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國良招呼著陳凱和荊夢薇進了廚房,四下打量了一下。
“你這個廚房收拾的還挺干凈的嘛。”
陳凱笑著說:“沒辦法,自己工作的地方,收拾干凈我心情也會更好。
而且,油污多了,空氣中的味道會影響鼻子的判斷,也有可能會沾染到菜品上,總歸是不好的。”
荊國良轉頭對著陳凱笑著說道:“看來沒有我在后面監督,你對自己的要求也不算低。”
陳凱對著廚房四下掃視了一眼,對荊國良說:“師父,還是老規矩嗎?”
荊夢薇在旁邊插嘴道:“什么是老規矩?”
荊國良沒有回答問題,而是直接點點頭:“去吧。”
陳凱目光一凝,抄起菜刀,從旁邊拿出一根碩大無比的白蘿卜來,一把按在板子上,刷刷刷切了起來。
手中的這根白蘿卜圓滾滾胖乎乎的,總長度大約30公分,陳凱讓自己的心境和注意力達到最集中的狀態,眼睛死死盯住刀尖。
菜刀鋒上寒光閃過,提、斬、推、拉,一刀下去,一張薄如紙張的蘿卜片就被切了下來。
陳凱眼睛眨也不眨,上半身就像雕塑一樣動也不動,只有手腕,右前臂在以極快的速度往復運動著。
荊夢薇在后面小聲嘀咕了一句:“好快!”
陳凱此刻的注意力完全都在眼前的蘿卜上面,眼神集中之下,感覺整個人的氣勢都不一樣了。
站在旁邊的荊國良慢慢對孫女說道:“這孩子的功夫,比以前又更進一步了。”
只聽見荊夢薇用疑惑的語氣問道:“爺爺,小陳哥切菜時候的眼神,感覺和我切的時候不太一樣呢,感覺特別銳利。”
荊國良嘆了一口氣:“哎……我哪舍得讓你和他那樣練啊,你可知道,之前陳凱練刀工之前,光是眼力就練了整整一個月。
我們廚師練眼力,其實和古代的弓箭手的練法大同小異,古語有云:先學不瞬,視小如大,視微如著。
意思就是說,先要練習眼睛不動,視線始終集中。
然后再練習眼睛對于細節的敏銳程度,把小的東西在眼中能看成大的,把細微的東西在眼中能看成宏觀的。
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算是進入了學習刀工的準備階段。
如果想要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廚師,最終能夠達到庖丁解牛的最高境界,這還只是最細微的皮毛功夫而已。”
陳凱現在全神貫注,絲毫沒有被周圍的聲音所干擾,而在自己的眼中,眼前的蘿卜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陳凱的刀鋒前后斬切的距離不到一毫米,這么精細的距離,陳凱對刀尖的切入點看得也是清清楚楚。
在這種極精細的操作下,有條不紊地運用腕力。
陳凱用純熟的直刀法快速地斬切這這根蘿卜,左手扣住蘿卜,右手刀鋒緊貼著左手中指第一節關節筆直向下,一線刀刃均勻貫力。
刀鋒的重心始終保持在刀鋒和蘿卜的接觸點上,勁道往下勢如破竹。
過了十幾秒鐘,雖然陳凱的表情始終沒有任何變化,但是額頭上開始微微往外滲汗。
終于,陳凱最后一刀斬下,長出了一口氣。
荊國良站在旁邊,對著孫女說道:“小薇,上去點點,看有多少片。”
荊夢薇乖巧地點了點頭,走到案板前面。
陳凱全神貫注之后神經猛然放松了,站在那里調勻自己的呼吸,一轉頭看到了荊夢薇,恰好與其眼神對視。
荊夢薇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小臉一紅,給了陳凱一個甜甜的微笑,低下頭開始點起蘿卜片來。
“十、二十、三十……三百,三百一十……”
荊夢薇纖細的時候只輕輕撥動薄薄的白蘿卜片,飛快地點著數字。
陳凱心中有數,站在旁邊也不打擾。
片刻,荊夢薇抬起都來,語氣中帶著驚訝:“爺爺,小陳哥這根蘿卜切了三百四十一片,而且絲毫沒有缺口和斷裂!”
