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從花果山出發,他漂洋過海歷盡艱辛,終于來到西牛賀洲。他雖然打聽到菩提老祖就在斜月三星洞里,可是,猴王卻在一座必經的大山上,被一堵斷崖擋住了去路。
猴王在那斷崖上風餐露宿,苦熬苦等。他看著那山間的樹木樹枯樹榮,花開花落,他整整在那里經歷了十年漫長地光陰。
忽然,在一個春風徐徐的清晨,懸崖邊上出現了一個面容俊俏、身穿道袍、氣度不凡的小道童。
那道童上下打量猴子一番,然后道:“猴子,你必是師父所講之人,請跟我來吧。”
道童說著,他就轉身大步走下懸崖,而后他隨即踏入虛無的半空之中。猴王看那道童孤零零站在空中,他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哪敢再上前一步。
道童見猴王畏縮的樣子,便撲哧一聲笑道:“你這笨猴子,這懸崖邊上有我師尊幻化的臺階,只是凡人看不到而已。你不用害怕,跟我走就是了。”
猴子聽罷,這才悄悄走近道童,他伸手抓住道童的衣襟,緊跟在道童身后。然后,猴王懷著忐忑的心情,才敢半信半疑、戰戰兢兢地走下懸崖。
猴子只走了兩步,直覺那天旋地轉一陣眩暈。他便不由自主地使勁閉了眼睛,更死死地抓住了道童的衣角,才又緩緩地往下走。
猴王邁著極小的步子,謹小慎微地一步步走來,他只走了幾步,頓覺腳下有了踏實之感。于是這才大了膽子,邊走邊笑著鬧騰起來。
道童見猴子這樣,他從心里覺得好笑,便唬他道:“靈猴子,你休要胡鬧,當心大風把你吹下山谷,你或許會摔成肉餅哦。”
猴子一聽,冷汗都出來了,他也不敢再作了,便規規矩矩收斂了行為,緊緊貼著道童的身旁,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去。
道童見猴王一驚一乍的樣子,他禁不住哈哈笑道:“你這猴頭,真是頑皮,看來還需我師尊好好調教。”
估摸走了不少時間,猴子才看到在峽谷的深處有一個很大的山洞。山洞黑漆漆的十分陰森,就像那露著獠牙的怪獸張開的大口一般,想必里邊也十分的令人恐怖。
美猴王見那道童毫不畏懼地走了進去,他也就膽戰心驚地跟了過去。他們一直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道童就停了下來。
只見他對著洞中喊道:“師尊,我把那猴子帶來了,您開開門吧。”
隨著聲音落下,一道溫和的亮光在漆黑的洞中彌漫開來。猴王四下望去,卻見洞中也沒有燈頭火把之類的東西。他再看時已出了山洞,洞口也沒見有人來把守。
猴王明明聽到那道童呼喚師尊,可他并沒有看到師尊的影子,而此時他們已在大山的另一面了。美猴王再看前面,又是一片茫茫林海,穿過林海他們就來到一處洞前,而洞前是一處像庭院一樣的寬敞場地。
隨即映入猴王眼簾的,是一個寬敞明亮偌大的院落。庭院里有很多身穿道袍,手拿兵器的人,他們整整齊齊地站列幾行,哼哼哈哈地操練著武藝。他們身后的四野,是一幅山水相連的天然畫卷。
此時,就見那洞府周圍千年古柏,萬年云祥,別樣風景。只見那:搖光煙霞映日月,錦黛瓊華落瑤香,鳳鳴鶴唳仙猿嘯,福靈寶第瑞彩藏。
如此美景,猴王心中好生喜歡,他撇開道童徑自來到仙洞這邊。卻見洞門緊閉,他一抬頭只見仙洞上邊有一塊高三丈,寬八尺的大石碑,石碑上分明刻著十個大字。
美猴王不識字,便問那道童上邊寫的什么。道童道:“這上邊寫的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猴王一聽,激動地拍手樂道:“哦!終于找到了,就是這里,就是這里!老神仙!我來了!您在哪里?”
那道童笑道:“我師尊正在登壇布道,你隨我來吧。”
一聽這話,美猴王趕緊整理衣衫,隨著仙童往洞府中來。只見洞府深處,仙閣瓊宇,朱樓瑤闕,彌境清幽。他們來至瑤臺之下,早有三十幾個小仙童在臺下侍立,卻見菩提老祖正在臺上講經布道。
多年不見這老神仙,猴王便又激動起來,他躬身向前,磕頭便拜:“老神仙,我找您找得好苦啊,請您收下我吧。”
老神仙道:“猴王,你先起來吧。像你這樣的浮躁性格,難得有此進取之心。沒想到你能耐受十年苦練苦熬,確實不錯。這樣你就算闖過第一關了,今天我菩提就收你做弟子了。
猴王道:“老神仙,您怎么知道我受了十年之苦呢?您又沒親自看到。”
老神仙道:“猴王,我可是老神仙啊,你的事我自然知道。現在我先給你起個姓名吧。依我看呢,猴子本是猢猻,你就以‘孫’為姓吧。
你此次來呢,是來跟我學習的,那我就必須教會你參悟大道的真理,這樣你就再取一個‘悟’字吧。其實這‘悟’字也是按輩分來的,我們這里的仙童皆按十二字順序取名。這十二字分別是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你的輩分正好排在‘悟’字輩上。
你呢,本來也無父無母,全是憑空而來,這正應了似有似無,萬事皆空之理。這樣就再給你取一個‘空’字吧,這樣看來,你的名字就叫作‘孫悟空’了。
悟空,從今往后,咱倆既然已成了師徒,你就要尊我為師,萬不能做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因為我會時刻監督著你的行為,希望你早日修成正果。”
悟空見師尊給自己起了名字,他還收自己為徒,便萬分激動。
他趕緊磕頭謝恩道:“多謝師尊教誨,悟空一定聽命。不過,我來這里除了要學些法術,以保護我們山上的猴孫之外,我還想學些長生不老之道,你能教我么?”
