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宋皇后送回宮中,趙佐留下和顏含玉說話。
“你還好嗎?”
“謝太子關心,我很好。”
“此事本不是多大的事,最多只是兩句口舌,想來你是故意去找孫妃麻煩的吧?”
“太子既然知道,又何必說穿。”
“四哥久去不歸,父皇對此心存芥蒂,你算準了父皇的心思,故意讓孫妃說出口,使得父皇厭惡,即使真相如何,父皇也不會在意。”
當今皇帝最在意的是天下獨掌,那句誰的天下不正是如鯁在喉?
“含玉妹妹”
“太子殿下還有事嗎?”
“我們”趙佐緩緩說著,“再也回不去了是嗎?就像小時候如今,我們便無話可說了嗎?”
“太子殿下說笑了,小時候不懂事,童言無忌,現在可都大了,您是太子,若是我有個冒失,指不定就是冒犯天威。”
“我知道,你還是怨我的!”他喟嘆一聲。
他的聲音很低,眼底的神情更是難測,“我知你們所想,我不應該是太子,我上面有個哥哥,怎么算太子也輪不到我頭上!含玉,若這個太子之位是四哥,你是不是還會像以前那樣待我?”
“太子真會說笑。”
見她一副淡漠的神情,他黯然一笑。
“是啊,太子之位哪是我一句話,說是誰就是誰呢?我也就說了個笑話。”他說完這句話,正色道,“父皇立我為太子,我便不會輕易卸下這責任,有我在,我便不會手足相殘。”
她不討厭面前這個人,可顏含玉想到那個帝王,心里就忍不住多了幾分怨。
“殿下說這些是在跟我保證什么?”
“我不會傷害四哥。”
顏含玉一笑,頗有些諷刺的意味。
“前朝太宗帝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和弟弟,最后被立太子,登基為帝。如此踏著兄弟的血上位之人自古不止其一,我雖沒有太子熟記史書,卻也是明白其中道理的。太子不必跟我保證任何事。”
他的臉色有些蒼白。
見他這副樣子,她又有些不忍,只得暗暗掐自己的掌心。
“你怎知我做不到?”
“就算你想做到,可你能保證那位能做到嗎?你是臣,他是君,你是子,他是父,你為人忠孝,忠孝節義,又有誰能做的圓滿?”
趙佐知道很難,他想平衡這層關系,讓父皇莫為難四哥,讓四哥少些戒備,亦或許這皇家的親情實在難以調控罷。
“你心思靈透,什么都瞞不過你。太傅大人出事,我知道你心里有疑慮,此事我定會查個明白,不讓太傅大人蒙冤。”
“既然殿下想說話,我便說些不中聽的。殿下,你真的了解你父皇嗎?”
“父皇為人處事果決,知人善用,仁厚節儉,又勤政愛民,雖不及皇伯父在世時的明章之治,卻也無甚差錯。”
“是不是一個人看著行無差錯,在背后行陰私之事就可以視而不見?”
“你是說我父皇對四哥暗傷?”
顏含玉看著他不說話。
“四哥那些年久居王府,不問世事,我一直以為四哥最為淡泊,后來才知何為步步為局,他所做的事比我們想象中多很多。含玉,如若可以,我希望你不要嫁給他,他并不是良配。”
顏含玉怒極反笑,“所以呢?秦王殿下所做之事威脅了皇權,皇上處之而后快便是理所當然?太子殿下覺得他心機深沉?便覺得他不是我的良配?若不是他這些心機,怕是早就尸骨無存了。”
“我不是那些意思。”他急切的想解釋。
“殿下不必再說,你我已無話可說。告退。”
“含玉”
“你還想聽?”
“我不說那些話了。”他知道那句四哥不是她良配的話讓她不開心了。
“既如此,我就再說些逆耳之言。有些事我覺得殿下還是知曉為好,七年前,我去蘇州外祖家巧遇趙賢,同行了一段,途中卻遭人半路劫殺,我險些死在河里。四年前,我從蘇州外祖家歸來,途經揚州,救下一個垂死之人,若不是在外家習得醫術,我便是遇上他,也是遇上一具尸首,我既然救下他,就不會讓他再出事。我認定他,這一生就不會改變。”
趙佐想到四哥那次去秦岐,龍神衛卻緊跟其后,父皇說,四哥早生異心,又手握兵符,若不時刻派人跟著,卻不知會發生什么事。
“四哥身為皇親貴胄,難保會受歹人追蹤,龍神衛只是護他。”
他不信,顏含玉談不上多失望,畢竟是生身父親,而她什么都不算。
“殿下所言極是,想你們都是皇親貴胄,攀上了總歸沒有好事,就像我祖父,我祖父一向清正,行事磊落,他一屆文官,如今卻被人說是勾結外賊,也不知這外賊是誰?”
“我”趙佐啞口無言,“如若太傅大人清白無辜,我便是拼上這條性命也會保太傅大人無事。”
“殿下,這件事你還沒看透嗎?”
如今這種狀況,被疑心勾結外賊,這樣的罪可不是小事,不見即刻清理整頓,卻是先囚禁起來,這事情定有其他隱情,亦或者受了脅迫也說不準。
勾結外賊,輕者抄家流放,重責殺身之禍,全族遭殃。
“真是傻。”她低低道。
說他傻,其實是他尚存赤子之心,或許知曉他父親野心勃勃,卻不敢信那是踏著多少人的鮮血才登上去的。
“我不喜歡小丫頭這樣說。”被一個小丫頭說傻心底也不知是惱還是羞。
“我沒有其他意思,只是覺得殿下對自己的父皇了解尚淺,殿下心慈,或許不信生身父親心存不善,可發生過的事總不會錯。年初城南廂的王太醫死于火海,殿下還記得嗎?”
顏含玉并沒等他回答,繼續道,“此事并非意外,而是皇室暗衛所為,偏巧那暗衛是我們顏家出去的。”
“你說顏三?”趙佐隨著她的話,心思轉的飛快。
顏三被趕出家門這事并沒有宣揚出去,但該知道的人還是知道的,只是皇帝都沒處置,只是被降了職,顯然還是用的,壓著言論,自然就沒人在外面議論了。
“是,是他。王太醫的死或許殿下能從其中查出些問題來。”
顏含玉話題一轉,“我頂著大逆不道的言論,就是想讓殿下弄明白一些事情。有時候糊涂一些是好事,可有些事不能就這么糊涂的過去。先皇帝去的太突然,有些事殿下不如去找趙老相爺,想個法子問一問那位到底是怎樣登上皇位的?或者去查查我爹到底是怎么死的?還有更早的事,南唐后主到底是怎么沒的。殿下能從齊王口中得知一些事也說不定。”
當今皇帝怎樣坐上的皇位,趙老相爺最是清楚不過。她如今這樣跟他說,正是想讓他自己去查皇帝當年的野心,而齊王知道的怕是不少。
當今皇上,靠一紙金匱遺詔坐上了皇位,可又有誰知其中隱情?
她的父親又是在怎樣的環境下艱難自保,難道這些都不要公之于眾嗎?
她父親的死因為承著皇恩,自然無人疑心什么,也不會有人去探究這真實性,但是若不是受了皇恩,而是另一番光景,蛛絲馬跡一定能尋到。
而金匱遺詔,一直有人懷疑,可說到底是老相爺親口承認的。
這件事是一個突破口,她相信,只要從老相爺口中得知真相,就能大白于天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