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之后,馬士英、丁楚魁等人不敢面對曹變蛟,也是倉皇而去,只有史可法和張慎言、曾櫻跟在曹變蛟身邊。
“大將軍,北伐剛剛有了起色,這個時候大將軍離朝,宵小之輩橫行,于國于民皆非幸事啊,大將軍為何就不能等一等,讓我等能夠斡旋一番呢?”史可法也是惋惜不已,縱觀朝野上下,他找不出有第二個人有曹變蛟的能力。
曹變蛟淡笑道:“憲之兄,我已經不是大將軍了,而是夔州總兵。我不讓你斡旋,是不想你被我牽扯進來,你難道看不出來,這一次不是一兩個人要扳倒我,而是一幫子人,他們會不遺余力的抨擊我,你站在我這邊,是惹火燒身,這也是我之前給曾櫻寫信,讓他不要爭辯的原因。”
“唉!國無寧日矣!”史可法無奈的嘆道。
張慎言也是跟著說道:“大將軍,莫要怪我!”
“我要多謝張閣老才是,夔州那個地方雖說偏遠一些,但是毗鄰湖廣,倒也是個不錯的避難之所,我豈會怪你呢,若是讓他們安排,只怕會將我調離到更遠的地方,云貴之地都有可能的。”
“大將軍能夠理解在下的用心,就可以了!”
“憲之兄,去望江樓吧,我請你喝酒,張閣老可否有意?”
“固所愿也,不敢請爾!”史可法笑道,他也想和曹變蛟好好聊一聊。
“仲寒,你去辦自己的事情吧,先前我讓你做的事情,抓緊時間辦理!”
“是!下官明白!”曾櫻也是轉身離去。
望江樓,北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站在樓上,可以看到滔滔不絕東流而逝的長江,可以看到遠處的水師營寨,這還是當年洪武皇帝朱元璋事情修建的,算得上是歷史悠久了。
曹變蛟飲了一杯水酒,眺望著遠方,江水滔滔,氣勢翻騰,但是他的心是平靜的,平靜的波瀾不驚,曹變蛟轉身看向史可法和張慎言二人,說道:“李自成連連失敗以后,疑心日盛,變得好殺殘暴,致使人心離散,其敗亡之時已經不遠了。我回來之前,清軍已經攻陷太原,隨即分兵南下晉東南,大順軍長治守將劉忠抵敵不住,被迫率部轉入河南,山西全省僅剩西南一角為大順軍控制,李自成山西防線基本瓦解,清軍兵分兩路攻打陜西,據我猜測,多則半年,少則三個月,陜西也會失手的,到時候我大明獨對滿清,只怕很難抵抗,若是朝野上下萬眾一心,倒也不是不能有所為,但是看眼下的局勢,根本不可能,所以需要做好后路。”
“大將軍意欲何為?”史可法不解的問道。
“我需要兩位幫忙,將我信得過的將領調到沿江一帶,用以以防萬一,黃河擋不住滿清鐵騎,因為黃河不適合水戰的開展,但是長江可以,只要有水師,就可以守住江南之地,最不濟也可以劃江而治。山東和河南,并無險可守,四通八達,清軍可以從多個方向突擊,民生凋敝,需要江南的支援才能穩定,但是沒有多少人愿意將南方的財富救濟北方,他們想的只是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可以!我來安排此事!”史可法答應的很痛快,曹變蛟的擔憂也是他的擔憂,北方戰線,本就該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坐鎮,統一調動,可是眼下并沒有合適的人,朝廷之中,大多數人是固步自封的,不熱衷于進取。
“國事維艱,全靠諸位了!”曹變蛟也是向史可法和張慎言行了一禮。
“大將軍珍重!”兩個人也是隨即還禮。
兩天之后,曹變蛟就離開了南京,第一次進南京,是為了向史可法討要糧草,第二次前來,是護送朱慈炯南下登基,第三次是前來待罪,三次進京,也是曹變蛟短短一年多時間,身份的轉變和大明的變革,離開南京,他并沒有不舍之處。
曹變蛟將留在鳳陽、山東、河南的曹家軍都調往了夔州、荊州二府同時將李成棟、藺養成、莊子固、劉文秀等部將調到了湖廣,河南、山東一線,就讓朝廷那些自詡忠良的人前往去護衛吧,遲早是要丟的,曹變蛟可不想讓自己的實力死忠而亡,同時將黃得功調到了鳳陽,將閻應元調任南陽知府,凡是曹變蛟想留在身邊的人,都是遷到湖廣一代,這也多虧了史可法的幫忙。
曹變蛟離朝不過尋月時間,整個南京朝廷也是大變動,原先曹變蛟倡導的內閣大臣不領別部的制度廢除了,史可法領兵部尚書一職,原兵部尚書何騰蛟出任河南總督一職,主導江北戰事;山東巡撫左懋第被調任安慶巡撫,王燮為山東巡撫、邱磊為山東總兵,張慎言兼領右都御史一職,丁楚魁出任兩廣總督一職,馬士英晉升為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入閣;錢謙益出任禮部尚書一職,阮大鋮出任戶部侍郎兼領右副都御史;曾櫻被調離六部,出任贛南巡撫一職,遠離中樞,劉肇基調任揚州總兵,劉孔昭掌南京守備兵馬,曹變蛟在南京的勢力,雖然不說全部消除,基本上也是被壓的抬不起頭來。
好在所有人都是經過曹變蛟的點撥,讓他們安心做事,并沒有一個人口出怨言,這個時候所有人巴不得曹變蛟出錯,就是曹變蛟不出錯,也是會從他親近的人入手。所以大家都是默默的承受著,不想給自己惹麻煩,給曹變蛟惹麻煩。
弘光朝廷很多人都是希望偏安一隅,坐山觀虎斗,但大順、大清正在北方打得不可開交,它們可以一起做弘光的敵人,卻不可能三家其樂融融地做朋友,南京政權必須做出一個選擇。李自成率領的“流賊”害死了先帝崇禎,大明二百多年的輝煌毀在這個流寇的手里,南京政權不可能與李自成“相逢一笑泯恩仇”, 他們的一致主張是“聯虜平寇”。且大清軍進入北京之后,在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等漢族官員的建議下,采取了一系列安撫與籠絡的政策,如:為先帝崇禎皇帝發喪、祭祀,儼然以漢人的“報君父之仇”者自居,還有率先歸順的前明官員一律既往不咎、官復原職;廢除三餉(遼餉、練餉、剿餉)。所以上下一致決定,與滿清聯合,共同對付李自成,十一月初,左都督陳洪范、新任太仆寺卿馬紹愉為出使大臣,攜帶了弘光政權給清政權的“御書”、以及白銀十萬兩,黃金一千兩,綢緞一萬匹,浩浩蕩蕩沿著大運河北上。
還確定了結盟的四條:一、遷葬先帝崇禎;二、割讓山海關以外土地;三、承認清方的“可汗”地位;四、每年以十萬銀兩“安撫”清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