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禪忌 正文 第一回:游刃疾書訴情傷。

作者/林洋特skylim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sun feb 14 22:05:46 cst 2016

    時逢清代康熙四十六年,天下初定,四面邊疆未掀戰禍,中原一片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江南更是錦繡繁華。

    神州廣傳一句話:山東東北多硬漢,江南遍地讀書郎;江南給人們的印象是室內嬌花,經不起風雨。

    然而那只是北方人比較好勇斗狠,將南方人認做沒膽匪類,不堪一擊,其實南方人是比較知書達禮,喜歡動口不動手,因此行止上就比較優柔雅儒了。

    你不信嗎?不信就帶你到江南去,瞧瞧蘇州有家揚名的武館,號稱‘千詩館’,正舉行三年一度的比武賽事。

    一名身穿褐色勁衣的中年漢雙手舞動金槍,兩腿緊踏方位,一對眼神盯住對手的劍,絲毫不敢松懈,他口中念道:“雙成明靚影徘徊,玉作屏風璧作臺。”

    明明處于生死一線的武斗,瞬間即可命喪敵手,那還有閑情來吟詩誦詞。豈知褐衣中年漢一詩剛畢,攻勢立狠上三分,槍槍不離對手要害,還封殺了他所有的進退之路,似乎要趕盡殺絕。

    在場觀賽的有不少女眷,見到中年漢的兇狠模樣,都尖叫出聲,唯有三名美女中的美女能處之泰然,不露惶恐之色。這三個女人有兩個正值豆蔻年華,顯出洛神風姿,出落得似玉人兒一般,芙蓉面,楊柳腰。

    最小的才十五歲,卻擁有樊素口,小蠻胸,難掩美人胚子的姿色。三位名媛確是天上少,地下無的神仙人物,合個蘇州城,上中下三等人,確是無人不知,她們就是當今皇帝欽點的:‘江南三朵花’。

    同褐衣中年漢對敵的年輕俊伙子,約莫十七八歲吧!一張冠玉之相,難怪少女們都為他緊張,似她們自己親身臨敵一般,隨著少年的危險而驚叫,跟著少年的進擊而歡呼。

    少年雖然外型凸出,衣著卻讓人不敢恭維,他不修邊幅,衣服破皺不堪,而且布滿補丁,像個乞丐無賴,他姓陳名單,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

    陳單名字雖簡單,身手卻不簡單,只他喝道:“合抱凌云勢不孤,名材江南只一株。”此詩有點自吹自擂,卻無疑是好詩,不止壯志凌云,而且清高潔譽。

    陳單使一柄長劍,咋看之下,劍似游龍,又展若鳳翔,當唸至江南只一株時,劍作驚虹,往褐衣中年漢狠扎過去。

    中年漢姓張名介冕,較陳單年長,于千詩館里頭,他排行第三,陳單反在其上, 給稱做二師哥。

    別看陳單年紀小,他幼年于千詩館長大,耳孺目染,練得不少絕技,對‘吟詞誦’這門絕技,無論變化或招數,早就了然于胸。

    三朵花較大的兩人是對姐妹花,父親乃蘇州首富;沈源,大的名蓮,十八歲,小的名蓉,十七歲。

    不知有多少宦家貴族,都來向沈家求婚,沈源不舍得把女兒年紀輕輕遣嫁出去,便一律回絕。

    三朵花中的一朵小花可是最漂亮的,她名潘庭鶯,是千詩館館主‘弓字雙飛’潘千重的掌上明珠,潘庭鶯上邊還有個哥哥,叫成風,也是館里重量級人物。

    身為千詩館大師兄的潘成風是位敦厚君子,從不做無謂的爭端,他是個讀書人,卷不離手,也對武功極感興趣,因此學成潘千重七八成火侯。

    潘千重創立千詩館近三十年,在江湖享有頗高的名望,于江南更是響當當領袖人物,一身文武并重,能道善打,一身絕技‘吟詞誦’,給譽為武林一大特色。

    ‘吟詞誦’能將詩句詞匯融入武術,可說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一般武師多棄 筆從戎,故而敵得過武來比不了文,結果還是一敗涂地。

    此刻,競技場中又起變化,二師兄陳單使出‘吟詩誦’第三十九路;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只見他雄偉的身軀頓時扭扭捏捏起來。

    雖然陳單模仿苗條處子凌波微步,扮得唯妙唯肖,仍令觀者啼笑皆非,然而這一招卻威力驚人,將排行第三的張介冕迫得步步敗退。

    左首女眷中,一名四十歲左右的素服道姑叱喝道;“生女猶得嫁比憐,生男埋沒隨百草。”這首詩吟得不倫不類,卻是詩圣杜甫的千古絕唱。

    于千詩館眾子弟的心目中,這文皺皺的一段詞里邊,藏有凌厲的招數,包含著快捷、迷幻、陰柔,由張介冕緩急適中的展示在槍法中。

    果然陳單自捆手腳,舉式艱辛,原來這招從杜甫《兵車行》演變的武技,剛好克制陳單所展的《麗人行》,同是出自杜甫名句。

    你道這素服道姑是誰,她和張介冕是姐弟,卻是館主潘千重的師妹,千詩館里地位尊祟,上下人等皆稱她為‘金姑’。

    在這場考較武功的比賽中,私底下卻隱藏著一段半公開的男女情愛關系,張介冕是名門子弟,家財鉅富,在蘇州只屈居沈源之下,只因他中年習武,入門較遲,因此年齡大陳單近一倍,反只能當其師弟,排列第三。

