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圓微。”
凈涪猛地站直了身體,不自覺抬起的臉上是掩飾不住的驚愕。
老僧看見這個少年沙彌的平靜表情終于被打破,心底只覺好笑,眼中也就漸漸地漫上了笑意。
眼前這個少年再是出色,也還不過是一個孩子。
殊不知,凈涪為之驚愕的并不是他的身份,而是他這樣直接將自己的身份攤開放到他面前的做法。
天靜寺八代祖師圓微確實圓寂了不假,但他的神魂并沒有進入西天凈土,而是滯留在天靜寺的塔林里這件事情凈涪在還是皇甫成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如果不是忌憚著這位天靜寺的八代祖師,當年的皇甫成不可能一直不對天靜寺出手,反而放任佛門在道魔相爭中收縮勢力,固守一地。
當年皇甫成的這個決定在魔道的中下層修士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但魔道的頂級修士卻都緘然不語的原因。
對于魔道修士而言,佛門和尚是比道門修士更為礙眼更為厭惡的存在。有機會的話,魔道修士誰不愿意將佛門連根拔起?
但就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個圓微的存在,就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位當年天靜寺大和尚之首的圓微方丈到了如今究竟實力幾何,所以他們才對皇甫成的決定保持沉默,不敢下狠手真正將天靜寺逼上絕路。
八祖圓微,是景浩界佛門當之無愧的定海神針。有他在,佛門就有了底氣,有了依仗。
凈涪不知道這位佛門八祖為什么不往生西天凈土,要在這景浩界中滯留,他也不想去知道。他不是真正十二三歲的少年,沒有那么旺盛的好奇心。他不理解的是,為什么這位八祖會直接將自己的身份告訴他。
圓微看著凈涪擰著眉頭的樣子,又忍不住笑了一下,他回頭看著下方綿延山脈上的寺院,目光復雜。
圓微不說話,凈涪自然也只能安靜地站在那里。這山頂塔林上一時安靜得只剩下山風吹卷的聲音。
“我聽說你得一片貝葉禪經,貝葉中記載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卷。”圓微側過身來,用一雙唯一清晰的眼睛看著凈涪,“我能看一看嗎?”
凈涪點點頭,伸手取出那片貝葉,上前兩步雙手遞了過去。
圓微似乎笑了一下,一團模糊不清的東西取走了那片貝葉。
凈涪低垂著頭,并不去看圓微。
圓微模糊得似乎沒有實質的手穩穩地拿著那片貝葉,目光一寸寸梭巡過它,看得極其認真。
看了半日,圓微又將貝葉還了回去。
凈涪將貝葉重新收回去,就依舊沉默地站在那里。
圓微掃了他一眼,彎了彎唇角,難得起了幾分逗弄的興致:“你就不問問我為什么?”
凈涪抬起眉頭看了他一眼,便又將目光收回。
圓微又笑著道:“你這小沙彌啊......”笑完,他又說道,“雖然你修持的是閉口禪,又不能說話,但你該知道,我佛門有一門叫他心通的神通?”
他心通?
凈涪愣了一下,心底一凜,所有在心底閃過的不該出現的心念全部收斂,只留下那些本來就應該存在的,只屬于凈涪沙彌的心念來回流轉。
不怪凈涪這般警惕。
他心通是佛門一門鼎鼎有名的神通。
如來知他眾生心中所念,如實知之。能證得他心通的大德僧眾,無須言語,便能看穿看透一個人的心思。
這便是他心通。
但證得他心通的前提條件,是要己心通透明澈,才能以己心觀人心,得知他人心中所想所念。
圓微看著愣怔的少年沙彌,面上又是一笑,心頭卻有些悵惘。
他心通這一神通,他當年確實已經得證,但現在,這神通又如何還能保持下來?
