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風云錄
第一卷 遼東驚變
第二章 豺狼暴虐燃烽煙
第十二節(jié) 暴怒
萬歷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四月中,京師,紫禁城御書房。
萬歷帝倚靠在臥榻之上,手中拿著一份奏折,雙目緊閉正在沉思著什么。
窗外,依舊刺骨的寒風呼嘯的吹著,院中的枯樹隨風擺動著,斷掉的枯枝被寒風卷了起來,飛上了昏白的天空不知所蹤。
此時此刻,萬歷帝的心情就像這天氣一樣,陰霾而昏暗,十分的壓抑。萬歷帝手中遼東巡撫李維翰發(fā)來的奏折上,記錄著建奴在遼東的種種暴行。萬歷帝看過之后驚怒不已,主宰華夏數(shù)十載的經(jīng)驗告訴自己:建奴在遼東已經(jīng)肆無忌憚了,這是在做最后的準備,打算要出招了!
“臣,遼東巡撫李維翰泣血上奏,建州衛(wèi)都指揮使、龍虎將軍努爾哈赤自篡稱偽帝以來,視我漢家子孫為仇寇,分兵肆虐我國朝之疆土。沈陽以北無處不狼煙,邊墻以外無時不殺人!遼東百姓已處在尸山血海之中、韃虜鐵蹄之下!臣奏請陛下急遣大軍赴遼,掃清建奴之患,救遼東百姓于水火。”
萬歷帝又瞄了瞄桌子上的另外幾份奏折,眉頭幾乎是擠在了一起。那是北鎮(zhèn)撫司及東廠上報的情報。
“據(jù)報:自萬歷四十四年始,奴酋努爾哈赤連下九諭,遣派八旗奴兵,清查建州幾近沈陽漢民糧谷,凡每人有谷不及五斗者,皆定為無谷之人,建奴謂之窮鬼。奴酋將無谷之人定為不耕田、無谷、不定居于家,欲由此地逃往彼處之光棍,諭令八旗奴兵應將無谷之人視為賤奴,應立即捕之聚到赫圖阿拉。并于萬歷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將從各處查出送來之青壯編入八旗為奴,女子配于野人為妓,老幼盡皆坑殺,時建奴皆稱之為殺窮鬼。”
“據(jù)報:奴酋努爾哈赤下達長諭,指責富家漢民蓄意暴亂、截殺建州勇士,乃遣派八旗奴兵,清查建州漢民錢糧,凡每戶有谷過十斗、有銀過十兩、有田畝過二十畝者,皆定為謀亂之人。諭令八旗奴兵應將謀亂之人視為仇敵,凡遇之盡殺其人、盡奪其財,稱之為殺富戶。自此建奴糧餉充盈。”
“據(jù)報:奴酋努爾哈赤下達長諭,指責漢民窩藏奸細、接受札付、叛逃不絕,宣布要斬殺叛逃之人。分遣八旗貝勒等酋帶領士卒,掃蕩各地村莊。各酋遵令,分路去,每逢村堡,即下馬斬殺村人,沈陽以北之村落俱為廢墟。”
“據(jù)報:萬歷四十五年正月初,奴酋努爾哈赤頒布“汗諭”,命將未殺之漢民,全部編隸汗、貝勒所屬拖克索(莊),每莊十三丁、七牛,耕地百晌,八十晌莊丁自身食用,二十晌作官賦。漢民編丁隸莊后,建奴分得撥什庫以上奴酋均賜莊不等。至此,國朝計丁受田之制蕩然無存。漢家之民俱為莊丁、毫無自由,淪為韃虜之奴。”
萬歷帝在腦海中回想著幾份奏折中的種種條陳,只覺得一股滔天恨意充盈在胸口。萬歷帝猛地一揮手,就將桌上的奏折丟在了地上。
御書房內(nèi)的內(nèi)閣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戶部尚書李汝華、兵部侍郎李林彬四人全都低頭不語,生怕一個不小心觸了霉頭。
“建奴之禍已成!”萬歷帝一聲暴喝,將旁邊的茶杯掃到了地上,尤不解氣,指著兵部尚書黃嘉善和戶部尚書李汝華吼道:“兩年前朕要調(diào)兵開赴遼東的時候,你們是怎么說的!現(xiàn)在建奴已成滔天之禍,我遼東子民已經(jīng)是生不如死啦!”
兵部尚書黃嘉善和戶部尚書李汝華額頭冒汗,連忙跪倒在地,連連告罪。
萬歷帝繼續(xù)怒吼著:“這些奏折上說的建奴暴行,簡直就是我大明的奇恥大辱啊,遼東巡撫李愛卿的奏折,就是我遼東子民的血淚!是我遼東子民的累累白骨!”