老祖道:“你只要想學,我就教你。”
悟空拜了菩提老祖為師,老祖依然每日里登臺講道,他讓悟空與眾師兄一起學習語言禮節,焚香習字,參悟人性,領悟自然之類的事情。
除此之外,悟空閑時還要負責灑掃庭院,鋤地修園,養花種草,挑水砍柴之類的大宗事情。做些活計悟空倒沒什么,他主要是喜歡聽師尊講道。每每師尊講到妙處,悟空都會心情激動,他會興奮地手舞足蹈。
一晃悟空已來至洞中七八個年頭了。這天,老祖問他:“悟空,你來這里也有些時候了,你想學些什么,我這便教你。”
悟空道:“不知天下之道都有哪些?弟子才能決定學些什么?”
老祖道:“這道字門中還有三十六旁門,我先教你個‘術’門之道,它有驅兇辟邪之理,你可想學么?”
悟空道:“術門之道能長生不老么?”
“不能!”
“那就不學!”
老祖又道:“‘流’字門中有道醫經佛,還有朝真降圣之類,你可想學?”
悟空道:“流門之道能長生不老么?”
“不能!”
“那就不學!”
老祖再道:“那‘靜’門之道,能休食辟谷,清靜修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入定坐關,你可想學么?”
悟空道:“靜門之道能長生不老么?”
“不能!”
“那就不學!”
老祖又道:“還有‘動’門之道,也是……”
悟空就有些不耐煩了,他道:“動門之道能長生不老么?”
“不能!”
“那就不學!”
聽到這里,菩提老祖氣得從講壇上跳了下來。他道:“好你個猢猻,你這也不學,那也不學,要待怎樣?”
老祖言罷,便用戒尺朝悟空頭上敲了三下。他怒沖沖地倒背著手,撇下眾弟子,徑自關了中門,向洞中走去。
眾仙童埋怨悟空惹怒師尊,揚長而去,他們也就各自散去。悟空卻心中早有打算,他已將師尊的暗示心領神會,便閉口不言,退回居所去了。
三更時分,悟空悄悄從后門來到師尊的寢宮,卻見師尊還在沉睡。悟空便跪在榻前等師尊醒來。他剛跪下,師尊便翻身坐起。
師尊道:“你這猢猻,夜半三更不去睡覺在這作甚?”
悟空道:“弟子領悟個中暗意,這才深夜討教師尊。”
從此以后,孫悟空真真就拜在菩提門下,他刻苦地跟著師尊悟道。過了兩、三年,師尊又教他一些武藝。悟空天資聰明,身手敏捷,生來就是塊練武的好料,在他的努力下,十八般武藝很快就學會了。
菩提門下弟子不在少數,卻只有悟空及具慧根。無論刀槍劍戟,還是拳腳功夫他一學就會,各項技藝也日漸長進,擒拿技能也樣樣上手。
他每一個動作都得心應手,你看悟空一會兒如大鵬展翅,一會兒似猛虎下山,就連早入師門的那些師兄們都在一旁看的傻愣愣的。
因為這樣的武藝,師尊知道他們悟性不高,就沒有真正的教過他們。所以他們早來的反而都不是悟空的對手,在各個方面他們也甘拜下風,自愧不如。
又過了幾年,菩提老祖又把悟空召到身邊問道:“悟空,我自身所學也教你不少,這里還有七十二般變化術要教給你,可是很難,并不好學,你有興趣學嗎?”
悟空正求之不得呢,他大喜道:“師尊,弟子什么都樂意學,請您賜教吧。”
于是,菩提老祖又經過三年的時間,他專門來指導悟空的各種變身術,共教會了悟空七十二般變化。
這天,到了考驗悟空的時候。空曠的演練場里,菩提老祖笑容可掬,他的弟子也圍在老祖身邊,他們一起來看悟空的變身表演。
悟空今天特別高興,只見他一會兒變作大熊迎面撲來,一會兒變作蝴蝶翩翩起舞,一會兒又變作小鳥在空中飛翔,一會兒竟變成一棵大樹在那兒一動不動,一會兒又變成一位風度翩翩的白面小生款款走來,一會兒還變成一個小娃娃憨態可掬。
悟空的表演實在精彩,讓師兄弟們看得一愣一愣的,他們的眼睛都看呆了。一個個羨慕得伸長了脖子,全都直勾勾地盯著悟空變來變去,而且他們都嫉妒得不得了。
之后,菩提老祖又用三年的時間,教會了悟空翻筋斗云。這筋斗云雖然難學,但悟空不下幾日就學會了。悟空本來就好動,他這回學會筋斗云,真是如魚得水,一個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
他每天都瀟灑地翻著筋斗,乘著彩云在天空中飛來飛去,看他那副得意的樣子,別提多高興了。自從悟空學會翻筋斗云之后,就常常借著便利,前去花果山遠遠地看上一眼。
菩提老祖也知道悟空武藝已學成,他也到了該下山的時候了。但與悟空相處的時間久了,老祖又難以割舍師徒之情。不得已,菩提老祖只能以悟空私自下山,觸犯山規為由,要趕他下山。
悟空知道師尊對他的好,更忘不了師尊的恩情,他怎能就這樣離師尊而去呢,于是苦苦哀求要留在山上。師尊也很矛盾,也不忍心推開這個情深義重的弟子。
但天地之大,不能總把徒兒留在身邊。最后菩提老祖還是狠狠心,把悟空攆下山去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