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生小地主 正文 第六百二十四章 浣花箋

作者/弱顏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一更,求粉紅。

    “沈家又來人了?”連蔓兒隨口就問了一句。她這樣問,其實也并不期望連葉兒有所回答。山上有沈皇后的廟,沈家自然每季都要來人供奉。另外,那座園林是皇帝賜給沈家的,是極好的消暑之所。現在雖然還沒到盛夏,但是氣候宜人,山上環境又優美、安靜,稱得上是神仙居所。

    從山上工程完工的時候,大家就都知道,沈家的人必定會時不時地來住一住的。

    就是不知道,這次來的是誰?

    “…···都坐著馬車,我數了數,光是坐人的馬車,就有十好幾輛。后面還有騎馬的。”連葉兒又告訴連蔓兒,“對了,還有兵丁,有一個第六百二十四章  浣花箋還有點眼熟。”

    “好像就是那次來幫著收苞米的那個千戶。”連葉兒歪著頭想了想,說道。

    “個子不高,年紀也不大,長的挺jing神的那個?”連蔓兒就問。

    “對。”連葉兒點頭。

    “那應該是張千戶。”連蔓兒就道。張千戶來了幾回,正巧連葉兒都看見了。連葉兒這個小姑娘,眼睛好使,認人比較準。

    有兵丁護衛,而且張千戶也來了。那么就是說,十有,這次沈家來人中有沈六。沈六從京城回來了?那么小胖應該也回來了。這不年不節的,似乎也沒聽說有什么大事,難得沈六竟然有時間往這邊來。

    沈六來了,那小胖有沒有跟來那。

    連蔓兒這么想著小慶已經摘了多半籃子的黃杏,從凳子上下來,提了籃子來給連蔓兒看。

    “夠了,先摘這些吧。”連蔓兒就道。

    這杏子雖然好吃,但是一次卻不可以多吃。摘多了一時吃不完,即便是放進地窖里冷藏,那也不如現摘的新鮮。何況這杏子樹就在家門口,現摘現吃,是極方便的。

    “葉兒第六百二十四章  浣花箋上家里坐坐去不?”連蔓兒就邀請連葉兒去家里坐。

    “不了,蔓兒姐,我這回去還得喂雞喂鴨。我娘這兩天給我和我爹做新衣裳那。”連葉兒笑嘻嘻地道。

    “那好吧。”連蔓兒也沒勉強連葉兒。兩家現在住的近,常來常往,并不在這一時。

    連葉兒要回家,連蔓兒就抓了些黃杏放進連葉兒的籃子里。

    “拿回去給三伯和三伯娘都嘗嘗,要是稀罕,你再過來拿。”連蔓兒對連葉兒道。

    “哎。”連葉兒痛快地答應了。因為相處的好,這堂姐妹之間已經不需要虛套客氣了。

    送走了連葉兒,連蔓兒這才帶著小慶回家。

    將杏子洗干凈留了一些給連守信和小七,連蔓兒另端了一盤進東屋,招呼張氏和連枝兒一起吃。

    “娘、姐,你們也歇歇眼睛,看我摘了杏子回來了。”

    張氏和連枝兒這才都放下手里的針線,娘兒三個坐在炕上開始吃杏。

    連蔓兒都是選那熟透的杏子摘的,熟透的杏子捏上去有些發軟,兩手輕輕一掰,兩片完整的杏肉就從中間分開,那杏核上幾乎一點杏肉也不會沾掛。連蔓兒家種的這幾棵杏子是張青山挑當地最好的品種,杏子大,果肉厚味道甜香。

    吃了果肉,那杏核也不能隨便扔了,擱在外面的窗臺上曬一曬,砸開了,里面的杏仁是可以入藥的。而將杏仁去皮,用水泡去苦味,還可以做成一道遼東府頗為有名的小菜。

    而莊戶人家的孩子們,一般將杏核曬好之后還不一定舍得就吃。他們經常裝上一兜的杏核跟小伙伴們游戲。那種游戲,類似于彈珠。游戲也有彩頭就是這個杏核。有的孩子出門時裝著一兜的杏核,回來時可能就是兩兜。

    當然也有的出門時兜子裝的滿滿的,回來的時候卻癟了,那肯定是輸了。

    連蔓兒家現在沒人拿這杏核去玩彈珠的游戲了,因此杏核都會被攢起來,砸出杏仁來做涼菜。

    吃著杏子,連蔓兒就將沈家來人的事跟張氏和連枝兒說了。

    “一會打發人去打聽打聽,看是誰來了。咱們也好準備些表禮送過去。”連蔓兒說道。

    “是這個理。”張氏點頭。

    連蔓兒這邊剛把人打發出去,外面就來稟報。

    “…···來了一位羅大娘,說是沈家五小姐身邊伺候的,要見二姑娘。”

    就如同宋家一樣,下人里面能夠被稱為大娘的,最少是要管事一級的人物。

    連蔓兒就微微有些吃驚,沈家人口眾多,別說她們,就是沈家自家人,只怕也有不少人并不能夠認全人。而她們只和沈六和沈九相熟,再一個有過一次來往的是沈家的三爺,其他的人卻是沒有打過交道的

