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如此這般狀況說起來話長,但實際上耗去的時間卻連一刻鐘都沒有。
就這么一小段沉默的時間里,凈涪就已經(jīng)做出了決斷。
他一眼掃過這藏經(jīng)閣里滿滿當當?shù)牟貢?卻在下一刻搖了搖頭,徑直往藏經(jīng)閣的右側角落走去。
當下正值七月,天色亮得很早,因此盡管是在清晨,從窗口照入的晨光也已經(jīng)將這一個偌大的藏經(jīng)閣照得透亮。因臨著窗,那藏經(jīng)閣右側角落里整齊擺放著的一枚枚貝葉,就沐浴在這晨光之中。
此時的晨光本就是暖黃到仿佛能照徹人心能讓人打自心底泛起點點暖意的金色,所以沐浴著這樣晨光的貝葉就更像是被人珍而重之地收藏在佛家勝景里的無上圣物一般,令人不敢褻瀆。
不知什么時候,無邊暗土世界里的魔身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融入了無邊暗土世界本源里,只有凈涪識海里的佛身,仍舊端坐在偌大金身之前,睜著一雙眼睛,從識海里往外張望。
這些擺放在他們面前的貝葉雖則大小一般無二,又都是同樣的帶著整齊墨線的空白葉片,可哪怕是凈涪這個才第一次踏足靜和寺藏經(jīng)閣的人,也絕對不會將這些貝葉與它們身側的同類混淆。
對于這輩子幾乎就長在藏經(jīng)閣里的凈涪來說,并不難。
凈涪在書架前站定。
這一片位置的書架里,擺放著的全是這些或是只有單獨一片,或是三五片堆疊,或是厚厚一摞的貝葉。每一份貝葉的間隔處,都會有和它們緊密貼合卻又不會對它們造成損傷的薄片保護著。它們數(shù)量或許不一,擺放的位置也看不出什么規(guī)律,但這每一份貝葉位置下方,那書架的橫梁處,卻又被人用標簽細心地做了標記,散而不亂。
看得出來,哪怕靜和寺里只剩下一大兩小三個僧侶,他們對這藏經(jīng)閣也從未怠慢過。
凈涪看得兩眼,便慢慢地往前走。
走過一個個書架后,他終于在一處地方停了下來。
識海之中,雙眼有金光閃爍的佛身抬手合在胸前,微微低了頭,唱起了一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凈涪本尊眼波未動,抬起的雙手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捧了一片籠著金色佛光隱有陣陣佛唱祈拜的貝葉。
貝葉上,那一條條整齊的墨線兩側,又有肉眼可見的金光一字一字亮起,定睛望去,卻正是:“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這正是凈涪目前身上帶著的唯一刻著貝葉的禪經(jīng)。
隨著這一片貝葉現(xiàn)身,不僅僅是身處在識海之中的佛身,就連凈涪本尊身側,也都有異像顯化。
比那晨光更為耀眼,更為暖融的佛光自凈涪腦后亮起,滿滿地灑了凈涪一身,又牢牢地壓過天色,照亮了整一個藏經(jīng)閣。而在這一片佛光籠罩之下,又有異香不知從何處而起,淺淺淡淡地溢滿了一室。
藏經(jīng)閣乃為各寺圣地,為佛經(jīng)佛典藏布之所,自有神異。更何況,靜和寺也并不是全無來歷的佛寺,這藏經(jīng)閣里又豈是全無布置?
所以僅僅是在凈涪身周佛光顯化的那一瞬間,整個藏經(jīng)閣都有佛光亮起,這藏經(jīng)閣里擺放著的每一部佛經(jīng)佛典,都有金色佛光鋪展開來,有異香升騰,有天龍八部部屬恭敬環(huán)繞,有天女自空中顯現(xiàn),遍灑金花。
而這一切異像的中央,卻正是凈涪眼前的那一片仍舊平凡普通得恍若空白葉片的貝葉。
許是因為凈涪的到來,也或是因為凈涪手上那一片顯化真容的貝葉,在凈涪的目光注視下,那一片安安靜靜豎在薄片里的貝葉終于輕輕地晃了一下。
這一片貝葉明明被完整又貼合地護在左右那兩片薄片之中,身周沒有太多多余的空隙,但它這么一個晃蕩,卻沒有遇到什么阻攔,自然而隨心地舒展身體。
而在這么一個小小的震動之后,這一片像是終于從黑沉的夢鄉(xiāng)中蘇醒過來的貝葉,也像是剛剛醒來的人極其自然地呼出一口氣那樣,激起了一片金色的光屑。
光屑在凈涪的眼前如同塵埃般飄揚,凈涪卻只作未見。他眨了眨眼睛,雙手合十,微微低頭,向著這一片貝葉行了一禮。
與此同時,識海之中的佛身也是合十彎腰一拜,再一次唱響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受了凈涪這一禮,這一片貝葉紙自動自發(fā)脫出書架的護板,漂浮在凈涪的面前。
凈涪站直身體,再一次望向那一片空白貝葉。
不知是在重現(xiàn)那一位佛門大德當日將這一段佛經(jīng)刻印在貝葉紙上的場景,還是某一位無上大德就在這時,在凈涪面前刻印佛經(jīng),總之,這一片空白貝葉上忽然亮起一個個滾金的文字。
“法會因由分第一。”
凈涪瞇了瞇眼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
隨著經(jīng)文上一個又一個的文字出現(xiàn),凈涪眼前的金色佛光開始鋪展,須臾間占據(jù)整個藏經(jīng)閣。這一片金色佛光竟然硬生生將這藏經(jīng)閣里大半佛經(jīng)佛典所出的佛光牢牢壓制,僅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道佛光仍舊堅·挺牢固,不受影響。
不知什么時候又從暗土世界本源中顯化出身形來的魔身閑閑地斜倚在暗黑皇座在,一手撐著腦袋,往這邊張望。
論理,從這一處藏經(jīng)閣各個位置布滿佛光的那一刻開始,魔身再想窺見這邊的動靜,不多用些心力多花費些手段是不可能的。畢竟是佛門經(jīng)典安置收藏的地方,又有靜和寺先輩代代加持,如今佛經(jīng)中的玄微佛意甚至是先輩印記都被那一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觸發(fā),凈涪魔身想要毫不費力地輕松窺見里頭的動靜,絕對是妄想。可誰叫凈涪本尊連帶著凈涪佛身此時就站在這一個藏經(jīng)閣里呢?
