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jan 09 21:07:38 cst 2016
我的群號:108592805.。辟谷自習公社。
《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風飲露。”
如果有辟谷體驗, 一定會對《莊子》、對國學文化又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服氣辟谷本是古代修仙之士修仙過程中采用的一種手段,在古代是屬于秘不外傳的修煉秘密,一般人是無緣知曉此術的。
真正的辟谷,不僅僅是減肥:
辟谷――“辟”這個字是二音字,可以讀(bi)也可以讀(pi),但在這里應該讀(pi),由于社會上大家都普遍讀(bi),所以有時候我們道教人士也讀辟(bi)谷。辟(pi)有開辟,開拓的意思。辟谷的“谷”這個字很多人理解為五谷的谷;個人認為其實在這里應該不是指五谷的谷。
《道德經》: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里的谷神的“谷”應當就是辟谷里面的“谷”之意。何為“谷神”呢?這是老子對大道,對生命所命名的一個詞語,“谷”:山谷,空谷,空虛之谷,意謂空虛,因道的狀態類似虛無,所以稱其為谷,因其蘊藏妙用并因無窮,所以稱之為谷神。老子《道德經》第六章從字面上我以為是這么理解的:谷神永恒不死,所以是謂玄牝(玄妙的母性),它是通往玄牝大門,天地的根本,
綿綿密密,連綿不絕,若存若無,好像沒有又好像有,怎么用都用不完,用之不會窮盡,它一直都是生生不息的,永遠不會窮盡!
那么我們這里的辟谷為何意?辟谷――打通,開辟人體通往生命永恒不死的通道――谷道――谷神之道!所以按老子《道德經》上所說,人若一直不吃五谷,常處在辟谷的狀態,那么他的生命就是永恒的,不會死的,因為他的谷道――谷神之道是一直保持著通暢的狀態的。他已經進入了天地根的玄牝之大門!生命之中有一種永恒不死的東西,哪就是谷神,谷神不死!谷神永恒不死!
綜上所述辟谷做為道教獨有的修煉手段它和世界各大宗教包括瑜珈所謂的斷食、斷糧、絕食修煉,西方現代醫學的饑餓了法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
辟谷者首先要服氣,所以我們講服氣辟谷。時下很多人往往只講辟谷不講服氣,古時修煉之人行辟谷之術當先行服氣之術,關于服氣道教的很多古典經籍都有記載,就服氣術本身而言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種是我們常說的采氣,如頭頂心百會穴采氣,腳心涌泉穴采氣,手心勞宮穴采氣等等或者靜坐調息用鼻吸氣引氣慢慢下咽;
另外一種是形體采氣,這是一種高級的整體性的采氣;
還有一種就是古時行辟谷之術主要常用的采氣法,叫做吞納采氣或吞納咽氣。這是一種仿效龜蛇咽氣,通過口把氣快速吞納、吞咽服食進丹田或者胃的特殊納氣法。
一般人只知道辟谷,不知服氣,這是極不正確的,自古以來,辟谷與服氣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有一定練功基礎、有一定根基的人才可以嘗試真正的辟谷。辟谷者要減少消耗,盡量不做劇烈運動;要清心寡欲;保持情緒穩定,不吸煙不喝酒;少說話,盡量把俗事放下,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去體會人與自然融合的奇妙。老子《道德經》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辟谷者就是通過辟谷這種手段接近自然,與自然更和諧,這樣才能獲得自然的力量,才能和天地相通,得谷神不死之道!
在屈原《楚辭?遠游》里說到: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這里面所說的餐六氣,漱正陽正是通過口快速納氣的描述。天地有六合之氣,所以我們行吞納采氣要按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位來全方位的采氣,這樣才能陽陽平衡。用口吞納采氣之所以是行辟谷之法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因為這種納氣法能真正的快速地消除辟谷期間所產生的饑餓感,通過吞納采氣腸胃不再空虛,而且有了飽腹感,氣真正進入了胃,由胃到小腸再到大腸最后從肛門排出,腸胃經過了上下一周的按摩,上下通氣陰陽自然協調,這種內臟的按摩功效比我們常見的外在的按摩哪是等級不同的一種生命變量調整!實際上吞納采氣不只是簡單單的一種把空氣納入腸胃的方法,因為我們在行這種采氣法的時候要求煉功者要高度入靜還有要意念,所以功夫深的人采進腸胃的不僅僅只是空氣,而是一種高能量的物質!
