的影響。這被稱為無回夢魔的樂無回果然厲害!!!
過了好一會兒,在場眾人才一一都從恍惚之中清醒過來。看到那一臉迷茫卻又好似有所悟的蒼音樓眾人,端坐于樂無回身前的悟道禪師再次開口說道
“阿彌陀佛,世人常言:誦經容易解經難。即便是一名修佛半生的高僧在誦經傳法數年后,也未必能使得一人開悟。
但樂施主剛剛那一嘆,雖無一言,卻已使得數人離得開悟更近了一步。這種以音動心的妙法,已有幾分佛祖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的以心傳心真意。難得,實在是難得。。”
聽到悟道禪師的感嘆,不知已在何時對端坐于悟道禪師身前的樂無回面容之上早已沒了半分倨傲,而是恭聲回應道
“大師過獎了。若非大師您的點撥,無回也難以在五覺盡失之中明見那念起即覺的法之真意。”
隨著念起即覺四字一出口,樂無回突然將身一躬,向著悟道禪師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見到這一幕,在場的蒼音樓眾人臉色都是一變!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一向自視甚高的樂無回從未向外人行過叩拜大禮。
就在眾人為樂無回這一拜而心生震動之時,只聽耳邊再次傳來了樂無回的聲音
“無回自出生以來,不拜天,不跪地,只拜過父母與宗門中的祖宗前輩。
對大師這一拜,一來是感謝大師的點悟再造之恩,讓無回能夠看清本心,見得真我;
二來是感謝大師成全之恩,能讓我能在臨別之前能夠為蒼音樓中的眾人做些補償,以彌補之前所造成的傷害。”
說完這話,還未待悟道大師回答,樂無回又將身形一轉,向著東方谷口之內的一座高聳入云的九層寶塔望去。
這一望,雖然只是片刻,但在樂無回眼中流露出來的卻是無盡的記憶與眷戀。
最終,當他將眼睛停留在寶塔第九層時,他的眼眸之中閃過了一道晶瑩。
隨后,眾人只聽砰砰砰聲響起,重新跪倒在地的樂無回便悶聲向著九層寶塔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
看到這全無只言片語的一幕,深知寶塔意義的蒼音樓眾人都只覺心中一酸,感到難受無比。
而一名站在九層寶塔窗前,一直觀望著谷口動向的白衣老者,見到正向自己行跪拜之禮的樂無回,也不由淚流滿面,身形微顫。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對蒼音樓之事也略知一二的悟道禪暗嘆一聲道
“阿彌陀佛,樂施主初心方見,便已知行路,這份心智著實不易。
以施主的這種慧根,只要勤加修持,不日定可堪破有我之境,修得那無我之境,再不受世間之苦,再不墜生死輪回。”
聽到悟道大師這明顯有將其收入門下的話語,樂無回卻沒有馬上回話,而是將雙目一閉,凝神苦思起來。
看到樂無回臉上逐漸浮現的汗珠,以及那不時變化的面容,早已修得人法二空境界的悟道大師一愣之下立刻便已了然。
眼前這剛剛悟得真我的樂無回竟在回憶自己過往的一生,打算直窺無我之境!
看著眼前的樂無回,悟道大師仿佛看見了一塊未經打磨的絕世璞玉。悟道大師心道,這塊璞玉只要稍經錘煉,便有機會成為曠古爍今的萬世瑰寶!
在悟道大師的示意下,周圍蒼音樓的眾人就這樣靜靜地等待著樂無回的感悟。
直至夕陽微落,天海一色之時,那閉目已久的樂無回終于重新睜開了雙眼。
看到樂無回眼神的第一眼,悟道大師心中卻是微微一嘆。因為他在樂無回的眼中看到的不是他所期待的那種空明之色,而是看到了一絲代表著我執之意的執念深種。
不過悟道大師轉念一想便也釋然了。畢竟,那種才入空門,便登祖位的佛心天成者恐怕只有那存在于經文之中不可得的未來佛了。
念及此處,悟道大師便再次開口,向著樂無回傳法道
“樂施主,真我之境雖然可以讓你堪破世間虛像,認清本心。但你在達到這種心中有我境界的同時,卻也因為“我”這種存在而陷入我執、我見之中。
你要知道,一個人一旦以自我的知見為立足之本,便則可能再次陷入無知無明之中。因為相較于無量世界,人的所知所見總是有限。一個人一旦固步自封,便會再次陷入迷障之中。
不過可惜的是,越是修為強悍之人,就越容易陷入對自我的偏執之中。
心外無物,唯我獨尊。這種對過去、對現在、對未來的我心執著,有的時候比那迷失之心更加可怕。太過執著于自我的修者往往只要稍有不慎,便會墜入魔道,萬劫不復。
樂施主,你若想擺脫萬法皆苦的現狀,只有在日后不斷地修行,不斷地磨礪,這才有可能早日達到清靜無為、人法二空的境界。
所以,樂施主,你現在可愿與老衲回到寺中進行修行。”
聽到悟道大師的這番詢問話語,樂無回卻并未直接回答,在稍一思量后,他再次長嘆一聲道
“大師,無回剛剛回溯過往,確實試著想要試著放下過往,隨大師去寺中修行。
但每當我想要忘卻那些過往,我的心中便泛起了無邊的痛苦。我感受的到,那種痛苦乃是來源于內心之中真我的掙扎。
無回想問大師一句,無回心中的那個真我其實便是過往執念的集合體。我若是放下了這執念,那豈不是相當于親手殺死了剛剛在心中誕生的真我。這樣否定自我、抹殺本心的行為難道不是在造殺孽么?”
