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涪看著凈懷、凈古和凈蘇三人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停下了腳步,也只得站在了原地,等著三人回神。
幸好這三位沙彌心境頗為不凡,沒讓凈涪等上多久,便各自回過神來。
但凈古和凈蘇兩人回神之后的第一件事,卻都是定定地望著凈懷沙彌。
凈懷沙彌被這兩位沙彌的目光看得心底發毛,忍不住抖了抖身體,看了一眼就站在一側看著他們三人的凈涪沙彌,才低唱了一聲佛號,道:“我知道了。等今日晚課后,我將那一部經義默寫下來就是。”
凈懷沙彌剛才翻看過那一部經義。雖然那部經義確實厚重,內容極其豐富,雖然說是淺解,但卻是從那一部最初的《佛說阿彌陀經》起,深入淺出地闡明佛陀經義,一點點梳順著景浩界內萬萬年流傳下來的《佛說阿彌陀經》經義,可謂是字字珠璣,句句珍奇。
但那一部《淺解佛說阿彌陀經》他也不過看得一遍,就將那部經義交還給了那一位懵懵懂懂就招了災禍的陳青運。
凈懷沙彌回味了一番,不自禁面露向往地感嘆道:“果真是祖師,就是不凡。我不過才粗粗看過一遍而已,看的還不知道是哪一位師兄弟的手抄本,竟也頗有幾分觸動......也不知這一位恒真祖師的原本會是何等驚艷......”
凈古、凈蘇兩人眼見著凈懷沙彌如此情況,也被凈懷沙彌挑起了心思,兩人對視一眼,便就連連催促凈懷沙彌和凈涪兩人:“該走了,該走了......快些走,等會兒就能早些歇息......”
凈涪知曉恒真僧人的底細,雖然對他個人頗為忌憚,但對他的那一部《淺解佛說阿彌陀經》也確實心有好奇,他點了點頭,就順勢往前走了兩步。
如此一來,就只剩下凈懷沙彌一人還站在原地不動。
待到凈懷沙彌從那經義中回過神來的時候,凈古、凈蘇連帶著凈涪沙彌都已經走到了路的盡頭,堪堪就要拐彎了。
凈懷沙彌無奈地搖搖頭,疾走幾步,追上凈涪三人。
幸好凈古、凈蘇兩位沙彌也沒真的要撇下凈懷沙彌,不過就是一個玩笑,見得凈懷沙彌終于在后面往前追趕后,他們兩人也就放慢了腳步,等來了凈懷沙彌,才恢復了正常的速度。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來回閑聊著,竟打破了自出發以來就隱隱存在陌生和隔閡,顯得親近不少了。
但哪怕是這樣,他們也沒去詢問那一位“陳青運”所說的那些事情,只催促著凈懷沙彌將他看到的那一部《淺解佛說阿彌陀經》的經義與他們說來。
他們不提,并不意味著他們就不將這事放在心上。恰恰相反,自那之后,凈懷、凈古和凈蘇三位沙彌路上就更添了一份小心,不比以往隨意。
凈涪倒是沒有這三位沙彌那般小心翼翼。
他每日里仍舊如常作息,如常修持,如常行走。這般的輕松寫意,在讓凈懷、凈古、凈蘇三位沙彌看得驚詫的同時,也很有效地舒緩了他們的心神。過得平靜無波的數日之后,三位沙彌也終于能夠恢復初初上路時候的心態了。
也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能夠真真正正全心全意地投入那一部《淺解佛說阿彌陀經》里去。
凈涪將他們的這一番變化都看在眼里,他垂了垂眼瞼,什么都沒有說,卻忽在一日,將他自己手抄的那一部《佛說阿彌陀經》取出,遞給了凈懷沙彌。
凈懷沙彌初初還有些木愣,不明所以,但他還是伸手接過,低頭翻看。
剛剛開始翻看的時候,凈懷沙彌的眼中還帶著些疑惑和不解,但不過才看得一小段,他眼底的種種雜思亂緒就全部消失不見,只有一片讓人側目的專注。
不過是頃刻間而已,凈懷沙彌的心神居然就被全部拉入了那一部凈涪手抄的《淺解佛說阿彌陀經》中。
凈懷沙彌的變化很快就惹來了凈古和凈蘇兩位沙彌的注意。
他們紛紛側目,卻見凈懷沙彌完全注意不到他們,而凈涪沙彌又已經開始沉入了他自己的修行之中。
凈古和凈蘇兩位沙彌對視一眼,俱各明白對方的心思。
等到凈懷沙彌耗去了整整兩個半的時辰翻完那一部經義,一夜已經過去了。東方天色發白,而他卻絲毫不覺倦怠,反倒如同久餓之后終得一頓飽餐一樣,饜足至極。
可他才剛舒舒服服地嘆了一口氣,正要露出一個笑容來,只打開一條細細縫隙的視線里就擠進了兩張帶著笑意和討好的面孔。
他們都在低聲地叫道:“凈懷師兄......”