兵部尚書黃嘉善自責道:“陛下息怒,臣確實是低估了建奴。臣原本認為建奴地不過百里、民不過十數(shù)萬、兵不過數(shù)萬,充其量不過是西南吐司之流,但不必過度擔心。沒成想確實姑息了一頭惡狼。臣愿意承擔罪責,請陛下責罰。”
戶部尚書李汝華也是說道:“臣和黃尚書一樣,也是低估了建奴,沒有力爭及早出兵將其剿滅。臣愿與黃尚書一同承擔罪責。”
方從哲心中十分高興:“你二人在如此重大的要事上判斷失誤,活該倒霉!這回你們可是栽了,看來我可以考慮考慮兵部和戶部的后補人選了。”
聽著二人的話語,萬歷帝反而有些平靜了,身為帝王,御臣之術(shù)自然是了然于胸。看了一眼低頭不語的方從哲,萬歷帝說道:“傳旨:兵部尚書黃嘉善、戶部尚書李汝華耳目不清、事理不辯,以致朝政失衡,至于困局。著罰俸一年,以充軍餉;各自上表請罪,以觀后效。”
兵部尚書黃嘉善和戶部尚書李汝華一聽激動不已,連忙叩拜謝恩。
首輔方從哲也是一愣,轉(zhuǎn)念便明白了,心中有些失落。
幾人的神態(tài)無一例外的落在了萬歷帝的眼中,心中冷笑一聲,說道:“你們的事料理完了,建奴怎么辦!朕遼東的子民怎么辦!遼東數(shù)千里的疆土怎么辦!”
萬歷帝看了看低頭看螞蟻的方從哲,沒好氣的說道:“方首輔,內(nèi)閣有什么章程!”
“啟稟陛下,內(nèi)閣已有商議:這建奴之事,需調(diào)遣大軍開赴遼東,以能臣為遼東經(jīng)略加以統(tǒng)御,再以悍將為將帥領兵討伐建州,一舉蕩滅之。”
“詳細的條陳呢?可有人選?”
“這。。。。。。”方從哲緩了一緩,說道:“陛下,調(diào)兵遣將之事,是黃尚書的分內(nèi)之事,具體人選還需臣與黃尚書商議才是。”
萬歷帝看著款款而談的方從哲十分的惱火,這個首輔就是一個壞事不沾身、好事攬入懷的主,而且還精于黨爭。一剎那間,萬歷帝有了一股裁換內(nèi)閣首輔的沖動,但想到目前朝中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暫且放下。
“那就趕快商議,十日之內(nèi),朕要看到詳細的條陳。值此危急之時,方閣老,你要做好你的位置!”萬歷帝掃了一眼方從哲,冷冷地說道。
“臣。。。。。。臣必定盡心竭力,不負圣恩。”
不再理會方從哲,萬歷帝看向戶部尚書李汝華,問道:“李大人,調(diào)集一支十萬人規(guī)模的援軍赴遼,戶部可能擔負的起?”
李汝華一臉的苦相,幾乎是哀求道:“陛下,自萬歷四十年以來,各地氣候皆是反常,各省天災、民亂不斷,處處都需要錢。如今戶部已經(jīng)是入不敷出了,這幾年都是在吃老本,用往年積攢下來的庫銀支撐著,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陛下,恕臣無能,這十萬人馬的費用是萬萬支撐不住的。”
萬歷帝極力壓住心中的怒火,問道:“那能支撐多少人赴遼?”
“最多。。。。。。最多三萬人馬,最好是從山陜、山東、北直隸等較近省份調(diào)兵。”
“那怎么能行!”兵部侍郎李林彬此時也顧不上什么體統(tǒng)了,直接喊了出來:“陛下,臣是去過赫圖阿拉的,親眼見過奴兵的銳利,絕對不能輕敵。要知道,如今建奴已是帶甲十萬了,三萬援兵是萬萬不夠的,說句犯忌的話,三萬兵去了也是給建奴送肉!”
萬歷帝點了點頭,示意李林斌繼續(xù)說下去。
“謝陛下。”李林斌繼續(xù)說道:“陛下,方閣老,黃尚書、李尚書,以臣看來,建奴之志向不在遼東,而是在天下。臣在赫圖阿拉,所見建奴之人,無論男女、老幼盡皆整兵備武,建奴是在用全族之性命以博取天下啊!此外,建奴之孩童自七歲起就教授弓馬兵器,武藝、兵器不精者,皆遭族人唾棄、雙親不近,而且必受嚴懲。如此,建奴男丁及至成人已然精兵,如此之兵馬建奴已有十萬之眾。試問李大人,三萬援兵可夠用?況且從山陜、山東、北直隸等較近省份調(diào)兵也是不妥,北地之兵要么松弛已久、不堪重用,要么臨近蒙古,不能輕易調(diào)動。當從南方調(diào)兵,最好是浙兵和川兵!”
萬歷帝聽完臉色略有緩和,說道:“李侍郎所言句句在理!”
“這。。。。。。戶部確實是沒錢啊。”
“沒錢就想辦法籌集,否則要你戶部有何用!”萬歷帝呵斥道。
李汝華苦著臉,說道:“是,臣盡力籌措。”
萬歷帝說道:“李侍郎,你與方閣老、黃尚書一同籌劃調(diào)兵之事,就依你之見,從南方調(diào)集幾支精銳赴遼,剩余兵馬從北地酌情調(diào)遣。此外,給遼東鎮(zhèn)下旨:援軍抵遼之前,給朕守好遼東,務必擊退建奴的劫掠之兵。”
“臣遵旨!”內(nèi)閣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部侍郎李林彬說道。
話音剛落,就聽一太監(jiān)在門外驚叫道:“陛下!遼東千里加急!建奴起兵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