悟道大師聞言,立刻搖起頭來,
“非造殺業,乃去惡業。
樂施主,所謂真我,在無我之境看來,仍是執念仍是虛像。這也決定了否定自我的行為并非是在造殺業。
樂施主,你可想過,今日之你已非昨日之你,現在之你亦非剛才之你。若是你一有變化一有不同便算是否定自我,便算是造殺孽,那豈不是每個人都在殺死剛才的自己?”
聽到悟道大師的這個說法,樂無回心頭一動。而悟道大師見狀繼續說道,
“樂施主,你既然問出了這個問題,就說明你已處在有我、無我二境之間,試圖達到佛門空法中去我存空,乃至人法二空的境界。
但你要明白,現在感受到的一切痛苦皆是由“我”而成,只要“我”還存在,苦便不會消失。這也便是佛說四諦之中“諸行無常,一切皆苦”的道理。
若你想要擺脫這種一切皆苦的狀態,其修行的唯一方向便是: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聽到悟道禪師這句話,樂無回不由再次閉上了雙眼思量起來。而這一次,他臉上的掙扎之色更濃。
過了好一會兒后,樂無回才再次將眼睛睜開。不過,這一次,他眼神之中所閃爍的光芒卻讓悟道禪師眉頭一皺。深諳人性之道的悟道大師已從樂無回的眼神之中看出了一絲入魔執意。
就在悟道禪師皺眉深皺,思量勸解之法時,只聽樂無回的聲音再次傳來,道
“大師所修的人法二空之境確實讓人神往,但剛剛無回試來試去卻依然無法讓現如今的我放下心中的執念。
有些事,也許就如大師所說,真的只在人的一念之間。但人畢竟只是人!
對于那些已經刻在靈魂深處的執念,就算是生死輪回,恐怕都不能完全抹去!
所以,大師,在無回看來,只有執念凝聚而成的真我才是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所在。若是連我都不存在,那世間諸法又有什么意義呢?!”
說到這里,樂無回稍微頓了一頓,隨即眼神堅定地對著悟道禪師繼續說道:
“若佛者最后的結局便是人法二空,那現在與我交談的大師又是誰呢?是人是空?
諸法無我,寂滅為樂。。這種境界即便是滅苦之道,但諸法若無我,又是誰人在輪回?!!!”
聽到樂無回這執念深種的話語,悟道禪師的眉頭不由越皺越緊。還未待他再次傳法勸解,樂無回的聲音又一次響了起來
“如果說佛家脫離生死輪回的唯一方法便是修煉到無喜無悲,無念無覺。那我樂無回看來注定要永墜輪回,萬劫不復了。
但即便上天注定我樂無回永世輪回,我也要在這輪回之中為世人創造一個有喜無悲,有樂無苦的圓滿世界。哪怕那個世界只是黃粱一夢,但這一夢之間的世界卻也足以永恒!!!”
聽到樂無回這堅定的話語,悟道大師心中便是一驚,還未待他細想話中含義,便只覺一股極為詭異的神識波動自樂無回神海中泛起。
隨著那如波濤一般澎湃而出的神識掃過眾人,眾人只聽耳邊響起了一陣似高似低,似幻似真的無回之音:
“浮生若夢尋一醉,游戲人間半生廢;不若請君入我夢,無缺無憾樂無回!”
ps:再次提醒,本書不是單一的光明或黑暗向,而是秉持和光同塵,光暗互現的理念。求推薦,求支持。謝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