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洗涮完畢,吃過早飯,錢書生就從家里出發了,他要去云霧山茶坊。一路上,天空清亮亮的,他心情舒暢,走起山路來,也像輕飄飄的。
錢書生的臉上一直掛著笑,背著畫作,就像背著一件心愛的寶物。人的心情一好,看什么都是舒舒服服的。野花肆意地開著,青草滿坡地野蠻地生長著……他在細長彎曲的山路上前行,步履輕松。這翻山越嶺的,他也就不在話下了。
大約上午十一點多鐘的樣子,錢書生到了南頤縣城,他是專程給農廬送畫來的。
走在街上,有玩猴的,看把戲的,盡管熱熱鬧鬧,但他無暇顧及,于是,他加快了腳步,希望盡快趕到農廬的茶坊,以了自己多年的心愿。不知不覺中他進了“云霧山茶坊”的大廳里面。
農廬見錢書生進店,連忙起身迎接:“是錢書生啊,快請坐!”
錢書生說,“你倆都在啊,好,好。”
落座后,彼此寒暄。這時,巫青泡了一壺天心毛峰,遞上茶杯說:“錢書生,請喝茶!”
農廬說:“路上辛苦了。”
錢書生口渴,連忙喝了幾口茶,說道:“還好。”
緊接著,他神兮兮地說:“你們看,我給你們帶什么來了?”
農廬和巫青不明白,倆人就直搖頭。
農廬見外表包裹著一個長長硬質的圓筒,所以不明就里,問道:“錢書生,這是什么東西啊?”
錢書生只是笑笑,沒有直接回答。
這時,錢書生來到一張大桌子上,從圓筒中取出畫,不緊不慢,小心翼翼地,隨著宣紙在木桌上慢慢打開,一幅山水畫就展現在眼前,讓人眼前一亮。
錢書生的眼睛一直未離開那寬幅的畫面,對著畫作說:“這幅畫叫《天心茶仙圖》。”
農廬夫妻連忙圍了過來,一看,發出一陣贊嘆,好畫,好畫!
原來,錢書生自愿上茶山就是為了創作做準備的,包括數次要求去農家大院。農廬終于明白了,說道:“先生真是一個有心人,做事這么講究。”
錢書生笑了笑,指著畫作說:“這不,都是為了它。”
只見那畫的上方,仙女手持靈芽、腳踏白云而來,群峰綿延,蒼松翠柏,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畫面蔚為壯觀。
畫的下方,突出部分就是天心巖茶山,和一條絢爛的大花谷,尤其是那棵千年古茶樹立于澗溪之間,威威生風。
茶山環繞的青龍潭,瀑布畫面極富沖擊力,霧氣如夢如幻,恍若仙境;畫的右下方有一亭子,亭子里面三人正在品茶,其中一位是神農氏,一茶童在溪邊舀水,靈猴在嬉戲,綠樹、竹林、溪流相間,花草繁茂。
畫的左下方為留白處,霧蒙蒙的,山腳下有一條小河蜿蜒而過,流向深山峽谷,河上一小木舟上載著一人在劃船,正欲隨清幽幽的河水而去。
畫中,一山下有一村落,坐落在巨石之上,無疑是龍巖村,若仔細瞧,農家大院隱約可見。這是一幅典型的富有荊山韻味的山水畫作。
在畫的左上角,錢書生題有一首小詩:
古樹存千載,
天心采神茶。
莫道荊山遠,
一韻到仙家。
他們立于畫前,在水墨酣暢、濃淡潑灑之間,仿佛走進了透著墨香的茶畫世界里,又像飄入世外桃源之中。
農廬盯著畫作說:“這要勞多大的神啊!”
巫青感慨道:“這真是費心費工啊!”
錢書生滿意地笑了,說:“還好,還好,我是樂在其中。”這也實現了他多年的夙愿。
農廬小心地把畫收起來,笑著說道:“這么好的畫,我要找高手裝裱好,掛起來。”
錢書生說:“那感情好。”
錢書生為了創作《天心茶仙圖》,從采風、寫生、構思到草稿,最后成畫,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在構思階段,他常常冥思苦想,數易其稿,為了藝術地再現天心茶的神韻,他熬盡心血,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在正式作畫期間,他把自己關進畫室里,常常挑燈夜戰,每一筆,每一劃,每一滴墨水,每一種色彩,每一個小小的構圖,都飽含了他豐富的情感和無限的思緒。這些都深深烙印在畫中了。
隨后,他們自然講起茶事。這時,農廬正講到做青,他認為,“看青做青”,“看天做青”,好像是秘訣,其實有它工藝上的道理。這里面不但要會看,而且要會做。看是究其理,做是促其變,有時真需把茶青做得“死去活來”。
錢書生聽到這里,一個勁地笑,稍后說:“畫畫也是這個理,需要反復揣摩,有時也是要死去活來的。”
大家一樂,隨之都笑了。
農廬放下茶杯,興致更高了:講白了,就是要會促進青葉變化,又要抑制青葉變化,“見好就收”。所以說茶有“活性”嘛,這個“活性”就靠一雙好手藝了。十多個鐘頭的辛苦活,來不得半點馬虎。要形成這種變化,有的人一輩子也沒學到家。
錢書生直點頭,喝了口茶,然后說道:“講的好,畫畫的技藝也是這個樣子,有的人也是一輩子沒有搞到點子上去。”
大家點頭稱是。
農廬從未像今天這樣放得開,他轉到焙茶上來,完全是在現身說法:焙茶的功夫也很“深”,要因茶用火、定時,還要據茶變化調火、改時,完全靠一雙手來感覺(那時試溫沒有溫度計)。
農廬認為,雖有大體標準,又因人的手感而異,講起來易,做起來難,需要耐心、反復琢磨才行。
巫青接下來說:制茶的每個環節都有難度,都有訣竅,高明制茶師,不光是勤勞認真,關鍵在于好悟性。既要善于“觀顏察色”,還要靈活運用、變換手法。
錢書生似有所悟:你們說的是啊,制茶跟作畫同出一轍。
不久,《天心茶仙圖》就掛在了云霧山茶坊大廳顯眼處,正對著店門,茶客一進門就能一飽眼福。
之后,大家都知道白鶴觀鎮有位畫家尤善山水,名叫錢圣金。
這天,秦玉河來到云霧山茶坊,站在畫前仔細端詳,發出一陣贊嘆,伸出大拇指,說道:“了不起!”
農廬說:“是啊,錢書生花費了不少心血。”
秦玉河指著畫上的一個人物問:“這個古人,他畫的是誰?”
農廬笑著說:“據錢書生講,那是我們茶人的祖師爺神農氏啊。”
秦玉河“哦”了一聲,隨后說,“錢書生是有大學問的人啊。”
農廬一樂,說道:“可不,他的學問就在這畫里了。”
秦玉河越看越喜歡,越看越親切,也越看越震撼,畫里面的場景,對于他而言,既熟悉又親切,他看的很投入,指著畫上的一座房子說:“農廬,你看,這不是你家嗎?”
農廬說:“是的,錢書生為了畫畫,還專門去過我家老屋呢。”
秦玉河點頭稱贊,連聲說“了得,了得。”
此時,他的眼光正被畫中的一條小河所吸引,沿著河流的流向而動。
秦玉河不時用手比劃著,與農廬交流心得,談感受。一幅畫,就像一座橋梁,勾連起彼此的往事和情感。這也許就是藝術的魅力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