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墟鎮(zhèn) 正文 第136章 諦聽秘聞

作者/歷道三千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又過了半晌,在暗自思忖了一番之后,弘緣法師終于又對(duì)齊默說道:

    “有一事,可否再請(qǐng)小友聽上一聽?”

    “大師,是何事?如有所愿,大師但講無妨!”

    看到弘緣法師欲言又止的神情,齊默不禁說道。** **く**.********.CoM

    “小友是佛緣深厚之人,既知悉六地藏之相,可聽聞過金地藏卓錫九華的典故?還有關(guān)于神獸諦聽的傳說?”

    重新恢復(fù)了淡定神色的弘緣法師,看著齊默,滿臉有期待之色。

    齊默看著弘緣法師,又十分客氣地說道:

    “哦?大師何以有此一問?平日里小可也愛翻閱佛典掌故,對(duì)此也的確略知一二,大師可否為我解惑?”

    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時(shí)間里,齊默和弘緣法師又談起了佛教的種種軼聞遺事。

    ※※※※※※

    在佛教的典故和民間流傳里,菩薩都是立下宏愿,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大愿之士。

    菩薩們會(huì)以種種不同的化身來到民眾中間,隨時(shí)隨地為民間解救危難的救世慈悲者。

    在佛教里,菩薩的地位僅次于佛陀,而高于羅漢。

    中國的佛教除敬奉西方佛祖如來之外,還特別敬奉他的四個(gè)東來使者,也就是“智、悲、行、愿”四大菩薩,又稱“四大士”。

    在漢傳佛教里,四大菩薩是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地藏菩薩。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標(biāo)征,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表行踐、地藏表愿力。

    四大菩薩幫助釋迦牟尼佛,于十方國土弘揚(yáng)佛法,令無數(shù)眾生同登快樂彼岸。

    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四大菩薩信仰極盛,信徒們?cè)谏轿魑迮_(tái)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分別為文殊、觀音、普賢和地藏菩薩建立起了各自的道場(chǎng),而這四座名山,也被稱為“四大佛山”。

    也有認(rèn)為“四大佛山”是佛教四大的結(jié)聚!镀胀由街尽酚涊d:“佛經(jīng)稱地藏、文殊、普賢、觀音諸佛道場(chǎng),曰:地、火、水、風(fēng),為四大結(jié)聚。九華,地也;峨嵋,火也;五臺(tái),風(fēng)也;普陀,水也。”

    其中,地藏菩薩蓋于陰陽之間,見證幽冥大苦。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自己也曾立下“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誓愿,欲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zhuǎn)的眾生,,F(xiàn)身于人、天、地獄等六道之中,普勸眾生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回之苦,以證得涅磐快樂。

    關(guān)于地藏菩薩名號(hào)的由來,《地藏十輪經(jīng)》謂其“安忍不動(dòng),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而以此名為“地藏”,世俗也有稱為地藏王,但佛經(jīng)中只名地藏。

    有關(guān)地藏菩薩的形象,在《地藏十輪經(jīng)》中,說其是現(xiàn)出家相,作聲聞形,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圓頂比丘之相。

    地藏菩薩這種形象,是“外現(xiàn)比丘相,內(nèi)秘菩薩行”。這其實(shí)是為了令眾生“尊敬三寶,深信因果”。

    為了使眾生能出離惡道、輪回,所以特別示現(xiàn)聲聞,以本愿力和自在神通,出離世間現(xiàn)身說法以救度眾生。

    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金喬覺,被佛門認(rèn)定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也被稱為金地藏。其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yīng)化道場(chǎng)。

    據(jù)說唐玄宗時(shí),新羅國僧人金喬覺,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泛舟渡海來到了中國。金喬覺入九華山擇地而居,潛心修行數(shù)十年,圓寂后月身不壞,葬于神光嶺的真身寶殿,俗稱“肉身塔”。

    金喬覺逝后,每年農(nóng)歷的七月晦日,即地藏王涅盤得道之日,各地前來朝拜的信徒絡(luò)繹不絕。

    九華山也因此成為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全國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千百年來香火鼎盛,深為民眾所信仰。

    國內(nèi)知名的地藏禪院除了九華山以外,還有嘉善地藏禪寺、高郵地藏禪寺、蕭山地藏禪寺等等幾處地方。

    傳說中地藏菩薩以一頭形似獅子的通靈神獸為坐騎,名號(hào)曰:“諦聽”,又稱“獨(dú)角獸”,“地聽”,“善聽”。

    傳說它可以通過聽來辨認(rèn)世間萬物,尤其善于聽人之心,民間神怪話本《西游記》中,也有“諦聽”辨別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有“諦聽”晝夜相隨,處處能逢兇化吉,終成佛法。

    后人因?yàn)樗獣苑鹄,通達(dá)人性,辟易邪惡,于是“諦聽”成為佛教和民間演繹而存在的圖騰和圣物。

    世人也視“諦聽”為吉祥的象征,珍視它為“鎮(zhèn)宅辟邪神獸”、“廟堂之尊”、“天地精靈”和“萬獸征物”,直到現(xiàn)在也被看做是九華山的鎮(zhèn)山之寶。

    ※※※※※※

    “小友可知道,當(dāng)年金地藏自西而來,未至九華之時(shí),曾在這巫山之中,暫留有旬月之久!”

    弘緣法師終于說出了齊默從不曾聽聞過的佛門秘事。

    “哦,大師緣何有此一說?”

    聽了弘緣法師的說法,齊默不禁有些狐疑起來。

    “據(jù)我覺照寺典藏記載,千余年前,這長江三峽之中,曾有水妖精怪興風(fēng)作浪,造成水患肆慮不止。金地藏途經(jīng)巫山之時(shí),特將‘諦聽’放于這綿綿群山之中,以威懾山精水怪,并未隨至九華山。而我覺照寺,雖居于巫山偏僻之地,乃金地藏當(dāng)時(shí)停駐之所。覺照寺實(shí)為守護(hù)諦聽,等待其回返所立。其建寺之期,比九華山還要早上一段時(shí)日。”

    弘緣法師再次對(duì)齊默說道,齊默能夠看出,弘緣法師并無夸張的神情。

    “原來還有這樣的事情!”

    聽了弘緣法師的話,齊默不禁感慨地說道。

    “據(jù)故代相傳,時(shí)至今日,九華山地藏禪寺以‘諦聽’為鎮(zhèn)山之寶。然小友可知,‘諦聽’并未在九華山見諸真身,因?yàn)椤B聽’一直未曾回轉(zhuǎn)!”

    弘緣法師又一次說出了齊默聞所未聞的秘辛。

    “那據(jù)大師所說,這‘諦聽’后來又去了何處?”

    齊默也聽得神情專注起來,不禁認(rèn)真地對(duì)弘緣法師問道。

    “唉!只是上千年以降,我覺照寺歷代僧眾苦苦等候,‘諦聽’卻從未現(xiàn)蹤跡!”

    說道這里,弘緣法師不禁萬般無奈地嘆息了一聲。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dòng)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cè)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qǐng)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平| 奇台县| 饶河县| 宣武区| 全南县| 梅河口市| 天长市| 龙江县| 临泽县| 库伦旗| 左权县| 屯门区| 凯里市| 靖西县| 分宜县| 保德县| 高陵县| 山阳县| 新昌县| 晋宁县| 武平县| 定日县| 临洮县| 平潭县| 大英县| 河间市| 大英县| 临沧市| 冷水江市| 荃湾区| 曲周县| 双鸭山市| 乐亭县| 临颍县| 孝感市| 梅州市| 成都市| 天全县| 台南县| 永靖县| 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