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天龍配鳳 正文 第十一紀、軒轅黃帝 第五章 倉頡教字

作者/紫胭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黃帝的史官倉頡通過精心觀察天地萬物,他靈活運用自己的想象和構思,在充分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終于創造出了忠實于事物形態本質的大批文字,這些文字被稱為“象形文字”。

    自從有了象形文字之后,人們在記錄事物和表達思想的時候也就方便多了。因此,對于剛剛完成的這件了不起的大事,黃帝和倉頡自然都十分高興。

    這天,黃帝對倉頡道:“倉頡,既然你已造好了文字,就不能將它爛在肚里,你應該讓更多的人都學會它。這樣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時候,才能更好的進行溝通。”

    倉頡道:“黃帝,不光你這樣認為,我也是這么想的。我覺得如果這些文字只裝在我自己的腦袋里,大家卻都不認識它,那也就沒用了。這樣的話,你不著急我還著急呢。因此,我就想在咱們宮中開辦一個學習班,先讓所有的大臣們都學會這些已造好的文字。這樣,大臣們才好運用這些文字來為廣大民眾服務呀。”

    “倉頡,你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辦吧,黃帝我會全力支持你的。”

    于是,倉頡的學習班開課了,他的學員可多了。首先有黃帝,嫘祖,黃帝的孩子們,倉頡的家眷們。還有力牧、風后、常先、大鴻、離婁等等大臣也都參加了。這樣一來,幾乎黃帝所有的大臣和家眷子女們都來了。

    這天一早,王宮外邊的一塊大場地上,早早就站滿了人。只見倉頡拿著一條光滑的大桿子站在人群中間,他將桿子在地上劃了一個大圓圈,又在中間點了一個點。

    倉頡看看大家,然后道:“大家看,這個圓圈圈中間加一點就是個‘日’字。”

    “不對!不對!我們看到的日頭可沒有這么大,它只有這么小丁點!

    “大家安靜點好不好!我們畫的大一點也好,小一點也罷,總之,往后你們看到這樣的圓圈圈就要想到,這是一個‘日’字,大家聽到了嗎?”

    “聽到了,這個圓圈圈中間加一點就是個‘日’字!

    倉頡說完,見大家都默許了,他就讓大家都去找一塊小桿子,然后,讓他們在地上反復畫圓圈,畫出那個“日”字的模樣。大家也都乖乖地找來了桿子,在地上劃了起來。

    “大家再看,這是個‘月’字,因為太陽和月亮長得很像,為了區別開來,我們就將這個‘月’字劃成個月牙兒形狀。大家看仔細了,這個‘月’字要這么寫。”

    “哦!知道了,‘月’字是要這么寫。”

    “大家看,這個是‘山’字,這個‘山’字是由三座山峰組成的。往后,你們如果看到這樣的圖畫,就將它讀作‘山’字。”

    “大家再看,這個是‘水’字,這個‘水’字是由一道一道波紋組成的。往后大家見到它,就將它讀作‘水’字吧!

    “各位,今天咱們就學到這里吧。咱們學了這么多,大家回去之后要多加練習,這樣才能增加對這些字的認識,并能牢牢將它記住。”

    “謝謝你,倉頡,今天你教會了我們十個字,明天咱還在這兒等著你吧?你再按時來教大家!

    “黃帝,你還用跟我客氣,這是應該的,這也是我心甘情愿想做的事情。往后只要是不刮風,不下雨,倉頡就每天按時到這里來教大家識字,希望你們也要按時到這里來!

    “倉頡,我看你的水平不錯,這一天的功夫,就勾起我們學字的興趣來了。我們學字也像肚子里有了饞蟲一樣,總想趕快將你造的字快點學到肚里去呢。”

    “謝謝黃帝的賞識!今天,沒想到黃帝能不顧帝位之尊,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這樣我就很感動了。今后,倉頡一定會再接再厲,盡快將大家教好,最好讓咱全天下的民眾都能學會識字才好。”

    “說得好,說得好。今天大家就散了吧,明天咱準時再來!

    “謝黃帝!”

