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師傅難道就是如此禮敬佛佗的嗎?”
齊默看著這位年輕和尚,看起來比自己也大不了幾歲的樣子,不禁有些啼笑皆非。** **く**.********.CoM
這是哪里來的和尚啊?沒多少道行就出來歷練,這師門長輩也太不用心了吧!
齊默看著年輕和尚,又輕描淡寫地說道:
“《入阿毗達摩論》云:‘香有三種,一好香,二惡香,三平等香。謂能長養諸根大種名好香;若能損害諸根大種名惡香;若俱相違名平等香。如是三種皆是鼻識,及所引意識所了別境’。敢問師傅所贈之香,實為哪一種香?”
“施主,這,這是何意?”
聽到齊默的話,小和尚不禁一陣氣急,話語也有些凝滯了起來。
“阿彌陀佛!施主且慢!”
正在這個時候,原本坐在角落里不動如山的老和尚,卻已經站起身來。
老和尚幾步走到了年輕和尚和齊默之間,合掌一禮,唱了一聲佛號說道。
“大師又有何指教?”
看到老和尚對自己還算客氣,齊默也立掌一禮,不卑不亢地說道。
“阿彌陀佛!施主緣法高深,貧僧這廂有禮了!”
老和尚誠懇地說道,說完又是一禮。
“大師客氣了!”
齊默身受了老和尚這一禮,并沒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直到這個時候,和齊默一起來到這間大殿里的人,才知道生了什么。
大家對齊默的了解是一直半解,對這老和尚師徒的來歷卻一無所知。
看這著戲劇性的一幕,所有人都不禁驚奇不已。
一大幫人再也沒有心思去燒香拜佛了,大家都饒有興致地看著齊默和老和尚,聽他們談佛論法起來。
“施主如有所惑,不知能否和貧僧說上一二?”
老和尚沒有對大殿里的其他人過多關注,而是繼續客氣地向齊默說道。
“也沒有什么疑惑,只是有些不解!這張恒侯祠里,為何供奉這菩薩之位?而這地藏菩薩的法相,屈居于這俗世祠廟的偏殿之中,這又是為何?”
“呵呵!施主佛緣深厚,小徒先前多有得罪,老衲在此向施主賠罪了!”
說完老和尚又是一禮。
齊默沒想到這老和尚如此客氣,不禁有些皺眉地說道:
“大師實在是客氣了!”
“我觀施主也是有宿慧在身之人。敢問施主師從何方?”
老和尚對齊默的皺眉毫不介意,繼續認真地對齊默問道。
“道門,岐黃宗!”
聽了老和尚的問話,齊默審慎了片刻,十分干脆地回答道。
“阿彌陀佛!原來是岐黃宗的小友!”
老和尚聽了齊默的話,原本淡定的臉上也不禁一陣欣喜之色,旋即又一臉誠懇地向齊默施禮說道。
“大師知道岐黃宗?”
看到大師一閃即逝的驚奇之色,齊默不禁接口問道。
“老衲不僅知道岐黃宗,還與岐山大師有過數面之緣,對岐山大師深感欽佩!”
老和尚滿臉感懷之色地說道。
“業師正是岐山大師!”
齊默一本正經地接口說道。
“阿彌陀佛,這也就難怪了!”
老和尚一邊說道,臉上不禁浮起了欣慰的笑容。
“敢問大師高壽?”
齊默對這老和尚的來歷也有了幾分興趣。
“阿彌陀佛!老衲已有九十有六!”
“大師耳聰目明,看來也是身康體健!”
“呵呵,謝小友夸獎,我與小友平輩相交即可!”
老和尚開始對齊默改了稱呼。
“大師是如何與家師相識的?”
齊默也對老和尚客氣地問道。
“這就說來話長了!來,小友請隨我來,請上坐!”
老和尚一邊說道,一邊熱情無比地拉著齊默的手臂,領著齊默到了旁側的條案之后,要請齊默坐在主位的檀椅之上,而自己卻坐在了條案對面的凳子上。
齊默推脫不過,終于還是坐了下去。
這一幕,看在一幫現場觀眾眼里都驚奇萬分,一個個張大了嘴,鴉雀無聲地在旁邊看著,仿佛擔心打擾了這一出好戲。
就連那位小和尚也狐疑不已,這可是自己師父生平僅見的事情,又無奈只得乖乖地在一旁伺候著,也不敢言語。
“小友既是岐山大師的弟子,那自然熟識道藏。而小友又與我佛法有緣,那小友可知,這殿里供奉的是大愿地藏王菩薩的哪一尊法相?”
老和尚對周圍的一切毫不在意,又笑意盈然地和齊默相談起來。
在中國的佛教寺院中,地藏菩薩的形象多現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大多都是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
而這大殿上供奉的佛像金身,只見佛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愿印。這正是地藏菩薩的六地藏法相之一。
齊默也側身看了一眼佛像,轉頭看著老和尚問道:
“大師,這可是除蓋障地藏的法相?”
“小友說得不錯,這正是除蓋障地藏菩薩的法相!”
聽了齊默的回答,老和尚不禁一臉欣慰的神情。仿佛有考較之意一般,老和尚又繼續向齊默問道:
“小友可知這有何說法沒有?”
“《地藏菩薩本愿經》中說,地藏菩薩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于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六道中的眾生。是故‘外現比丘相,內秘菩薩行’。這是為了使眾生能出離惡道、輪回,所以特別示現出離世間,朝向正覺之道的作聲聞相。”
齊默似乎對老和尚的刻意考較不以為意,侃侃而談,又娓娓道來:
“地藏菩薩因立下要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眾生的大愿,故而常現身于人、天、地獄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稱。其名號分別為檀陀地藏、寶珠地藏、寶印地藏、持地地藏、除蓋障地藏、日光地藏。觀此法相,正是除蓋障地藏的法相!”
齊默說完,一臉平靜地看著老和尚,小小年紀,卻一副風輕云淡的樣子。
半晌之后,老和尚聽了齊默的一番話,不禁感慨萬分地說道:
“先前聽小友論香,老衲已大感驚奇!實在是想不到,小友于佛法一道也是高妙!”
老和尚說著,還忍不住看了自己身旁的小徒弟一眼。
“大師,我哪里懂得什么佛法,不過喜歡看看典籍,再加上道聽途說罷了。”
心思機敏的齊默,看到老和尚這一番的表情,不禁謙虛地說道。
似乎猜測到了齊默先前所想,片刻之后,老和尚又特意解釋了一句:
“除蓋障地藏為人除掉**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道!設于此廟中,并非不敬,而是一場功德!”
“大師恕罪,先前我失禮了!”
片刻之后,齊默又客氣地向老和尚合掌一禮。
“小友客氣了!”
老和尚謙和地回禮道。
“不過,大師原本不在這張恒侯祠修持吧!”
片刻之后,齊默還是說出了自己真正的疑惑。
看來,無論是何人,也無論何時何地,都有一顆熊熊燃燒的**卦之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