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李過和宋獻策終于見到了李巖,此刻的李巖已經是大明朝的正四品官員了,身著官服,更顯威風,比起在大順軍的時候,更有精神了。
“當初牛金星誣陷我有異志,我不得已,只能選擇離開,當時還多虧了宋兄向我報信,是我免遭牛金星的毒手,后來我一路南下,當時在河南一帶,正好曹大將軍收復河南之地,于是我便投到了他的帳下,承蒙曹大將軍不計較往事,對我禮遇有加,視我為謀主,委任我為大將軍府僉事,我于是便一直留了下來。想我李巖當初跟著闖王一起造反,沒想到最后卻還是成了明朝的臣子!
“確實是世事難料,大順軍當年何其強大,擁兵百萬,已經得了半壁天下,沒想到不過一載光陰,卻成了這種局面,更沒想到我們最后卻是殊途同歸!彼潍I策也是感慨萬分,世事如棋,他們都不過是棋子罷了,誰也猜不透自己的下一步。
“大順軍的事情我也是聽說了,眼下我作為旁觀者來說,投降大明已經是無疑最好的選擇,曹大將軍言必信行必果,素來用人不拘一格,諸位能夠跟著曹大將軍,必然能夠受到重用,不過我還有一句話奉勸諸位,切莫在想著光復大順了,沒有那個實力,一個朝廷的建立,不僅僅是需要一群文武官員的輔助,還需要一個英明的君主,闖王乃不世出的英豪,但卻不是英主,不然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這個天下,最后必會是大明的天下!
“多謝李兄的提醒,我等明白,我等已經走到這個地步,那還有什么光復大順的意思,但求能夠有一條生路而已!彼潍I策知道,李巖已經不是昔日的李巖了,他現在是曹變蛟的謀臣,大明朝的臣子,說出這些話,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還存著幾分昔日的情義,但也僅限于此而已。
在襄陽,宋獻策和李過只停留了一晚上的時間,隨即便離開了,金州那邊還在等著他們的消息,同時曹變蛟也是言出必行,撥調了三十車糧草,五車藥材給他們,雖然不多,卻也能夠讓他們暫緩危機了。
回到金州的時候,宋獻策和李過還沒有進城,就看到城墻之上遍布縞素,也是心下一寒,知道肯定是出事了。
“皇上在三天前就已經病逝了,臨終之際,皇上已經指定,由補之接替他的位子,我等商議過了,補之乃兩位先皇之親侄,自小跟隨兩位先皇南征北戰,由他接任最為合適,眼下我大順軍的未來,就有補之你來決定了!”
當李過和宋獻策進城之后,看到的是李自敬的靈柩,也是大呼痛哭,沒想到李自敬還是沒能撐到他們回來,李自成自殺,李自敬病逝,大順軍的窮途末路,讓人不得不唏噓感嘆。
“此番我與宋軍師前往拜見曹將軍,曹將軍已經撥調了一些糧草和藥材于我們,我們已經帶回來了,同時曹將軍也是跟我們說了他的條件,我大順投效大明,他十分歡迎,但是必須去帝號,還追封先皇大伯為順王,世襲罔替,我大順軍投降之后,百姓安置于襄陽、鄖陽、武昌三府之地,軍中士卒由大將軍整編,一部分由我軍將領統帥,一部分歸入曹大將軍部下,一切依照大明軍隊的體制,由大明朝廷負責我們的糧餉,但是我們必須要接受曹大將軍的調遣,不得私自行事……”李過也是將此此談判所得的結果通報了在場之人,接替李自敬,他是毫無準備的,也不知道該怎么辦,眼下還是由大家商量著決定吧!
“我的意思是歸降大明朝,眼下我軍已經沒有選擇的余地了,再不投降大明朝,我們就都要困死在這里了,好歹有一條生路,曹大將軍既然已經給了我們保障,為何不歸入大明,大順已經身處絕境,難道還要為了那殘存的一點羈絆而致使幾十萬人盡皆喪于此地嗎?”軍中大將高一功當下直接站出來表態,他是高太后的兄弟,算是皇親國戚了,又跟隨李自成多年,絕對有說話的權力。
“我也贊成!”老營大將劉芳亮也是表態贊成此事。
“雖說我加入大順軍已經十幾年,跟明朝廝殺了十幾年,但是眼下情況已然如此,我大順被滿清屠戮了十數萬大順軍兄弟,此仇乃是國仇,也是家恨,我們與大明總算是同宗同源,皆乃華夏子孫,聯手對付滿清,我沒有意見!”后軍大將田見秀當下也是十分的贊成,他是讀過書的人,乃是大順軍之中的儒將,深明大義,在大義之前,他能放得下昔日的仇怨,愿意投降明朝,大順朝落得今日,不是明朝造成的,而是滿清而為,那是血海深仇。
“光山伯、義侯,你們兩位的意思呢?”高太后隨即又看向劉體純和張鼐兩個人問道,這兩個人也是軍中不可忽視的人物,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見,那就不算圓滿,畢竟大順軍已經經不起折騰了,李自成、李自敬先后而亡,當年的首功之臣劉宗敏也是因為斷后而陷入包圍自盡,在軍中已經沒有一個人有絕對的號召力控制全部人了。
“我沒有意義,太后說怎么辦,臣下就照做!”張鼐也是站出來說道。
“我亦是這個意思!”劉體純隨聲應道。
“其余諸位將軍呢,但有異議的話,盡管直言,若有不愿跟隨而去之人,我亦不會強求,可自行離去,不管是前往投奔張獻忠還是滿清,我絕不攔阻,但是日后在疆場之上再見,那就是敵人!备咛螽斚乱彩菕咭暠娙,一一看了過去,沒有一個站出來,走到這一步還在堅持的人,都是忠心耿耿之人,但有異心之輩,早就已經離開了,如大順軍部將劉體中、劉希堯等人,留下的都是抱有死志之輩。
高太后見無人應聲,當下也是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決定,歸附明朝,歸順曹大將軍,按照曹大將軍的吩咐,派人先去獻上我部所帶火槍*以及軍中全部餉銀,以示誠意,宋軍師,你和田見秀、李來亨所部率一批軍卒和家眷先行前往。”
“微臣謹遵太后懿旨!”當下宋獻策、田見秀、李來亨三人也是應聲而出拜道。
“其余人等候安排,一批一批的出去,告訴軍中上下,歸順大明之后,切莫多生事端,凡事謹慎而下,不可做出違背法令之事!
“遵旨!”
翌日,最先一批的四萬多人,也是率先走出了金州的山溝先行前往鄖陽,等候曹變蛟安排,其余人一批一批出山,算是正式歸順曹變蛟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