    想當年,倉頡曾經歷過風風雨雨好幾年,他走遍千山萬水造了好多的字。可是,倉頡造的那些字,只經過一年的時間,就將黃帝和王宮里的大臣們都教會了。

    于是,倉頡就請求黃帝準許他到民間去,他要一邊教導普通民眾識字,一邊繼續造字。黃帝非常贊成這樣的想法,他就批準了倉頡的請求。

    這天,倉頡吃罷早飯,就去民間教大家識字。這里的族長見倉頡來了,便很熱情地迎接他。族長看看也沒什么好招待的,就讓年輕人到樹上將那幾顆熟透的果子摘下來。

    那年輕人爬到樹上摘了果子,見還剩最后一顆掛在枝頭,他就伸手去夠,可是夠了半天,也沒能將那枝頭的果子摘下來。年輕人見實在夠不著,就只好跳下樹來。

    族長圍在樹下,他一直觀看著年輕人伸手去夠的那個動作,忽然就想起一個字來。

    他就問倉頡道:“倉頡,我見這年輕人在那里夠來夠去,就想問問你,你造的字里頭有沒有這個‘夠’字?這個‘夠’字該怎么寫?”

    族長這一問,倉頡可傻眼了,他也沒想過這個‘夠’字該怎么寫。

    倉頡就道:“族長,我還真沒研究過這個字,讓我先琢磨琢磨吧,琢磨好了再告訴你!

    族長的一句話,可難住了倉頡。倉頡在這里教了一天的字,在這一天里,他連吃飯的時間都在琢磨這個“夠”字?蔁o論怎么想,卻怎么也琢磨不出這個字到底該怎么寫。

    倉頡苦思冥想地想了好久,仍然想不出這抽象的‘夠’字來。于是,倉頡就去請教黃帝。黃帝雖然是才思敏捷的人,可他也被這個字給難住了。

    倉頡這一問,黃帝也被問的頭腦僵硬起來,他好像覺得腦筋都轉不動了。但倉頡這一問,黃帝的興趣也來了,他也想趕緊幫倉頡造出這個字來。

    于是,黃帝問倉頡道:“倉頡,你想想,你覺得這天下的事兒,有什么已使你夠了,什么還使你不夠呢?”

    倉頡答道:“黃帝,我覺得,如果讓我能有飯吃,有衣穿,我就感到已滿足了,也就是夠了。我還覺得我們學知識的時候,學再多也學不夠”。

    黃帝又道:“倉頡,你有沒有想過?對于人來說,僅僅是食物能夠飽腹,衣服能夠蔽體,這只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求。但是我們的目的,是使全天下的人不僅能夠吃飽,還要能夠吃好。讓大家不僅能夠穿暖,而且還要穿得很體面呢。

    倉頡,如果你感到這就夠了,就說明你只是一門心思用到了造字上,并沒有將其它事情全盤兼顧上啊。而我作為黃帝卻是一族的首領,我就總感到我們民族的事物在任何方面都不夠完善,我們做的是很不夠啊!

    倉頡問道:“黃帝,那么,什么會使你感到夠了呢?”

    黃帝答道:“什么使我感到夠了?倉頡,你一說這話我就夠了。往往大臣們在議事的時候不講正題,他們總是羅哩羅嗦。我一聽到無論誰再說一句多余的話,心里就夠了,他們一句話說多了,我也就夠得不行不行的!

    黃帝這么一說,倉頡的腦子竟飛速轉動起來,他的心底也立即開了竅。他心里叨念:一個“句”字,一個“多”字。想著想著,倉頡就趕緊蹲下身子,用指頭在地上劃了兩個形樣不同的字。

    這兩個字分別為:一個是“多”在左,“句”在右的“夠”字;一個是“句”在左,“多”在右的“夠”字,但是,這兩個字究竟哪一個比較合適,倉頡卻一時半會兒拿不定主意了。

    黃帝看了看這兩個字,他又反復想了想,便道:“倉頡,我看著這兩個字也都在講,咱就讓它倆都同時存在吧。如果人們看了這兩個‘夠’字后,從此能夠少說些廢話,多做些事情,這也算是很值得了。”

    就這樣,“夠”字被黃帝和倉頡共同造出來了。而且,它們是兩個結構不同但意義相同的字。

    有一天,倉頡去民間給人教字,他先教給大家:牛、馬、驢、騾等幾個有關家養牲畜的字。其中,有個白發老人發現了問題,他提出了質疑。

    老人問道:“倉頡,我就不明白了,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這幾個字都有四條腿,而‘!忠灿兴臈l腿,它的四條腿去哪兒了?怎么就只剩下一條尾巴了呢?”