    連蔓兒從未去過府城,跟沈家的女眷們自然也從無交往。這沈家五小姐身邊伺候的管事婆子來見她,這不能不讓她感到意外。

    “趕緊請進來吧。”連蔓兒想了想,就吩咐道。

    一會的工夫,小喜就領了羅大娘進來。

    “小的羅氏,給二姑娘請安。”羅大娘進門就笑著蹲下身,像連蔓兒行禮。

    這羅大娘大約三十幾歲的年紀,團團臉,身材略顯富態,穿著一件淡青sè的棉綾褙子,下面是同sè的挑線裙子。

    看那模樣,一團和氣中又透著利落能干。連蔓兒又看見她頭上帶著金釵、抬起手時露出手腕上兩只赤金的鐲子,就更肯定這位羅大娘在沈家應該是極有體面的。

    “大娘辛苦了,快請坐下說話。”連蔓兒忙讓小喜扶了羅大娘起來,又在旁邊給羅大娘安了座。羅大娘再三讓了,才肯坐下。

    連蔓兒又吩咐小喜端上茶水點心來讓羅大娘吃。

    “大娘這是從哪里來?”連蔓兒就問羅大娘。

    “回姑娘的話,小的這是跟隨我們姑娘剛從府城來。”羅大娘有站起身,從袖子里拿出一張小箋來,“我們姑娘到了這,就打發了我來,看姑娘在不在家,要請姑娘到念園聚一聚。”

    念園,是皇帝為賜給沈家的那座園林所提的名字。里面的含義不言自明,自然是追念故去的沈皇后的意思。

    小喜走過去,從羅大娘手里接過了小箋,走過來遞給了連蔓兒。

    連蔓兒接過小箋還沒打開,記住牛屁屁書院最快最新文字版更新就聞見了淡淡的茉莉幽香。這茉莉香氣,自然是從那小箋上散發出來的。等將小箋打開,那香氣就更濃了

    這小箋比一般信箋的尺寸略小,也不是平常的白sè,而是淺綠sè底,上面還印了一朵朵小小的白sè茉莉花。當然,再仔細地看一看,就能看出,那些茉莉花并不是印上去的,而是不知道用的什么法子,將茉莉花白一片片地浸潤入紙中而成的。可貴的是,讓人絲毫感覺不到匠氣,整張的小箋,就好像是一片綠sè葉子中,灑落著點點的茉莉花瓣。

    “好jing致。”連蔓兒心里暗嘆了一聲。

    這種小箋,自古就有,就是有名的薛濤箋,也叫做紅箋、浣花箋。只是當代卻很少見了,起碼在市面上是買不到的。只有那些大富大貴又兼愛風雅的人家,偶然才會自制一些出來。也不再叫做薛濤箋了,而是根據制紙時采用的原材料,分別命名。

    比如說用桃花瓣制作的,那必定是粉紅sè的小箋,那就叫做桃花箋,還有用荷花、牡丹、芍藥等制作的,像沈家的五小姐給連蔓兒的這一張,顯然是用茉莉花瓣和葉子制成的,應該就叫做茉莉箋。

    當然,這只是普通的分類叫法,那些有時間、有心情制作這種小箋的風雅認識,一般都會為自己制作的紅箋取一個獨特而風雅的名字。

    這沈家的五姑娘還真是位雅人,連蔓兒這么想著,就去看小箋上的內容。

    小箋上的內容很簡單,是邀請連蔓兒去念院做客,落款是一個謹字,想來沈家五姑娘的名字就叫做沈謹。

    “我們姑娘是同著六爺和九爺一起來了。”羅大娘在旁邊道,“我們姑娘請了姑娘,轎子已經在外邊等著了。······九爺也吩咐了小的,要請家里的繼賢少爺一起去。”

    沈家的五小姐送箋相邀,沈小胖有邀請了小七,這自然是不能不去的。

    “還要請大娘稍等一等,我弟弟還在鎮上私塾,我就這派人將他接回來。”連蔓兒就對羅大娘道。

    “應該的、應該的。”羅大娘笑著應道。

    “大娘請稍微歇一歇,我去去就來。”

    讓張氏和連枝兒陪著羅大娘說話,連蔓兒就起身到東屋來,連枝兒隨后也跟了過來,就幫著連蔓兒洗漱、穿戴。連蔓兒一邊又忙著安排。

    “小慶,你去摘一籃子杏子,一籃子櫻桃,再將咱們早上做的酥酪拿上三碗,小喜,趕緊準備荷包,多準備幾個。”兩個丫頭都答應著下去忙活去了。

    等連蔓兒這邊穿戴整齊,小七也被管事韓忠給接了回來。姐弟倆過來跟張氏說了,這才從院子里出來。

    連蔓兒就坐了羅大娘帶來的轎子,小慶和小喜兩個跟轎伺候,小七則是由韓忠帶著兩個伙計護著,騎了家里一匹大青騾。一行人就往山上來。

    先送上一更,稍后爭取二更。

    !!!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宁夏| 东海县| 荔浦县| 济宁市| 延吉市| 罗江县| 苗栗市| 柞水县| 鹿邑县| 五寨县| 台东市| 泽普县| 深水埗区| 米林县| 兴安盟| 陵水| 岳普湖县| 建始县| 绩溪县| 沧源| 乐亭县| 邮箱| 黔西县| 岐山县| 德庆县| 黑水县| 若尔盖县| 玉环县| 秭归县| 克什克腾旗| 广河县| 大关县| 临夏县| 上蔡县| 西乌| 姚安县| 塔河县| 松阳县| 文安县|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