圓微收了臉上笑容,目光掃過那片貝葉禪經所在的袖袋,隨手將一道氣息送到凈涪面前。
“老僧雖然早已圓寂,但影響力卻還是留了幾分,這道氣息你收下吧,日后遇著事情,或許還能有些用處。”
圓微的目光落在凈涪身上,卻分明看到了那渺渺遠遠的將來。
今日因緣已定,日后果報必來,只希望他這個已經圓寂了的老僧還能為他擋去幾分風雨。
圓微最后看了凈涪一眼,模糊不清的身影陡然在消散在空氣中,徒留一道氣息順著牽引歸于塔林里屬于他的那一座佛塔上。
凈涪擰著眉看著虛虛浮在他張開的手掌上的那道氣息,一時想不明白。
雖然凈涪已經是兩世為人,見識閱歷卓絕不凡。但他上輩子乃是魔道圣君,對佛門諸事只能說是知道,而不是了解。他對佛門的一切理解認知,絕大部分都是他這一世積累而來。可他現如今也不過是一個十三歲的小沙彌,對佛門認知淺顯,見解單薄。所以八祖圓微能夠看得清楚的東西,凈涪卻分毫不覺,懵懂不知。
凈涪不知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并不僅僅只是一部佛門真經而已。它其實還指出了另一條證就佛陀果位的路徑。
從當年開始,因為寺中隱隱出現的種種流派,圓微一直在冥思苦想,靜坐觀照,想要找到一個能統合各流派,能讓各流派融洽相處的法子。
這樣,紛爭不斷的天靜寺就必定能回歸昔日平靜安寧的日子。
可惜的是,直到他圓寂,圓微還是沒能找到這個方法。
實在是太難了。
佛門僧眾,重在修心,追求心念堅定,煉就琉璃佛心。能在這一條路上走得順暢的大和尚們,都是心志堅定,無妄無惑的人。想要將這些堅定自己道路的人統合起來,實在是難如登天。
哪怕到了現在,圓微還是沒有找到那一個辦法。
可是,也是在某一次禪定中,圓微他忽然醒悟了過來。
天靜寺一眾大和尚修持,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他們想要參悟世界的真諦,了悟己身存在,尋得大解脫、大歡樂、大自在。而他們修持的方法,他們發展出來的種種流派,不過是他們在到達目的地之前走過的不同道路而已。
既然最后都能到達目的地,又何必一定要強求別人的路和自己走過的路完全一樣?
也是至此,圓微才終于了悟。當年的他錯了,當年他的那些同門也都錯了。他們都想要得到自己同門師兄弟的認同,所以就格外固執地堅持己身,摒棄他道。
執念太過,終生妄念,最后就都錯了。
不僅如此,就連他們天靜寺對凡俗僧眾的態度也錯得離譜,而且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也正因為如此,身具大功德的二代祖師即便入得西天凈土,也不過就是一個西天無數羅漢中的一個而已。
既然知道錯了,那就當然是要改過。
可當圓微終于醒悟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圓寂很多年很多年了。天靜寺的正統衣缽也已經傳到了一百零八代。
百代傳承之后,圓微在天靜寺的地位確實被提升到一個頂級的層次,但已經圓寂了的他卻只能固守在這片塔林里了。
而在日復一日的觀察后,圓微也一直未能在天靜寺中找到那樣一個足以擔起這個重擔的僧眾。
直到后來,他得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現世,直到現在,他看見了這個名叫凈涪的少年沙彌......
那一個他一直在等待著的人,出現了。
這個叫凈涪的少年沙彌,那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真經,將會引領景浩界佛門再走出一條通向目的地的坦途。
圓微已經很久沒有像現在這樣堅定了。
然而,每一次變革都伴隨著無盡的業火。
圓微也只希望,他能讓佛門在這變革的業火中多保存一分理智,多一點冷靜,然后走向另一個光明輝煌的未來。
屬于圓微的氣息歸入塔林中央的那一座佛塔后,又很快就安靜沉寂下來,再沒有一絲一毫的波動。
塔林里通天的光柱依舊光芒萬丈,普照萬物,支天撐地,那份亙古不變的輝耀依舊讓人心折。
凈涪就那樣凝視著手中那道虛浮的氣息在原地站了很久,直到暮色四合,山下廟宇中傳來陣陣鼓聲,廟宇里的僧眾陸陸續續地走入法堂準備進行晚課,他才終于在這樣的沉思中醒了過來,有了動作。
就見他攤開的手掌握起,手心上的那道氣息乖順地被他握在手心里,又被他收入一尊木質小佛像中,收入褡褳安置妥當。
然后,他又回頭看了一眼塔林上方的那道肉眼不可見的光柱,對著那道光柱雙手合十彎身一禮,才轉身一步步走下石階。
每走一步,凈涪身上的氣息都會有些許細微的變化,或微微向上浮起,又或是稍稍往下低壓。
這樣的一步一變化,到了山腳下才徹底結束。
在最后的鼓聲中踏入法堂的凈涪已經和平常沒有任何的不同,至少,清篤禪師和清顯禪師是分不出什么不同的。
他們進行晚課的法堂就在他們暫居的禪院里,法堂不大,在這個法堂里進行晚課的人也不多,就清篤清顯兩位禪師再加凈涪一個沙彌而已。
晚課結束后,凈涪才剛要告辭回自己的禪院中去,就被清篤禪師叫住了。
“凈涪師侄,你且等一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