    倉頡一聽,心里就有點發慌了,他十分尷尬地道:“老伯,是我自己失誤了。那天造字的時候,我在河邊同時看到了魚和牛,就開始琢磨怎么造出這兩個字來,而我也同時造出了這兩個字。

    后來我在教人識字時,竟教將字搞混了,將‘魚’字寫成了‘!,將‘!謱懗闪恕~’字。其實這都怨我,怪我一時粗心大意,竟給大家教顛倒了!

    還有一回,倉頡交給人們四個字,他先在地上寫好了字,又領著大家讀了一遍:奸、好、出、重。領讀完畢,倉頡又給大家逐一解釋了每個字的字義。

    倉頡饒有其事地道:“每當三個女子湊到一起的時候,就總會神色詭密地嘰嘰咕咕,她們肯定會說一些邪淫之事。所以,三女在一塊就組成一個‘奸’字!

    這時,就聽有人悄聲道:“倉頡,你將這個字搞錯了吧?”

    倉頡不客氣地道:“如果誰有異議的話,請等后再說吧,大家先聽我講完!

    倉頡見大家安靜下來,他就繼續道:“如果一女一子合在一起,兩人能夠互敬互愛,互相幫助,繼而結為百年之好。這就算是最美好的事情,因此,女子相配便組成一個‘好’字。”

    這時,剛才那個講話的人又諾諾地站了出來。原來他是個白白凈凈,文質彬彬的年輕人。

    只見那年輕人不好意思地道:“倉頡,請恕我斗膽給你提個建議吧?你講的這兩個字,我倒有些想法!

    “年輕人請說吧,我正洗耳恭聽呢。”

    那年輕人抱一抱拳,然后道:“倉頡,你說的觀點我倒不這么認為。正因為三個女子都是女子,因此,她們湊到一起那肯定是非常親密。她們自然就好得抱成一團無話不說,那才叫真正的‘好’,而不應該叫作‘奸’嘛。

    而相反的,如果一子一女湊到一塊,就會出現不好的狀況。他們必定會眉來眼去,彼此再拉拉扯扯,常常會發生不堪的事情。這樣一來,哪里還稱得上‘好’啊?因此,子女組合的字應該叫作‘奸’字才對,而不能被稱作‘好’字!

    聽到這里,倉頡也吃了一驚。他再仔細看看那個“好”字和那個“奸”字,覺得年輕人說得也有些道理?伤催^來再看看這倆字,又覺得自己對它們的理解也沒錯。

    于是,倉頡就道:“孩子,對這兩個字來說,你的理解和我的理解各有不同。雖然是同樣一個字,我們往壞出去想,這個字就被理解成不好的意思。反過來,我們如果將這個字往好處去想,往往又覺得它變成了一個很好的意思。這就說明,同樣一個字,我們的理解不同,它代表的字意也就不同了!

    接下來,倉頡又在地上寫了兩個字,他繼續給大家解釋“出”字和“重”字的創作感想。

    倉頡道:“如果有人從這一座山頭向前走,又走到了另一座山頭,這就叫作:山外有山。這個代表山外有山的字,就說明咱離開家走了出去,就應當叫它‘出’字。

    這另外一個字是這樣的,如果有人要千里遠行,即使他手里拿著一根雞毛,也會覺得越走越累,也會感到那雞毛的份量會越來越重。因此,千里相重便被稱作‘重’。”

    這時候,人群之中又“騰”地一下,站出來一個虎背熊腰的中年人。只見那個中年人臉膛通紅,聲音響亮,很耿直的樣子。

    中年人看看倉頡,嘻嘻哈哈地道:“倉頡,山民多有冒犯,你別見怪呀!倉頡,我們也承認你有學問,可是,在這兩個字的解釋上,你就大錯特錯了!

    “何以見得?”

    “倉頡呀,不怕你笑話。以愚夫看來,你對這兩個字的解釋,應該算是漏洞百出啊。你想啊, 兩山壓在一起,連地都能被壓垮,那怎么能叫‘出’呢?它應該叫‘重’才對呀!。

    如果是千里遠行,那自然是遠遠地離家出門在外了。那‘千里’二字重疊在一起,也應該叫作‘出’才對呀?你怎么就將它叫作‘重’字呢?這有些不妥吧?”

    “哎呀!老兄啊,這下可讓你抓住根本了,你說的沒錯呀。當時我也是將兩山相疊叫作‘重’字,將遠行千里叫作‘出’字的。只是后來我造的字太多了,就一時糊涂將它們搞混了。后來,我見已沒法糾正了,才只好將錯就錯,一直按這樣的錯發教到現在了!