“凈懷師兄......”
“凈涪師弟剛剛交給你的那一部《淺解佛說阿彌陀經》應該論到師弟我了吧/請師兄你先交給師弟我吧......”
凈古和凈蘇兩位沙彌都聽到了對方的聲音,立時狠狠地瞪了對方一眼,又同時轉過頭來笑看著凈懷沙彌,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道:“交給師弟我吧......”
凈古、凈蘇兩位沙彌再度互瞪一眼,但聽凈古沙彌道:“凈蘇師弟,我可是師兄,依次序列來說,凈涪師弟手抄的那一部經義,凈懷師兄看過后,可就該輪到師兄我了吧......”
凈蘇沙彌卻也是理直氣壯,他道:“凈古師兄,凈懷師兄早前親自抄寫的那一部經義現在可還在你手上呢。師兄你都已經有一部經義在手了,師弟我可還是兩手空空的呢......”
說到這里,凈蘇沙彌的臉上笑容更濃,他反問道:“莫不是......莫不是凈古師兄你......”
凈古沙彌聽到這里,便知無望,他戀戀不舍地最后看了一眼凈懷沙彌手上的那一部《淺解佛說阿彌陀經》,再抬頭時他的面容卻是極其端肅嚴整,他道:“凈蘇師弟所言甚是,那一部經義......確實是該輪到師弟了。”
那中間的一個小停頓,不僅僅是凈蘇沙彌,便連凈懷沙彌也都聽得一清二楚。他們師兄弟兩人看著凈古沙彌臉上那肉痛的表情,臉上齊齊露出一個笑容。
凈蘇沙彌笑得很是得意,卻冷不丁聽得凈懷沙彌道:“凈古師弟所言甚是,這一部經義確實也該讓凈蘇師弟看一看的,但是......”
但是?!但是什么?