陳凱嘴角一揚,荊國良在走上前,用手指捻住一片切好的白蘿卜片,從一堆中抽出來,舉在燈光之下。
這一片白蘿卜,圓如皎月,薄如蟬翼,透光透影,在燈光下像一片藝術品,顯然是因為切得很薄才有這種完美的效果。
荊國良點了點頭:“三十公分三百四十多片成品,你進步了啊。”
陳凱微笑著說:“師父,我每天都有練習的。”
荊國良滿意地點了點頭,嘴里還是不肯松口:“要不是你每天都有練習,恐怕小薇都要超過你了。”
荊夢薇一聽爺爺這么說,在旁邊吐了吐舌頭:
“我可做不到每天練習,還時常因為偷懶被爺爺說了一頓,這么長的白蘿卜,我能切二百八十多片就是極限了,沒辦法和小陳哥相比。”
陳凱笑著說:“還是師父心疼你啊。”
荊國良在旁邊思考了一下,對陳凱緩緩說道:“行了,熱身結束了,說說吧,你最近做菜有哪些地方覺得不對勁了?”
陳凱一聽師父問到正經事情了,也是臉色一正:
“就像師父說的那樣,主要還是在滋味上面,總感覺做不同的菜,沒有把不同味型做出涇渭分明的感覺。”
荊國良點了點頭:“那說明你比以前進步多了,否則的話,一般的廚師,別說調出涇渭分明的味型,恐怕連主次味的順序都能調錯。”
稍微沉思的片刻,荊國良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堅定的表情:“沒有辦法,今天晚上,我陪你試味。”
陳凱驚訝地說:“師父,您今天舟車勞頓了一天了,明天再試吧。”
荊國良搖了搖頭:“來都來了,我也很有興趣知道你現在的水平,別廢話了,去調吧。”
陳凱稍微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試味,通俗的講就是廚師品嘗做好的調味,廚師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嘗嘗自己做好的菜品是否符合這道菜本身的標準味,也是試味的一種。
但是,陳凱心里清楚,今天師父是要陪著自己來區別川菜系二十四味型的細微區別。
說是試味,其實是師父要用舌頭當標準器,幫助自己找到絕對正確的味型調料配比。
調上一碗料汁,荊國良試味一次,若是對了,那就是完美標準,陳凱就把這個調配比牢牢記在心里,萬一錯了,那就只能重新調重新試。
陳凱心想,萬一自己一直沒有抓住其中的細微差別,總是把料汁調的不能讓師父滿意,那可就麻煩了。
二十四道味型就算一次性全部通過師父的試味,那也要調二十四次之多,而且細微的錯誤幾乎是必然的。
這樣翻來覆去地重復、校正,時間恐怕就要耽誤到很晚了。
但是看著荊國良嚴肅而又堅決的表情,陳凱也不能再說什么了,只有心里滿滿的感動。
“師父,那先從不太刺激的甜香開始吧。”陳凱提議道。
荊國良點了點頭,荊夢薇從旁邊找了個凳子給爺爺坐下。
陳凱轉身,從案板邊上拿出一個干凈的小瓷碗,腦中確認了一遍甜香味型的搭配方法。
甜香味型,顧名思義,其特點即是純甜而香,以白糖或冰糖為主要調味品。
因不同菜肴的風味需要,可佐以適挺的食用香精,并輔以各種蜜餞,櫻桃等水果及果汁、桃仁等果仁來成型。
甜香味型有蜜汁、糖粘、冰汁、撒糖等多種調制方法,但需注意用量。
甜香味型適用于各種鮮果品及銀耳、魚脆、桃油、蠶豆、紅苕等為原料的菜肴。如魚脆羹、冰糖銀耳、冰汁桃脯、糖粘羊尾、蜜汁小番茄等。
陳凱從旁邊把砂糖袋子拿了出來,點火,開鍋,往鍋中倒入五勺分量的砂糖。
隨著溫度的升高,砂糖逐漸熬成了糖液。
陳凱把糖液用調羹舀到小瓷碗中,然后加入四勺左右的清水攪拌均勻。
“師父,先嘗嘗這個糖汁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