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齊默向其余人又都做了介紹之后,雖然除了鄒公子之外,大家還都對齊默的身份有所存疑,但也不好深問什么。
然而接下來,張先生便按照齊默的想法,說明了接下來的安排,卻是讓大家都很是出乎意料之外。
因為齊默首先要看的,不是大家都已經著急上火的項目工地,而是要先參觀遺址發掘現場,這還是讓一行人都有些暗自腹誹不已。
似乎齊默今天的最重要的任務,根本不是來為大家解決問題,而是專程陪著綠珠這小丫頭來參觀的!
齊默早知大家會有這樣的腹誹,可卻并不作解釋,而是和歡呼雀躍的小綠珠一起,興致勃勃地向遺址發掘地的大門里走去。
這樣的結果,讓已經聽過了齊默不少傳奇的鄒公子,也有些驚詫莫名!
鄒公子淡淡地對張先生笑了笑,又看著已興沖沖走到前面去的齊默和小綠珠,不禁也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
“張兄!我看這位齊兄弟,還真是一位真人啊!”
依然站在原地沒有動作的鄒公子,也忍不住轉過頭來,對同樣有些無奈的張公子說道。
“公子爺,你就擔待一點吧!齊默這人的行事,我也實在是看不透!可是有一點,只要他出手,從來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雖然也有些哭笑不得,可已經站在齊默一方的張先生,也毫不猶豫地對齊默給予了堅定的支持。
“那就好!那就好!”
鄒公子苦笑說完,又寬慰般地拍了拍張公子的肩,才示意還在原地發呆的大伙都一起跟上。
就過樣,在金沙遺址發掘近兩年以后,在來自全國的眾多考古學家都紛紛趕來此地,以破解三星堆古城突然消亡之謎的時候,齊默也來到了這一處對古蜀歷史來說極為重要的考古遺址。
雖然這里還是未曾對外開放的遺址發掘地,但通過張先生的關系,齊默一行人自然是通行無礙。
而這一路上,小綠珠已經好幾次和齊默說過,要給齊默哥哥好好做一回向導。
很顯然,這個小家伙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這一處遺址發掘現場了。
此時,齊默和綠珠正走在一座巨大的遺跡坑邊,而這里正是金沙遺址最重要的考古發掘現場。
這一處在遺址發現之前,被人們稱為“金沙村”的地方,也是金沙遺址最早發現文物的地方。
而現在的遺跡坑,已經被一座剛建成不久,近似圓形的棚頂建筑所完全遮蔽和保護了起來。
這座跨度達60余米的巨大棚頂建筑,既是國內僅次于秦始皇兵馬俑的大型遺址現場保護大棚,也是未來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遺跡館的主體建筑。
雖然金沙遺址在發現的之初,也曾經遭到過部分破壞,但在發掘現場深達數米的泥層中,還分層埋藏著十分豐富的遠古文物。
而現在正在逐步清理和發掘的遺跡大坑,也正是古蜀金沙王國專用的濱河祭祀場所。這里正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埋藏最豐富的祭祀遺跡。
在先秦時期,金沙王國的濱河祭祀場所,是沿著古河道南岸分布的寬闊河灘,在持續使用了長達500余年之后,才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讓這塊金沙人心中的圣地逐漸荒蕪。
而如今,已經并不清澈的摸底河,依然在遺址坑的北側靜靜流淌。
金沙遺址的發現,無疑是復活了一段古蜀先民已經失落已久的歷史,讓金沙遺址與寶敦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遺址、戰國船棺墓葬一起,共同構建了古蜀文明發展演進的四個不同階段,并將c市的建城歷史,從距今2300年提前到距今3000年左右。
而隨著品類繁多的精美文物和祭祀用品的紛紛出土,那些燦爛非凡的金器,神秘詭異的青銅器,色澤艷麗的玉器和原始質樸的石器,無不顯露著古代工匠非凡的創造力,也無疑書寫了一段古老先民“近神”的歷史。
其中出土的最為著名的一件“太陽神鳥”金飾,更是反映了古蜀先民對太陽的崇拜。
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呈圓形且器身極薄,內層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由四只飛鳥首足前后相接,四只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中心的太陽向四周噴射出十二道光芒。
這與《山海經?大荒東經》等古籍記載和神話傳說中的“使四鳥”和“金烏負日”極為契合。
而這件最富代表意義的古蜀先民文物,它的發現就十分詭異且極具傳奇色彩。
據考古師傅們相傳,這張太陽神鳥金飾的出土,可謂是純屬偶然,而它的出土過程,也可謂是復雜曲折又驚心動魄。
因為最初的時候,曾經因為挖土機的施工,把它從地下挖了出來,可卻被堆放在溝邊幾十天,飽受風吹日曬,然而卻無人能發現。
后來,因為施工完成,工人們堆土回填之時,又被再一次埋入地下,依然沒有人發現。
再后來,又回填的土層因為高低不平而需要人工平整,就在這樣的平整過程中,它依然沒有被人發現。
到了最后,施工方為了夯實回填土層,又用上了振動機,每隔5厘米不斷夯打,直到回填土層被砸得結結實實,可它卻神奇地避開了振動機,絲毫未受破壞。
而就在“太陽神鳥”金箔出土以后,發掘團隊也立即聯系了幾家專門生產金箔的著名廠家,做出了一件“太陽神鳥”的復制品。
然而,歷經半年才制作出來的“太陽神鳥”復制品,卻與原件有著很大的差異。除了暗淡無光之外,復制品中的“太陽神鳥”更無絲毫的展翅欲飛的神韻。
人們發現,以現代的技術和工藝,卻根本制造不出數千年前就已經存在的“太陽神鳥”金箔。
隨著金沙遺址的發現,當人們在慶幸于此找到三星堆余脈和戰國蜀文化源頭之時,卻被更多的謎團所困擾。
相傳,古蜀國之所以有規模恢宏的宗教祭祀場所,還在于古蜀人本就有溝通“天地神靈”精神能力。
當人們參觀這樣的遺跡,尤其是在考古發掘現場參觀的時候,更加忍不住會懷疑,在古蜀先民時期,到底有沒有神?神是什么?是不是來自外太空星域?
因為人們不知道,在3000年前,是因為戰亂紛爭還是天災**的原因,才讓精美絕綸的“太陽神鳥”金箔,被揉成一團而塵封在無盡歲月的塵土之中?
而此時的齊默和綠珠,一邊參觀著考古發掘現場和已經出土的眾多文物,也一邊探討著這樣的問題。
現在的齊默,正盡職盡責地給勤學好問的小綠珠,擔當起了關于古蜀文化考古的啟蒙老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