    張介冕自命風流,尚未娶妻,他看上江南三朵花中的沈蓉,若沈蓉出于貧寒之家,早讓張介冕耍手段據為己有,壞就壞在她是首富之女,錢財無法疏通。

    豈知同門二師兄陳單也同時看上沈蓉,誓要討其為妻,雖說陳單父母早喪,身無分文,但蘇州首富沈源曾當眾聲明,只要自己的女兒喜歡,對方即使是個乞丐,沈源仍會招其做婿。

    說起這位沈蓉姑娘,揚州城老小給她取個外號叫;甜甜小主。事因沈蓉平易近人,沒有架子,待人接物總先來個甜甜的微笑,讓人感到溫暖窩心。

    ‘金姑’是女眷們的專門導師,三朵花本出自她座下,當探知親弟弟喜愛沈蓉,當然會傾全力攝合這段姻緣,豈知沈蓉眼高過頂,她曾透露,要嫁個能文善武,像師傅一般手口皆佳的夫君。

    因此這場比武,陳單和張介冕不只勢均力敵,且都全力以赴。要知千詩館是采取淘汰制度,若張介冕贏了,今后每個人都稱他二師兄,同樣的道理,陳單如果輸了,就會降成三師弟。

    當然,這場雖然說只是師兄弟過招比武,但影響卻是深遠的,就因為誰贏了才能在沈蓉的心中占一席地,所以當張介冕被迫得手忙腳亂時,金姑忍不住出言提醒,畢竟是出于姐弟同心。

    突聽“咦!”聲不絕,每個人均發出驚愣聲,原來陳單在奪命金槍纏身之下,不思解圍,反使出招式名稱極纏綿的一招;‘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陳單像似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因為他全身經脈已被張介冕的金槍封鎖掌握之下,陳單反而不招不架,自個兒在舞劍,向空間畫字,又像是獨自習武。

    陳單這反常的舉動唯有沈蓉能夠明白,因為他將下場之際,有絲聲音回蕩在她耳際,那是種傳音入密的聲音:“今生不能娶你為妻,生不如死,單單就用鮮血為你寫下最美麗的詩篇。”

    沈蓉尚不知所謂,正陷入沉思,卻聽到“吱”一聲,隨后是周圍觀眾的驚呼聲,只見陳單右胸被血染紅,仍然在自使自招。張介冕這一刺本可將陳單貫穿,但他以往與陳單對決,都是慘敗收場。

    每次均陷入陳單設計的招式中,令他心有余懼,因此即使一擊得手,也不敢全力施為,反而是一觸即退,陳單才僥幸逃過死劫。

    但陳單也受傷不輕,茶杯大小的傷口正泊泊流著鮮血,滴滴灑落地面像滿土開出朵朵梅花。館主潘千重嚴聲道:“冕兒單兒,好了,到此為止。”

    師父的嚴令無人敢違背過,而且二師兄和三師哥都是師父的應聲蟲,向來都是最聽話的,豈知今日兩人都不理師父的旨意,仍在苦斗不休,令全場同門看傻了眼。

    張介冕首次致傷二師兄,一股興奮莫名,就當作耳背沒聽到師父的聲音,立即痛下殺手,非除去這根眼中釘不可,而陳單已了無生趣,立志必死。

    陳單雖運劍如風,卻不是迎敵決戰,而是在‘自寫情書’,以生命表示無悔愛意,以鮮血獻出赤子真情。

    沈蓉深明陳單這一招‘自尋死路’的招式;‘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亦自傷。’是用來對付左邊的敵人,但如今他的對手卻在前方。這首詩詩名:《貧女》,借描述貧女來自傷身世,雖哀怨卻透出孤芳自賞,不寫俗流的傲岸氣概。

    潘千重在眾多弟子之中,最看重二弟子陳單,認為他悟性奇高,能繼承衣缽,豈知年紀輕輕就心存死志,所謂:重病能醫,心死難救。

    潘千重于武藝是超越癲峰,對小兒女的情情愛愛卻一竅不通,又錯過了時機,已無法相救愛徒,而張介冕圓轉滾動的槍花,更不會有一丁點的容情,早演化成鉤魂拘魄的奪命使者。

    沈蓉眼角含淚,心里卻在掙扎一般,她知道如果再保持沉默,陳單的小命肯定不保,但若叫他自保,又好像對他許下承諾一樣。轉念間,她在尋思:“啊喲!不管他了,先救下二師哥的性命再說。”

    沈蓉的小口終于并出一首詩:“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代表著四招十二式,要陳單回劍自救。

    這首詩描述貧賤夫妻的家庭鎖事,根本不曾與武場較量有何關連,但閉目待死的陳單聞聲后,卻好像突見一線曙光,全身充滿活力,眼神有著歡意,似乎人生又找回了希望,正要挑劍破敵時,一根鐵搶已狠狠地刺入他的身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四会市| 宜昌市| 泸州市| 黑山县| 五家渠市| 庆城县| 开化县| 沙坪坝区| 东宁县| 广安市| 陵水| 屏南县| 南阳市| 阳山县| 谢通门县| 徐州市| 喜德县| 香河县| 铁岭县| 洮南市| 抚远县| 天镇县| 高雄县| 肃宁县| 鹿泉市| 庆阳市| 文山县| 通州区| 昭苏县| 宜川县| 五指山市| 庄河市| 绥阳县| 东宁县| 资中县| 静海县| 凤台县| 达孜县| 寿宁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