凈蘇沙彌臉上笑容一僵,目光愣愣地看著凈懷沙彌。
凈懷沙彌見狀,臉上不覺笑容加大,笑意自眼底流出,溢滿眼角與眉梢,好半響才將后面被他特意斷掉的那半句話說完:“但是......凈蘇師弟也得要注意好好保管這一部經義才是。”
凈懷沙彌邊說著,邊小心翼翼地將這一部《淺解佛說阿彌陀經》經義雙手交給了凈蘇沙彌。
凈蘇沙彌見狀,從蒲團上站起,微彎著腰,雙手將那一部經義接了過來。
他將那一部經義捧在手上,目光仔細地落在這一部經義的封面上。
雖然用的都是一樣出自妙音寺內寺的紙張和烏墨,但這一部《淺解佛說阿彌陀經》卻比早前他才翻看過的凈懷沙彌默寫下來的那一部還要重手。顯然,比起那一部經義,這一部經義,更有神韻。
凈蘇沙彌的目光凝在封面的那八個文字上,一時間竟然無法拔挪。
好半響后,他吐出一口氣,才沉著臉翻開了第一頁。
凈懷沙彌就在一旁看著凈蘇沙彌動作,并不聲張,也沒去在意旁邊凈古沙彌狐疑的視線。
看得一陣后,凈懷沙彌的目光一轉,落定在閉目捻動佛珠的凈涪身上。
哪怕早有耳聞,哪怕早有預料,但凈懷沙彌也是在看過凈涪手抄的那一部經義后,才真真正正地體悟到這一位大名鼎鼎的師弟的天資。
如果說凈懷沙彌自己在粗粗看過那部經義一遍后勉強能夠將那一位無名師兄弟抄錄經義時的感悟保留下三成已經是難得的話,那對于這一位不過是看過他默錄的那一部經義一遍,便能透過那一位無名師兄弟的感悟不斷上溯梳理,引出更多體悟的凈涪師弟,他又該用什么詞語來形容?
什么樣的詞匯能夠描摹出這位師弟的幾分天資?
凈懷沙彌默默嘆了一聲,再看得凈古沙彌一眼,搖搖頭,雙手結印置于身前,閉目入定去梳理自己所得。
凈古沙彌看了一眼遁入定中的凈懷沙彌和凈涪沙彌,再看看旁邊全副心神沉入了經義里的凈蘇沙彌,便也低頭翻看經義去了。
一時間,這一處暫歇的山洞里便只剩下了篝火噼啪作響的聲音。
凈懷、凈古和凈蘇沙彌三人都只以為凈涪也在入定體悟經義,但事實卻不然。凈涪雖然閉目入定,但他的大半心神卻不在本尊體內,而是投入了魔身之中,借用魔身的眼睛關注著贖罪谷里皇甫成的情況。
從最開始的那一日算起,今天已經是皇甫成自引業火的第三十六天。
哪怕業火再是令人聞風喪膽,皇甫成也已經堅持了三十五天有余。而就凈涪和左天行看來,如果皇甫成身上的業火還要繼續焚燒,只怕他也仍舊能夠堅持下去。
但是,不單單是凈涪和左天行,就連天劍宗里各處投落在這里的視線的主人們也都于冥冥中有感,這一天,會是最后一天。
如果皇甫成能夠撐得過這一天,業火這一遭皇甫成便算是熬過去了。
就連已經被業火燒到連意識都只剩下一絲的皇甫成自己,此時心頭都生出了一種明悟。
如果他能夠熬過這一天,他身上的業力哪怕還沒有被焚燒殆盡,也必將會被封存。
這一場苦難,終于有了盡頭。他終能得到解脫。
哪怕這解脫很是短暫,不知道什么時候還會引動業火,但他的的確確是能夠從現在這一遭中解脫出來了......
這樣的明悟生出,皇甫成心頭頓時降下一場綿綿細雨。這一場細雨不斷澆灌著皇甫成那被燒成焦炭的心神靈識。
一時間,這一場細雨便和那些仍在心神靈識處肆虐的業火們形成了僵持之勢。
業火仍在焚燒,但這些細雨卻在潤養。
隨著這些細雨的不斷澆灌,皇甫成身上那被業力掩藏過去的功德也在快速地損耗著。
是的,功德。
天道至公,不偏不倚。
哪怕當日天魔童子掀起滅世浪潮,將本在晉升邊沿的景浩界打落,完成滅世功果,致使如今皇甫成無邊業力纏身。但他畢竟幫助景浩界天道完成世界重塑,也是有景浩界功德降落。盡管這功德與那業力相比,不過九牛一毛,但功德畢竟是功德。因為這功德的緣故,皇甫成的這一場業火劫難,才真的有了終結的那一天。
不然,真由著業火不將業力焚盡不熄滅的本性,皇甫成哪怕是被業火生生燒死,也等不到終結的那一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