    “倉頡,我只是個粗人罷了,你可別往心里去啊?”

    “看你說得,我怎么能那么小氣呀?你也太看不起我了吧!”

    “豈敢豈敢!”

    倉頡每天都教大家識字,一段時間之后,他將肚里的學問也倒得差不多了。他就想再給大腦補充一下能量,多儲存一些字源在心里。

    于是,倉頡告別黃帝和大臣,他就遠離人群,把自己關在一條山溝里造字。他餓了就吃自家種的糧食,累了就到山坡的樹林中散步。

    有一次,倉頡老遠就發現一個很矮小的東西在晃動。他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個人正側著身子,拿著一只彎弓在射箭。

    倉頡順著那人的目光望去,只見前面有一群野兔,它們正蹦蹦跳跳地在草叢里竄來竄去。那人見兔子不肯站定,也只好久久地列開架勢,拉滿弓,不放箭,等待兔子安定下來。

    倉頡看著那人單腿半蹲向前,彎腰側身,瞄準獵物的姿勢。他就忽然靈機一動,從那人側身射箭姿態中造出了一個“矮”字和一個“射”字。

    一天,有人問倉頡“矮”字和“射”字,這兩個字到底是怎么講的。

    倉頡就對那人道:“‘矢’字是一只箭,‘委’字是一個人側身拉弓的姿態。人在拉弓射箭時,將身子蹲下去,就形成了這個‘矮’字。

    如果人將自己的身子蹲得越矮,他放出的箭就越發有力。因此把‘寸’字與‘身’字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射’字!

    那人卻不解地道:“倉頡,不對吧,你能不能再給我們講一遍!

    倉頡隨后又不厭其煩地講了一遍。

    誰知那人卻道:“倉頡,你是不是把這兩個字搞反了?你看,如果這人才一寸高的身子,他那么矮怎么能射箭呢?依我看,寸身兩字合起來就是個‘矮’字嘛。而側身拉弓射箭應為‘射’字才對,按你的解釋這‘矮’字和‘射’字都講不通!

    倉頡聽了這人的解釋,也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于是,心里慚愧起來。他細細琢磨發生錯誤的原因,半天才醒悟過來。

    倉頡尷尬地道:“謝謝你的提醒,我看我是弄錯了。我錯就錯在用一個動作造出了兩個互不搭邊的字啊!

    于是,倉頡趕緊去請黃帝發圣旨,糾正多年以來積攢下來的這些錯誤。

    而黃帝聽了就一笑了之。他道:“倉頡,我看既然大家都將你教的字學會了,再改過來也不可能了。糾錯的話就不必要了,讓它將錯就錯吧。”

    從此以后,倉頡對造字的程續更加認真起來。他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地推敲,他還行拿去征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意了。直到大家都說好了,他才將字確定下來,然后再逐漸傳播到每個部落里去。

    后來,每當倉頡再造出新的文字,他都要將這些新發明的文字,先教給各行各業負責國家事務的管理人員。這些官員們通過學習,掌握了管理技巧,他們很輕松地便將各項事物都管理得井井有條。

    再后來,倉頡更注重將他的發明發揚光大,他走到哪里,就將象形文字傳播到哪里。人們不斷從倉頡那里學到新的知識,并很快從文字知識中獲益。然后,他們又將這些知識運用在各自的生產生活當中去。

    倉頡造字不為別的,他只想造福天下所有人。他只希望天下人在學習文字地過程中,能夠: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少有所長。

    倉頡的貢獻就是創造并傳播了文字文明。他造字的意義重大,被天下人所久久敬仰。同時,倉頡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人類文明史上的“文字創始人”,開創人類文字文明的“人文始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春县| 喀什市| 莱阳市| 渭南市| 南岸区| 尚志市| 靖远县| 腾冲县| 五大连池市| 广西| 兴化市| 江安县| 山东| 上杭县| 德阳市| 镇宁| 上虞市| 原阳县| 炉霍县| 永春县| 浙江省| 江源县| 朔州市| 中方县| 金乡县| 井陉县| 南康市| 钟祥市| 全南县| 拜泉县| 柯坪县| 广元市| 安阳市| 淮安市| 翼城县| 凤山县| 大方县| 新泰市| 牟定县| 阜城县|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