辟谷是一種積極的自我生命質量的調整,它不是消極的,所以我們辟谷的人應該必須做到情緒樂觀,心情平和,愉快!辟谷不是挨餓,不是忍受饑餓,因為我們要習煉服氣之術!通過服氣術的練習我們不再有饑餓感,不再有空腹感,所以辟谷,實際上是輕松的,愉快的!它不是痛苦的過程,不要把辟谷想像的很難,其實真心想辟谷的人,多數人都是可以輕松愉快的做到的。有的人認為自己辟谷了,不吃飯了,沒有能量了,就整天躺在床上不動,其實這樣做反而對身體有害,反而容易引起頭暈目眩或者頭暈眼花,容易引起氣血不通,四肢麻木。辟谷的人應該少睡眠,不要老再一個地方做著不動,應該多親近自然,有條件的應該多到山里,空氣好的地方多走動走動。辟谷期間其實是可以正常工作生活的,說話的時候只要不是說話很多,聲音不要太大就可以,一般的體力活是可以做的,不要不是重體力的勞動,不輕不重的活都可以做,不做激烈的運動,緩慢的運動都是可以的。辟谷期間其實應該多爬山,這樣可以多吸收山里的精氣(山川之氣),能使人與自然更接近更融合!爬山可以慢慢爬。
辟谷對身體的凈化、調整其實是很慢的,它也是一點一點的調整的,不要期望通過一次辟谷自己就會怎樣怎樣,當然每個人身體情況不一樣,有的人可能通過一次辟谷就給自己身體帶來了很好的良性的調整,甚至有些病就不藥而醫了。但多數人可能通過一次辟谷結束后覺得自己身體并沒有多大的變化。辟谷一般來說通過十次以上的練習,熟練了,這個時候身體就會有明顯的質的改變,很多病就會有極大的改善甚至完全根除了。
辟谷除了要服氣以外還要修習靜功打坐,叩齒,咽津。叩齒是傳統中醫重要養生術之一。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 梁武帝時的醫家陶弘景 ,年過八旬齒緊完好 身體健壯 , 他的健身方法就是叩齒法 ,他認為“齒為筋骨之余” ,叩齒則會筋骨健壯 ,精神爽快。
唐代名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明朝有位長壽者叫冷謙 ,史載活了一百五十歲 ,他的長壽經驗就是 :“每晨睡醒時 ,叩齒三十六遍。”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也有叩齒健身的習慣 ,他曾說:“一過半夜 ,披上上衣面朝東南 ,盤腿而坐 ,叩齒三十六下 ,當會神清氣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 ,他的長壽秘訣之一也為“齒宜常叩”。
古諺語曰:“晨起,叩齒三百響,齒堅固”。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由成熟逐漸走向老化,功能漸漸衰退,牙齒也不例外。對中老年人來說,牙齒的健康與否至關重要,切不可掉以輕心。
現如今的辟谷協會,都太黑了!動不動就是幾千幾千的要。希望我今天所寫下的,能給后來者一些提示、鼓勵什么的吧。我也加入過很多辟谷群,我一說,就說我的辟谷方法不可靠、不專業,那我就權當小說來寫了!
辟谷并沒有什么神秘的,完全不會像有些人宣揚的:要什么點穴啦!身邊必須有老師指導啦!還有什么服氣大法啦!因為有些學者報告:人只要在不缺水的情況下,身上的脂肪,可以他維持一個月的。既然如此,那我們不妨把這七日辟谷稱之為:“給腸胃放假吧!”我們人不是也要時不時的放假休息調整一下嗎?比如:每周有周末兩天,每年有年假,還有各大節日假。腸胃不需要放假?他們也一樣,愛干好干的活;不好干的,放放不干,所以腸中宿便一般為五到七斤,且腸子是褶皺狀。“要想無病,腸中常清”道家養生法則,是有道理的。人在餓的情況下也會饑不擇食,吃什么都香,所以給腸胃也適當休休假,讓他們也休息休息,也把宿便清理清理,給我們身體打掃打掃衛生。再換種想法,我們已經通過食物獲取能量這么多年了,換一種方式體驗一下能量的攝入,幾天或幾十天在人生中又是多么短暫,確可以體會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有何不舍放不下食物呢?好了!廢話不說了!正所謂:信則有!你要不信,我講再多,也是對牛彈琴。借此祝所有人健康長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