魔身作為凈涪三身之一,只要凈涪沒有特意阻止,他是完全可以借用凈涪本尊甚至是佛身的眼睛的。
就像凈涪本尊每一次借用魔身的眼睛觀望皇甫成和左天行那邊的動靜一般。
魔身望著藏經(jīng)閣里那僅剩的寥寥幾道能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上的佛光同輝的佛光,嗤笑一聲,道:“也難怪天靜寺的那幫人對本尊、對妙音寺這么忌憚......”
明明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根本就不全,甚至就只得一段,但就是這么一段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其中所蘊含的玄妙佛理居然就能壓過旁的完整佛經(jīng),甚至連《佛說阿彌陀經(jīng)》、《佛說無量壽經(jīng)》、《佛說無量壽佛經(jīng)》這三部根本佛經(jīng)都被蓋了過去,這如何能不讓人忌憚?
不過魔身也不是不知道,就當下這個情況,多多少少也有這一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第一次在這景浩界中現(xiàn)世的原因。
第一次嘛,總得有些神異,才好讓人信服不是?
這一套他雖然沒見過多少,但不妨礙他想得明白。
魔身斜斜拉了拉唇角,視線在那個藏經(jīng)閣里轉了一圈,再一次回到了凈涪本尊身上。
再如何,從中受益最多的是他,那就足夠了。
魔身看得兩眼,便也就淺淺闔上眼睛,仿若睡去。
藏經(jīng)閣里,隨著那一段經(jīng)文的出現(xiàn),凈涪眼神漸漸有些恍惚。
凈涪本尊心中有感,但有魔身在外,佛身也沒有異動,他便也就放松下來。
待到他再次凝神觀望的時候,他便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在一處熱鬧集市里。
街上來往不絕的行人眉目清晰眼光靈動,真實得看不出半點虛假。但他們的形容古拙,衣著奇特,語言怪異,又與景浩界各處百姓生活習俗殊異,哪怕凈涪再是用心,也找不到一星半點的相似之處。
凈涪眨眨眼睛,心知此地該是經(jīng)文中所記載的舍衛(wèi)國了。他又往左右張望了一陣,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幾個光著腦袋,偏袒肩膀的僧侶。
他快走幾步,跟在那幾個僧侶的身后。
那幾個僧侶沒有發(fā)現(xiàn)凈涪的跟隨,他們托著瓷缽游走在各處屋舍,敲開門后,向著門邊的主人家合十,彎腰見禮,低聲交談。然后那屋舍主人或回應幾句,讓僧侶在門邊等候,自己回屋取過食物,倒入僧侶的瓷缽中,或皺著一張黝黑愁苦的臉,無奈拒絕,又或是高聲呵斥,怒聲咒罵......
但不管這些屋舍主人如何反應,這些僧侶還是合十道謝,又轉身離開。
這就是僧侶乞食。
僧侶乞食在景浩界中也很常見,凈涪自也是體驗過的。但凈涪也看得出來,相比起凈涪在景浩界里乞食時的情況來看,這些僧侶更為艱難。但同樣的,這些僧侶身上的氣度也與凈涪甚至是凈涪所見過的那些景浩界僧侶的氣度都不相同。
他們會更沉,更穩(wěn),更悲憫。
景浩界的那些僧侶及不上他們,就是凈涪自己,也同樣不如。這一點,凈涪必須得承認。
但這也沒什么不能承認。
畢竟,對比起此時凈涪所見的這些僧侶而言,景浩界的那些僧侶,哪怕算上凈涪,根本就是溫室中的花朵,總是比旁的生長在野外的異株奇葩少了幾分歷練。
凈涪就跟在這些僧侶身后,沉默地走,沉默地看,沉默地等。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手機閱讀:
發(fā)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287|3.7|家)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